鬥蘆笙、踩歌堂、打餈粑、拔河比賽、籃球賽……1月12日,一場以「紅紅火火過大年·多彩貴州迎新春」為主題,充滿民族特色的社區健身運動會在榕江移民社區陽光小區舉行,優美的蘆笙、歡快的舞姿,讓整個小區充滿新年的喜悅。
本次活動由貴州省體育局主辦,貴州省社會體育管理中心、貴州各市(州)體育局承辦,各承辦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及各移民搬遷安置點協辦。
活動現場,來自榕江縣6個社區的900多名居民「運動員」來到移民社區陽光小區,在社區風雨橋前的籃球廣場上,「運動員」們開展競技比賽和趣味互動兩種活動,競技比賽類包含1000米越野賽、鬥蘆笙、踩歌堂、終極決戰拔河比賽、打餈粑、籃球賽等;趣味互動項目則有趣味投圈、廣場舞展演等。
在1000米越野賽中,2018年從榕江縣樂裡鎮本理村搬遷到陽光小區的龍進華,和跟隨父母從崇義鄉普安村搬遷到陽光小區的20歲大學生張梨榮,分別獲得男子、女子冠軍。
因家中勞動力缺乏致貧的龍進華搬遷過來後,在縣消防大隊從事消防員工作,對他來說,搬遷後的生活一天一個樣,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因學致貧的張梨榮家兄妹3人都在讀書,她說,「搬過來感覺街道很乾淨,生活也有了非常大的便利,生活充滿幸福感。」
社區健身運動會不僅讓居民鍛鍊了身體,體驗到團隊合作精神,在兼顧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賽程中增進鄰裡友誼。運動會上,主辦方準備了各種禮品,讓許多剛搬來安置點的新居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讓他們更快地融入易地搬遷的新生活。此外,縣文體廣電旅遊局還組織了文藝工作者寫春聯送春聯活動,把新年的喜悅和幸福送到家家戶戶。
「榕江縣共建了5個移民小區安置點,其中4個分布在縣城附近,榕江縣注重後期扶持,通過完善就學等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培訓和就業體系建設、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基層黨建體系建設,解決了老百姓住得下的問題。」主管脫貧攻堅工作的榕江縣縣委副書記吳建良介紹說,為讓搬遷群眾儘快適應新生活融入新環境,榕江縣通過「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舉措引導老百姓從農民變成居民,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移民小區建設了象徵民族文化的長廊、鼓樓等,並通過經常開展吹蘆笙、唱侗族大歌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建成鄉愁體驗館,把原生的民族文化和群眾一起搬進社區,增加了居民的融入感,讓搬遷群眾有文化獲得感和歸宿感。到目前為止,榕江縣搬遷5978戶已經全部搬遷入戶。
據悉,「紅紅火火過大年·多彩貴州迎新春」社區健身運動會活動為期一個月,將陸續在惠水、榕江、六枝、碧江、紫雲、安龍、黔西、綏陽等8個縣的安置點開展文體惠民活動。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相康
文字編輯/李纓
視覺編輯/趙相康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