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縣三道溝鎮:「小文化」提升群眾精氣神

2021-01-09 每日甘肅

「小文化」提升群眾精氣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朱丹丹

隆冬時節,走進瓜州縣三道溝鎮社區,悅耳的吟唱伴隨著絲竹聲從文化大院中傳出。居民自發組織的文藝活動熱鬧非凡,驅走了冬日的寒意。

「過去,大伙兒曬太陽、嘮家常,冬季農閒時節『貓冬』是常態。」瓜州縣三道溝鎮社區居民趙霞說,現在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讓大伙兒的日子越過越熱鬧。

瓜州縣三道溝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550萬元,修建了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圖書閱覽室、體育鍛鍊場所為一體的文化大院,免費對外開放,定期保潔,為村民提供舒適的活動環境。不斷完善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文化發展帶來的成果,使文化服務在基層綻放出嶄新的活力。

歡快的音樂,熱鬧的廣場舞……文化娛樂活動的悄然興起,豐富了群眾生活,也提升了群眾的精氣神。

「活就要活出個精氣神來,冬天天氣冷但大伙兒心不冷,隔三差五聚一場,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牌、下下棋,感覺就是好。」瓜州縣三道溝鎮社區居民楊培枝說。

如今,自發組織的「小文化」成為了三道溝鎮各村(社區)文化生活的常態,群眾文化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群眾「主角」用歌聲和舞蹈傳遞著幸福和諧正能量。

「沒事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熱鬧熱鬧,關係更加融洽了,和幹部聊天過程中,我們也對政策越來越清楚,也越來越能體諒他們了。」瓜州縣三道溝鎮社區居民李愛宏高興地說。

近年來,瓜州縣三道溝鎮把文化建設作為創新社會管理、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程,在全鎮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大院、愛心理髮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美麗鄉村積分超市、老年人互助活動中心、中心敬老院、核心價值觀廣場等文化基礎設施,給廣大農民群眾讀書看報、吹拉彈唱、琴棋書畫、舞蹈健身等提供文化娛樂活動場所,一些留守婦女、空巢老人和在家務工經商農民等群體成為農村文化陣地的「主力軍」,群眾在農閒時節也能享受「文化大餐」。

相關焦點

  • 鄉村「鑄魂」行動提振群眾精氣神——全市鄉村文化振興「四大行動...
    過去,烏楊街道信訪矛盾突出,隨著「破陳舊觀念・致富奔小康」群眾教育活動的開展,烏楊煥發出鄉村文明新氣象。「鄉村『鑄魂』行動,切實提振了群眾精氣神。」挖掘傳承,優秀鄉土文化根脈得到守護去年6月29日,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造像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這是繼千手觀音造像保護修復工程之後的又一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在實施保護修復同時還持續開展考古與藝術價值研究。
  • 瓜州縣奏響富民產業高質量發展 「奮進曲」
    鄧曉旭攝   據了解,瓜州縣蜜瓜枸杞展銷會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在今年7月17日至18日舉辦的瓜州縣第八屆蜜瓜枸杞展銷會期間,先後開展了特色農產品展銷、網紅助農直播帶貨、蜜瓜枸杞產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蜜瓜枸杞生產銷售獎項評比、特色農產品採購洽談等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特色突出,有效促進了交流、擴大了宣傳,提升了瓜州特色農業競爭力,增強了瓜州對外影響力。
  • 用好指揮棒 考出精氣神
    「試點工作是要激發村黨組織和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考核正是聚焦這一鮮明導向。」太倉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核指揮棒,考量的是村黨組織和村幹部盡職履職的工作業績,指向的是助推發展的積極性和能動力。「共性指標+個性指標+滿意度測評」檢驗戰鬥堡壘成色2020年,太倉出臺《村幹部職業化體系建設暨村書記專職化管理「1+7」系列文件》,聚焦選、育、管、評、用、激「全鏈條」,全面提升村幹部引領發展的能力、幹事創業的活力、擔當作為的動力。
  • 【激揚巾幗之志 貢獻巾幗力量】 瓜州縣第十五屆五次黨代會精神...
    【激揚巾幗之志 貢獻巾幗力量】 瓜州縣第十五屆五次黨代會精神引發全縣各級婦聯幹部熱議 2021-01-14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菏澤市牡丹區2020「頭雁論壇」在小留鎮舉行
    菏澤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兩新」組織工委書記王懷振,牡丹區委副書記王本現,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哲帥等市區領導出席論壇,小留鎮黨委書記朱中華,18個鎮街黨(工)委組織委員,全區排查並轉化提升的50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小留鎮村黨組織書記及部分黨員群眾代表,共計150餘人參加活動。
  • 邯鄲冀南新區林壇鎮1234工作法助推環境大提升
    在全鎮誓師大會上,鎮村黨員幹部們集體向鎮黨委遞交了請戰書,並喊出了「不可言累、不可訴苦、不可談怕,可以辭職走人」的口號,誓將影響林壇環境和發展的沉痾痼疾徹底改變,完勝而歸。實現兩大提升:提升幹部精氣神,提升環境整治綜合水平林壇鎮把環境整治一線作為錘鍊幹部作風建設的「練兵場」,堅持在一線檢驗幹部,用實際行動實現全鎮環境面貌大提升,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知識競賽賽出「精氣神」 凝聚「向心力」
    知識競賽賽出「精氣神」 凝聚「向心力」 2020-07-25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五個大家」:群眾文化就是要到廣闊天地去
    2020年6月底,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開展「五個大家」系列活動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平臺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旨在深化全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由此,醞釀兩年的「五個大家」,正式從策劃轉向落地階段。
  • 清潔城鄉 美化環境,河北文安史各莊鎮村容村貌顯著提升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馬越、周禹佳)7月8日,一進入文安縣史各莊鎮韓各莊村,村口處的一汪碧池裡荷花盛開,蜻蜓翻飛,荷葉青青,池塘旁的小公園裡,太陽菊開得正豔,讓人眼前一亮。韓各莊村在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中,鋪設了1200米汙水管道,新增了1臺變壓器,改造了41000米的高低壓線路,安裝了65盞路燈,新鋪設了6500平方米的水泥路。他們種植各類樹木2200棵、花卉1000餘平方米,集中開展五清三建一改任務,對村內積存垃圾、雜物徹底清理。如今,村容村貌顯著提升。圖為清潔工人在韓各莊村清掃黨建長廊。
  • 讓「蟲文化」找回「精氣神」
    久而久之,彼時的小周練就了一身相蟲、捕蟲的好本事。因為蛐蛐是夜行昆蟲,捕捉蛐蛐一般都在晚上進行。捕蟲人帶著手電筒、捕蛐網和小竹籠,到人跡稀少的荒草地去捕。為了防止毒蛇或其他蚊蟲,一般都會穿外套和皮膠鞋。「那會兒不像現在,可以去產地買,那會兒都是自己逮,技巧需要一點點摸索,樂在其中。」
  • 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小地塊」「大變身」 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幸福
    這著實讓鎮、村兩級黨委犯了難,本想著通過整合集體資源,更好地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可是面對這一塊塊不成形又不連片的荒地,怎樣才能做到借力使力,花小錢辦大事?  在鎮級的推動支持下,各村(社區)充分解放思想,將公共空間治理工作與環境整治工作、民生工程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設立「一地一檔、一類一策」,靈活用足、用好邊角荒廢地塊,串點成線,打造出了一個個富有群眾記憶、村組特色、民俗烙印的農民遊園、健身廣場。
  • 老祖宗:神氣充足的人智慧高,堅持做到3點,可提升精氣神
    古人認為,宇宙是一個大天地,而人都是獨立的一片小天地。相對整個宇宙的大磁場,人也是獨立的一個小磁場,人與天地之間,即相對獨立,又能相互連接,使磁場暢通無阻,也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古人勸導人們要「修身養性」。因為修身,方能神氣充足;因為養性,方能提升與人、事相處的智慧。修身養性,能使人精神飽滿,內心寧靜,與大自然合二為一。
  •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用心守護綠水青山 讓藏區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
    原標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用心守護綠水青山 讓藏區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7月6日至7日,省委書記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盯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大底線任務,圍繞收入達標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用心用情守護好綠水青山,讓農牧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確保藏區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秀嶼區平海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
    入戶慰問群眾,送去禦寒物品。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秀嶼區平海鎮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下足「繡花」功夫,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瓜州縣人民法院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倡議書
    瓜州縣人民法院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倡議書 2020-09-15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酒泉瓜州縣少兒科幻畫《蔬菜健康成分檢測儀》榮獲全國第33屆...
    原標題:瓜州縣少兒科幻畫《蔬菜健康成分檢測儀》:  榮獲全國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近日,為期6天的全國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市落下帷幕,瓜州縣選送的少兒科幻畫《蔬菜健康成分檢測儀》榮獲一等獎。
  • 上海青浦區一個大鎮,這裡是歷史文化名鎮,地鐵穿鎮而過
    上海青浦區一個大鎮,這裡是歷史文化名鎮,地鐵穿鎮而過,上海市青浦區有8個鎮,青浦區是一個GDP超過1000億元的強區,所以其下轄的鎮大多是實力雄厚的鎮,比如今天介紹的朱家角鎮就是一個大鎮。古鎮朱家角的歷史非常悠久,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形成村落,宋、元時代形成集市,被稱為朱家村,明朝萬曆年間正式建鎮,稱為珠街閣,又稱珠溪,朱家角鎮曾以布業聞名江南,號稱「衣被天下」,成為江南巨鎮,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興起,再次引發百業繁榮,呈現出「長街三裡,店鋪千家」的繁華景象,老字號名店林立,南北百貨,各業俱全,甚至得到了「三(朱、楓、泗)不如一角(朱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