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頭飾文化,頭飾文化的多維屬性

2021-01-17 童哥聊文化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從頭飾的其他方面而盲,亦可以看出其明顯的民族性。如巾帕冠帽飾中,說起「胡帽",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我國的一些古代遊牧民族;提到「花竹帽」自然又與毛南族聯繫起來;看見以樺皮為料質地樺皮帽。別出心裁的「顧姑冠」、狍頭帽」、「珠帽」、「雞冠帽」、「鳳凰帽」就自然會想到赫哲族、蒙古族鄂倫春族、僳僳族彝族、白族的帽飾。也就是說這些頗具盛名的帽子已經被烙上了民族印痕,而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又譬如髮式與發醫,也常是人們用來辨明族別的重要標誌,所以,我們在一些研究者的著作中常常見到「披髮民族」、「總發民族」、「椎警民族"、「頂髻民族」、「垂髻民族」、「高髻民族」等,如此緊緊抓住頭飾的民族性來進行分類研究。

花竹帽

總之,我國各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生活在千差萬別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了相異的生活習慣和身體裝飾要求,表現在各自的頭飾中,也就是千差萬別和多種多樣的。映現人地關係的區域性,人類始終依賴於一定的環境條件而存在。民族作為人類共同體之一種,不管後來發生什麼變化,但每一個民族及其不同支系都佔據著一定的空間位置,相對集中居住在某一地理區域。故頭飾和服飾一樣,作為我國民族文化一個極為重要的構成要素,與我國各民族複雜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一種頭飾的流行範圍,大則跨省或幾個縣,小則只有幾個村寨。如北方天氣寒冷,生活在那樣環境中的民族喜歡戴皮帽或氈帽;南方氣候較暖和,人們則喜歡戴便帽或涼帽。就具體民族而言,頭飾所呈現出的區域性特徵,在民族與民族之間、民族內部不同支系之間都有明顯的表現。

北方

彝族是一個支系繁多、族稱複雜的民族,主要居住在雲南、四川、貴州和廣西等省區。其服飾特點特別是頭飾,按其地域、支系表現可劃分為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等六種類型。黎族主要生活在海南島,其頭飾,各支系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區域性特徵。如居住在保亭縣的駁白嶺和九曲嶺以北,屬杞黎支系的「生鐵黎」,男子結小鬃於額前,用丈餘長的紅布或白布纏頭;聚居在昌化江中遊樂東盆地及其邊沿的寧遠河、望樓溪流域,屬俸黎支系的「四星黎」,男子結大髻於額前作角狀,婦女喜戴比較大的多個圓耳環;居白沙縣的「本地黎」,男子結醫於後,婦女既文面又紋身。畲族頭飾不僅與當地漢族相異,在畲族中也因居住地不同而略有差異,呈現出具有。

彝族

各自鮮明特點的七個類型,即羅源式、福安式、霞浦式、福鼎式順昌式、光澤式、漳平式。布依族服飾和髮式在20世紀50年代前夕也呈現出四種類型,即鎮寧、關嶺、郎岱、普定、睛隆、普安、盤縣式,貴陽市郊區、黔南自治州西部、黔西南自治州和安順地區類型,雲南羅平縣八大河類型,貴州獨山、都勻福泉類型。在黔西南苗族那裡,如果從語言的地域性來看頭飾的地域性的話,有操黔東南方言苗族婦女頭飾、操湘西方言苗族婦女的頭飾、操川黔滇方言第一土語自稱「Hmopgbndvovs"、他稱「小花苗"的苗族婦女頭飾和操川黔滇次方言第二土語自稱「Hmongb shuod"、他稱「歪梳苗」婦女的頭飾,都表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徵。上面我們是從宏觀的角度綜合地來看頭飾的區域性特徵的。此外,頭飾的若干子元素如髮式與髮髻、首飾、耳飾、巾帕冠帽飾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區乃至同一民族不同社區都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徵。

苗族婦女的頭飾

總而言之,一個民族一般以一種頭飾為主,但居住的地形越複雜,跨度越大,環境越閉塞,往往頭飾的類型越繁多,生活環境越封閉阻塞,傳統的頭飾越容易保留下來。我國少數民族頭飾的這種大區域、大類型、小區域、多類型、多樣式特點,最終形成了不同的頭飾文化圈,產生了豐富多樣的頭飾文化。

記古述今的時限性:1.歷史時限我們這裡所說的歷史時限,是指頭飾作為一種綜合性文化事象,它有一個產生、發展和演變的動態過程。在這個動態的演變過程中,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制度的變革,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民族間的相互接觸和交往,外城文化的輸人,男女地位的改變以及宗法關係的崩潰和人們認識自然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的範圍內,給人們的頭飾和服飾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和影響。也就是說,在各具特色的民族頭飾中,沒有一成不變、始終如一的頭飾,亦即頭飾存在著變異性。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時代,頭飾有其歷史和時代的特點。如滿族的「旗髻」在威豐以前多為扁平型,鹹豐以後,髮髻式樣不斷翻新、增高,「雙角」也不斷「擴大」,成為一種「高如牌樓」式的裝置。

滿族

這就是說,滿族入關後的發醫雖然總稱為「旗髻」,但鹹豐前後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各自不同的歷史特點和時代特徵。又如「壯族先民的髮飾,幾乎是與服飾同時出現。用骨笄約束髮型,最早是為了勞動生產方便,繼而導致審美。春秋至三國共千餘年時間,壯族先民受宗教意識及圖騰意念的支配,『斷髮以避蛟龍成為美的習尚。三國以後,斷髮'已成為朦朧記憶,盛行椎髻習俗,髻以高大為美,蔚成一時風尚。」這是壯族在三個不同時期的髮式。一般而言 ,民族頭飾經民族成員一代又一代的沿襲,歷史積澱甚為豐厚,傳承性較強,所以,它所佔據的歷史時限也比較長。具體如椎臀這種髮式,在較為久遠的崖畫、青銅器乃至文獻典籍中,就有了比較形象的實物材料和文字資料,在西南地區乃至全國許多民族地區,直到近現代仍有椎髻習俗。又如「披髮"髮式,不僅屢見於遠古民族的髮式之中,甚至在一些近現代民族的髮式中仍可依稀見到,可見「椎髻」、「披髮」髮式均有著較長的歷史時限。

近現代民族的髮式

2.季節時限相對於歷史時限來說,季節時限是一個具有不斷的間隔性、重複性而又比較短的時段。大家知道,一年分四季,生活在冷暖各異、乾濕不同的各種環境中的民族,都有自己比較鮮明的季節性時裝和相應的頭飾。這一方面是人類順應自然、適應自然的結果,另一方面是人們依季節變化來裝飾自己的審美需要。整體而言,由於中國各民族地區所跨緯度甚大,當一些北方民族已經戴上保暖性能比較好的皮帽、絨帽暖帽時,南方一些熱帶地方的民族,甚至還在為避免強烈的日照、蚊蟲的叮咬而戴上鬥笠、篾帽、頭巾等飾物,有著明顯的季節差異。由於某一地區高山有四季的氣候垂直分布,當住山頂的民族已經裹。上長包頭以避涼寒之時,山腰或壩居的民族仍戴著各式的遮陽帽。就某一個具體民族特別是生活在四季轉換分明的氣候條件下的民族而言,頭飾之季節性表現就更為突出。如鄂倫春族冬裝中,女子戴猞猁皮帽子,或戴吊有皮毛、繡有花紋的氈帽。夏裝中,女子則戴一種「奇哈屯」的頭飾。

參考資料《中國民族頭飾文化》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頭飾文化:滿頭珠翠或是一簪一珥,皆可伴一生
    再加上古人傳統觀念中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毀之,為此,留髮結鬢是古代男女的習俗,這也就催生了種類繁多的髮髻式樣,其中髮髻高大的高髻一直在古代女子的髮式中獨領風騷,而為了讓高髻更加高聳嫵媚,各種簪釵頭飾也就相應而生,不過,古代的頭飾並不只是襯託女子容顏的單品,更重要是頭飾是區分身份、地位,體現時代發展變化的標誌。
  • 中國古老的頭飾文化:滿是珍珠和翡翠,或是一個髮夾和一個髮夾
    另外,在古人的傳統觀念中,受毛髮和皮膚之苦的父母不應輕易被摧毀,因此留髮、扎鬢是古代男女的習俗,由此產生了多種髮型,其中,高高的髮髻一直是古代女性的髮型獨領風騷,為了讓高髻更具高聳的魅力,各種髮夾頭飾也隨之誕生,然而古代的頭飾並不僅僅是單品襯託出女性的容顏,更重要的是,頭飾是區分身份和地位、反映時代發展變化的象徵。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哈尼族衣著文化
    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哈尼支系服飾紅河縣的哈尼族哈尼支系,自稱「哈尼」,他稱「哈尼」,主要分布於甲寅鄉、寶華鄉、洛恩鄉、阿扎河鄉、石頭寨鄉、樂育鄉等。雖同為一個支系,但因地域分布不同,服飾也有所差異。
  • 85後姑娘辭職做手工走向國際時裝周,曾用易拉罐做苗族頭飾
    視頻不僅普及苗族文化,介紹了苗族神話裡傳承下來的生命始祖楓樹和蝴蝶媽媽,更將苗銀頭飾做得十分逼真,讓人幾乎想不到這些頭飾是用68個易拉罐製成的。雁鴻介紹,製作這些飾品,需要先將易拉罐清洗乾淨,去掉頭尾,再將邊緣修剪整齊,用砂紙打磨,再精雕細刻頭飾細節。
  • 多維探索 鋒尚文化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破次元融合
    近年來,隨著時代流行的轉換,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一定的困境。作為文創界的領軍企業之一,鋒尚文化將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創新了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以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詮釋了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
  • 「三星堆」與彝族文化
    朱文旭本文載《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朱文旭,中央民族大學大學教授、碩士導師,研究方向:彝族語言文化與教學。)南下的這部分彝族先民其傳統文化特徵是有文字、尚黑、尚鳥,以致後來在漫長的彝族社會歷史進程中形成烏蠻系統文化特點。南中地區原來的土著彝族先民其傳統文化特徵是沒有文字、尚白、尚龍(蛇已演化為龍),後來在漫長的彝族社會歷史進程中形成白蠻系統文化特點。至今彝語六大方言之中的西部、中部方言即古代白蠻地區無彝文流傳。
  • 探訪古老神秘的黎苗文化,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我去定了!
    非物質文化遺產村黎族棉紡織工藝,曾長期領先於華夏各民族,直到宋元時期,仍位居全國的前列。紡織家黃道婆,學習黎族紡染織繡工藝,並加以改進和提高,傳播了黎族先進的紡織技術,促進了中國棉紡織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中國人穿衣蓋被的習慣。
  • 「一帶一路」中的青海文物展:民族融合的多彩文化
    盆的內壁畫了兩組人手拉手正在跳舞,人物的頭部戴有寬大的頭飾,腰部是圓球形。看著這些小人兒,不由得腦補出了史前部落中人們圍著篝火跳舞的場景。史前的青海,並非想像中的荒涼、落後,而是早就有了令人驚豔的文化。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青海已有人類生活的痕跡。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青銅時代的齊家文化等諸多文化,證明青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馮智明:南嶺民族走廊傳統村落的多維空間實踐及其演化
    馮智明:南嶺民族走廊傳統村落的多維空間實踐及其演化 ——以瑤族傳統村落為例 2018年12月11日 08:55 來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馮智明 字號 關鍵詞:文化;景觀;風水;儀式;瑤族村落;傳統村落;
  • 古人所沉迷的頭飾,花草蟲物皆可簪
    從各類文史文獻中,我們看到古人對簪花情有獨鍾,宋朝男子簪花可謂是聞名至今,而隨著時代發展,和古人風花雪月生活之風氣的盛行,古人不再滿足於花卉髮釵,他們在前代文化的基礎上,把花草、樹葉、蟲鳥、日常時物等都融入頭飾飾品中,製成造型豐富的各類髮簪,並擇日擇季簪戴。
  • 山嶽文化的認同與民族精神的紐帶
    關 鍵 詞:山嶽文化 文化認同 文化自覺民族精神 精神紐帶作者簡介:呂韶鈞,男,博士,教授。 中國的傳統社會是以鄉土社會為主體的,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必然凸顯鄉土文化的基本特徵。山嶽文化作為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或隱或顯地折射出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的文化生態。
  • 魔術頭飾簡介導購 魔術頭飾熱賣產品推薦
    魔術頭飾  魔術頭飾,指戴在頭上的飾物。與其它部位的首飾相比,裝飾性最強,因而主要是女性首飾,包括髮飾和耳飾。 古代女子頭飾大多華麗精巧也是美發的重要部分,梳好的髮髻要用花和寶鈿花釵來裝飾。>>選購:魔術頭飾  ■ 魔術頭飾熱賣產品推薦■ 魔術頭飾分類魔術頭飾分類 A:髮飾按用途分為:1:髮夾分為:3-6公分的頂夾(只夾一部分頭髮)和7-10公分的髮夾(把所有頭髮都可以夾住,主要用來盤發用)   2:發箍,呵呵,這個不用多說
  • 中國傳統法文化助力法治認同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不管中國人學習西方法治文化如何全面、深入、到位,中國人觀念中的西方法律文化也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法律文化。其他國家的法律被移植到中國後,必將經歷一個與中國法律傳統視域融合的過程,從而也必將被賦予新的意義。傳統意味著民族文化的特點,也是當下和未來進一步發展的歷史和文化基礎。
  • 中國傳統文化——獅頭
    早在一千九百年前,波斯通過了絲綢之路同中國進行了雙方的商業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波斯使者還把獅子等動物運到中國,當時中國中原地帶不產獅子 但隨著接下來的古代中國與西亞、印度等國之間進行友好交往,更多的獅子來到了中國境內。
  • 文化復興夢:靈機文化助推網際網路+傳統文化創新轉型
    中華文化傳承是國人生生不息的「中國夢」近代以來,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漸滲透到中國的各個方面,特別是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整個中國社會也越來越現代化,中國傳承幾千年的文化也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七零八落。特別在當代整個的教育體系中,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佔份額極少,更多的時間是被諸如英語之類的學科佔據,中國的傳統文化面臨斷層的危險。
  • 高考英語:彰顯中國元素傳播傳統文化
    另外,試題還彰顯中國元素,傳播傳統文化,真正體現出課改特色和素質教育特色。  西安交大附中英語老師牛國芳告訴記者,高考英語一卷語言素材真實,語言地道,貼近學生生活,時代感強。閱讀理解第一節的試題選材廣泛,材料新穎,內容豐富,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都很強,具有時代氣息。閱讀內容更注重對語篇整體意義、邏輯關係和內在連貫等綜合閱讀能力的把握。
  •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人生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其表現形態有哲學、倫理、文學等,其流派主要是儒、道、佛三家。這些文化形態與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論及的內容,總起來說可以歸結為關於人的問題。這是一種偏重於講怎樣做人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生價值學說。
  • 德昂族的頭飾和五色絨球飾
    德昂族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有相當數量的人口居住在緬甸境內,我國的德昂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其餘散居於臨滄、思茅、保山等地。德昂族的頭飾和五色絨球飾是其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區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頭飾大同小異,均留短髮,通常纏兩端飾以各色絨線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頭。他們認為纏戴包頭是成年男子莊嚴而神聖的事情,所以在傳統婚禮上要舉行隆重的取戴包頭儀式。
  • 蒙古族繩結技藝文化扶貧:讓非遺「食人間煙火」
    11月11日至15日,第十七屆內蒙古服裝服飾藝術節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舉辦,這場聚焦蒙古族文化的盛會給於雲飛的科爾沁繩結技藝再一次提供展示平臺。科爾沁繩結技藝是蒙古族科爾沁部的傳統民間技藝,起源於蒙古族農牧民的生產生活,見於日常生活中的遷徙運輸、家居服飾等。
  • 新娘頭飾搭配,給備婚的你
    新娘頭飾在新娘造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甚至會影響你的妝容造型。無論是搭配秀禾服、敬酒服還是婚紗,精緻的新娘頭飾和耳飾都是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搭配。在頭飾的搭配上有人喜歡簡單一點的配飾,顯得小清新一點,有人喜歡厚重一點的配飾,顯得優雅高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