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獅頭

2021-01-10 騰訊網

早在一千九百年前,波斯通過了絲綢之路同中國進行了雙方的商業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波斯使者還把獅子等動物運到中國,當時中國中原地帶不產獅子

但隨著接下來的古代中國與西亞、印度等國之間進行友好交往,更多的獅子來到了中國境內。

獅子體型威武,而中國一般不受獅患所害,因此民間對獅子有了親切感。

把它當成威勇與吉祥的象徵,並希望用獅子威猛的形象驅魔趕邪,造成獅形以鎮壓或以示威武。

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為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或迎神喜典應運而生。

在這些節慶中,人們為了所求生活平安詳寧,以神或瑞獸來驅鬼娛神演變下來,這種形式便漸漸具有娛樂民間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獅子的喜愛,就不滿足於立門墩、屋簷、石欄、印章、年畫上靜止的獅子藝術形象。

他們要讓獅子活起來~

於是便創造了模擬獅子行為的舞蹈,再加以改進和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獅頭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不斷被誇張和美化,漸漸地變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象。

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它象徵著如意吉祥,興旺進步,它給人們帶來永遠和平,友好,幸福的佳音。

相關焦點

  • 30對親子繪製獅頭感受傳統文化
    獅頭製作現場。 佛山是醒獅的發源地,也是佛山獅頭製作的發源地。佛山彩扎獅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獅頭有著驅邪納福的寓意,是聞名中外的手工藝品,是典型的東方色彩的藝術,更是佛山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陳宇超: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技藝的80後「獅頭」
    ▌陳宇超: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技藝的80後「獅頭」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舞獅在博白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舞獅愛好者遍布全縣各地,陳宇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獅頭種金魚的源流:中國獅頭、荷蘭獅頭、泰獅、知沅獅
    泰獅一、中國獅子頭金魚中的獅子頭,我國原本就是有的,某百科說獅頭出現在十九世紀末,這是不對的。在日本的江戶時代,日本人就從荷蘭的商船上得到了獅子頭(發頭文種)。並在1800年培育出了日本的荷蘭獅子頭金魚。
  • 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佛山彩扎獅頭
    是傳承至今的中醫藥文化,抑或是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或者是書法,音樂,文 化,戲曲?那麼我想說,接下來我說的佛山彩扎獅頭,肯定是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佛山獅頭說起佛山彩扎獅頭,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彩扎是什麼。彩扎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也是綜合性的 手工藝術品。
  • 湖南長沙新年推國潮廟會 佛山獅頭傳承人開堂「收徒」
    楊華峰 攝佛山獅頭是廣東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2008年,佛山獅頭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黎家獅作為佛山扎作獅頭的翹楚,獅頭威猛、醒目,有著明牙震利、眉精眼大、口闊帶笑的特點,深受中外客商喜愛。徐克導演名作《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的獅頭正是出自黎家獅第五代傳承人黎婉珍之手。
  • 一生堅守手藝 佛山獅頭扎作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12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扎作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因病離世,享年74歲。黎偉194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2006年,他協助佛山市政府將黎家獅「彩扎獅頭技藝」成功申報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非遺項目;2009年,黎偉被授予國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 【中國夢·踐行者】獅頭扎作傳承之路受困 廣州手藝人仍在堅持手工...
    通訊員供圖醒獅常見製作過程卻不簡單,白雲區一群手藝人仍在堅持手工生產扎撲寫裝,巧手做出醒目獅頭 後生怕苦,傳統手藝傳承堪憂逢年過節、宗親聚會、新店開張,只要「咚咚咚鏘」鑼鼓聲響起,廣州市民就知道,又有人舞獅了。
  • 「佛山獅頭」背後的故事——挑戰中的堅守
    舞獅熱鬧又精彩,然而在好看的背後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獅頭的製作。佛山獅頭以「黎家獅」最為有名。「黎家獅」自清代道光年間開業至今,是佛山唯一的五代扎獅且從未間斷過的家族。他的名號在佛山久負盛名,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都認準「黎家獅」這個金字招牌,每次去表演都是從這訂購獅頭。黎婉珍是佛山「黎家獅」的第五代傳人。20世紀90年代的一些電影中所用的很多獅頭就是出自她之手。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麒麟,大鵬,大象是怎樣的?
    一:麒麟這是一個我們中國的傳統瑞獸,與龍·鳳·玄武共稱"四靈"!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擺件用於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 廣東佛山:獅扎技藝進校園 傳承非遺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獅頭扎作這個項目我們是全國唯一一所學校在做的,我們唱的是『獨角戲』,我們作為獅頭這項國家級非遺所在地的學校,有責任把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下去。」張麗琴說。  獨角戲 獅扎進校園 全國獨一家  鐵軍小學於2012年引入獅頭扎作,張麗琴介紹,鐵軍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對中華傳統文化一直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所以2012年的時候,學校與黎偉大師的大弟子歐琦輝老師不謀而合,把獅扎這個傳統文化項目引進校園。
  • 惠東80後陳志豪舞獅21載 傳承民俗傳統文化
    據了解,蓋仔獅即舞獅表演,長排村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舞蓋仔獅表演方式。日前,在惠州市第四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的表演讓人感受到了其魅力。除了蓋子獅,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陳志豪付出了許多汗水和努力。他希望在舞獅習武的同時,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陳志豪希望蓋仔獅這項傳統民間藝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經典金魚十二品之(十一品:菊花獅頭)
    點擊上方「中國金魚」查看更多經驗分享/實用技能...
  • 新年首張罰單出爐,雲南前首富敗走「獅頭」
    經過多年的積累,趙興龍已不滿足於傳統的翡翠貿易,他準備踏足資本市場。2005年,趙興龍控制的雲南興龍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興龍」)與上市公司多佳股份的兩位股東籤署《股權轉讓協議》,一年後,多佳股份正式更名為東方金鈺。趙興龍控制的公司正式實現借殼上市,他也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員。
  • 獅頭股份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獅頭股份多次重組獅頭股份原本是山西省一家知名的水泥企業,原控股方是太原市國資委。在上一波房地產市場和基建市場的「黃金十年」中,獅頭股份並沒有獲得過多的收益。2016年,資本大佬陳海昌旗下的蘇州海融天和潞安集團旗下的潞安工程聯手接盤獅頭集團所持獅頭股份全部股權,同時擬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擬將獅頭股份水泥主業相關的業務、資產及負債出售給獅頭集團,再現金方式購買雙方合計持有煤制油資產,然而這次「疑似借殼」卻因重組新政被迫夭折,不過之後上市公司成功置出了水泥業務。
  •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文化是國人精神宗教
    核心提示: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現代生活有著怎樣的意義?西方現代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卻未能改變中國文化的價值核心部分。文章從中國人內傾的文化精神入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及其現代意義在人與天地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對於自己的態度、對生死的看法四個領域內的具體表現。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 中國傳統法文化助力法治認同
    而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法律資源是不容忽視和可資利用的重要寶庫。通過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尤其是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使其與當下法治互相融通,有助於全社會形成法治認同和法治信仰,真正建立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法治發展道路,並為人類法治建設提供具有中國氣派的方案和實踐。
  •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核心所在
    東西方文化有很多共通之處,東方的先哲們觀察到了一種事物,沒有氣味,沒有形狀,也沒有顏色,但這種事物卻真實的存在於界之中,影響著世界之中所有事物的發展演化,古人將其稱之為「道」,現代的人們將其稱之為世界運行變化的規律,人們對「道」進行研究,並逐漸總結出了可以獲得最優結果的「道」即「道德」。
  • 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方?韓國人:傳統文化
    十二生肖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和民俗,它以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為基礎,分別與十二種動物形象搭配,根據人們出生的時間確定動物守護神,形成了獨特的生肖文化。但說到十二生肖的起源,國際考古界至今沒有定論,因為世界有至少有20多個國家存在生肖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與21世紀科學技術創新
    然而,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東方傳統文化的影響。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20世紀50年代指出:「中國思想,其對歐洲貢獻之大,實遠逾吾人所知。在通盤檢討之後,恐怕歐洲從中國得到的助益,可以與西方人士傳入中國的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科技相媲美」引自《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譯本》,第3冊第236頁。而東方傳統文化在當代科學技術中的作用則更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