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新年推國潮廟會 佛山獅頭傳承人開堂「收徒」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表演者舞著獅子在梅花樁上跳躍。 楊華峰 攝

中新網長沙1月1日電 (記者 楊華峰 通訊員 李丹)精彩的舞獅表演、浪漫的花燈、絢爛的煙花……2020年元旦假期,長沙方特東方神畫的「國潮廟會」開啟「潮」迎新年模式。

國潮廟會上的古裝舞蹈表演。 楊華峰 攝

佛山獅頭是廣東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2008年,佛山獅頭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黎家獅作為佛山扎作獅頭的翹楚,獅頭威猛、醒目,有著明牙震利、眉精眼大、口闊帶笑的特點,深受中外客商喜愛。徐克導演名作《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的獅頭正是出自黎家獅第五代傳承人黎婉珍之手。

黎婉珍表示,獅頭的製作分扎、撲、寫、裝四大工序,扎獅主要以竹篾、紗紙為材料。為了扎出的獅胚牢固精巧,要經過1300多個結口,再用紗紙、紗綢為原料撲獅,一般裡外蓋三層紗紙,中間夾以紗綢把獅胚糊起來。

「寫獅即用油彩上色,按照各種花紋圖案,描繪紋樣,最後是裝獅。塗上光亮的油漆後,再裝配上兔毛、絨球等材料,這樣做出來的獅頭就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黎婉珍表示,她希望民眾看到佛山獅頭的時候能想起中國傳統獅文化,也希望能和長沙方特一起寓教於樂,讓更多人知道並愛上中國傳統文化。

佛山扎作獅頭第五代傳承人黎婉珍介紹獅頭的製作方式。 楊華峰 攝

為讓遊客更好了解舞獅文化及國家級非遺佛山獅頭,元旦期間,長沙方特開設了黎婉珍非遺課堂,由黎婉珍現場手把手教大家製作佛山小獅頭。

看完舞獅表演後,不少遊客迫不及待向大師討教製作獅頭的技藝。「很想自己做一個帶回去,以前從來沒有體驗過。」來自長沙梅溪湖的秦芳在黎婉珍指導下黏起了獅頭。半個小時後,秦芳如願以償獲得了自己製作的佛山小獅頭。

據長沙方特東方神畫總經理徐世友介紹,1月1日至1月3日,園區會一直開設黎婉珍非遺課堂。而包括國畫、粘土在內的其它手作課堂,會貫穿整個新春廟會,一直持續到2月2日。

元旦當日,長沙方特還開啟夜場模式。晚上7時,由南國燈城自貢50位彩燈匠人歷時1個月傾力打造的神畫大花燈將正式點亮,園內數千盞燈籠也同時璀璨綻放,整個節慶廣場如白晝一般通亮,遊客穿梭於燈海中,感受「人在燈中遊」的絕美意境。(完)

相關焦點

  • 一生堅守手藝 佛山獅頭扎作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痛惜,繼佛山木版年畫傳承人馮炳棠之後,佛山再失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扎作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因病離世,享年74歲。黎偉194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
  • 「佛山獅頭」背後的故事——挑戰中的堅守
    李連杰一部《獅王爭霸》的電影像一場視覺盛宴,將俊俏的人物,精彩的武打,扣人心弦的比賽呈現在觀眾面前,更將佛山舞獅帶到觀眾視野。全國一時掀起一股舞獅熱潮,很多地方相繼開設舞獅學校,很多青少年投身於舞獅這一行業。
  • 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佛山彩扎獅頭
    佛山獅頭說起佛山彩扎獅頭,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彩扎是什麼。彩扎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也是綜合性的 手工藝術品。中國詭實錄裡的扎彩匠師傅好了,閒話扯了這麼多,接下來,讓我們步入正題,簡單了解一下佛山獅頭吧!
  • 陳宇超: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技藝的80後「獅頭」
    ▌陳宇超: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技藝的80後「獅頭」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舞獅在博白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舞獅愛好者遍布全縣各地,陳宇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新年首張罰單出爐,雲南前首富敗走「獅頭」
    作者 | 武佔國 宋冠宇來源 | 野馬財經新年證監會第一張罰單,牽出了一樁陳年舊案,曾經的雲南首富,憑藉著異於常人的「賭石」能力,締造了A股翡翠第一股的東方金鈺。然而,自從和徐翔合作,將其引入上市公司後,趙興龍的便開始了人生的下坡路,先是從上市公司中退出,兒子接手後,公司的業績卻也每況愈下。
  • 30對親子繪製獅頭感受傳統文化
    獅頭製作現場。 佛山是醒獅的發源地,也是佛山獅頭製作的發源地。佛山彩扎獅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獅頭有著驅邪納福的寓意,是聞名中外的手工藝品,是典型的東方色彩的藝術,更是佛山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3日電 (記者 何浠)知名傳統文化學者、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22日在成都青白江舉行了隆重的收徒儀式。
  • 廣東佛山:獅扎技藝進校園 傳承非遺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總決賽日前才在廣東佛山落下帷幕,iG戰隊不僅捧得了冠軍獎盃,還捧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廣東省佛山市鐵軍小學老師歐琦輝設計的小獅頭。  這個獅頭是不是很眼熟呢?沒錯,它還曾作為佛山贈送給皇馬的指定禮品。
  • 長沙記憶|月亮粑粑,兜裡坐個嗲嗲……
    本期《世界看湖南》帶你回到兒時長沙的街頭帶你重溫兒時長沙的歌謠01街頭巷尾的吆喝幾十個不同的行當就有幾十種不同的吆喝聲每一個行當都是長沙人對美好生活的努力每一種吆喝聲都寄託著手藝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業變遷 產業發展記憶裡的吆喝聲也逐漸遠去
  • 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再收新徒
    7月22日,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在成都青白江彭派藝術總部基地舉行了收徒儀式。中國國匠大師、中國玉璽第一人楊保忠和著名肖像詩人、書法家閻大樹及張業寶的師爺、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分別擔任了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拜師儀式現場,張業寶分別為十三名弟子頒發了蓋有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派變臉藝術宗門創始人彭登懷印章的「彭派變臉傳承人證書」。
  • 佛山味,全國品!佛山非遺登上央視《匠人匠心》欄目
    1月1日晚21:33,佛山木版年畫、佛山剪紙、南海金箔等非遺項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之《匠人匠心》欄目,非遺傳承人劉鍾萍、饒寶蓮、吳深龍成為第39期佛山專輯《節味嶺南》的主角,他們通過解讀一件件佛山年俗工藝品,講述非遺匠人匠心的故事。《探索·發現》是央視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
  • 非遺廣東|「誇張浪漫」——佛山獅頭彩扎
    佛山獅頭是流傳於廣東省佛山地區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樣式,相傳起於明代,與民俗活動中的舞獅相伴而生。清代乾隆年間正式在當地興起,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佛山獅頭汲取了廣東石雕獅子的造型特點,以神似為追求,形體和裝飾設計上均採用了誇張而浪漫的表現手法。
  • 惠東稔山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與蓋仔獅的故事
    日前,在惠州市第四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的表演讓人感受到了其魅力。除了蓋子獅,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陳志豪付出了許多汗水和努力。他希望在舞獅習武的同時,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來自惠東稔山長排村的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也上臺展露了拳腳,舉手投足之間魅力十足。「相傳明末清初時,從海陸豐過來一和尚,和尚在廟堂裡教人功夫。這名和尚就是蓋仔獅的祖師爺。老師傅早有交待,海陸豐是師兄的地盤,我們的獅隊不要到那邊演出,只能邀請他們的獅隊過來表演。」
  • 佛山照明:去年T8燈管銷售額2000餘萬元
    有「中國燈王」美譽的佛山照明,發展勁頭一直不減。記者近日從佛山照明經銷商、長沙康旭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了解到,去年湖南地區僅佛山T8燈管,銷售額就達到2000餘萬元。
  • 北京春節哪些地方有廟會?哪裡的廟會最有趣?
    地壇廟會「稻香花海」京西稻 · 冰雪情幸福田園燈光藝術節龍潭廟會大觀園紅樓廟會朝陽國際風情節「相約2022」冰雪文化節鳳凰嶺新春遊園會中華世紀壇傳統文化季石景山遊樂園春節廟會迎冬奧新春體育廟會通州運河文化廟會平谷京東文化廟會延慶冰雪文化廟會地壇廟會首次邀請故宮參展龍潭廟會首次引入冰上運動場朝陽國際風情節帶來十國藝術家表演
  • 佛山祖廟舉辦「曲藝春晚」,著名粵曲平喉演唱家梁玉嶸登臺獻唱
    2月6日晚,作為「中國曲藝之鄉」的佛山禪城祖廟街道,舉辦了一臺「曲藝春晚」——「粵韻之春」2018新年晚會。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曲平喉演唱家、廣東省曲協主席梁玉嶸登臺獻唱。此場晚會,由禪城區文化體育局、祖廟街道辦事處主辦,祖廟街道宣傳文體局(文體服務中心)承辦。禪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紅兵以及祖廟街道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
  • 湖南多地迎來2021年第一場雪 未來一周長沙天氣好轉
    喬穗 供圖 長沙晚報1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 通訊員 王向 林城)2021年第一場雪真的來了!隨著2021年首個寒潮預警持續生效,湖南多地迎來新年初雪,長沙人也看到了六角形的雪花。伴隨雪花到來的是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讓大家「凍到抖腿」。不過好消息是:風雪過後就是晴天,未來一周太陽會與你常見。
  •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等加盟助力蘇州一碗麵遴選傳承人引發群英會
    4月1日,由蘇報集團和中華餐飲名店同得興等聯手舉辦「蘇州一碗麵」公開遴選傳承人啟動,發出傳承技藝收徒邀請,同時向高校、上下遊企業等發出「英雄帖」,引發多方關注匯聚的「群英會」,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等踴躍加盟助力。「『蘇州一碗麵』公開遴選傳承人公益活動,既是對學校繼續教育的有效補充,也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的有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