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廣東|「誇張浪漫」——佛山獅頭彩扎

2021-01-10 廣東省非遺促進會

彩扎是一種普遍流行於南北各地的傳統民間工藝,它與祭祀、節慶、遊藝等民俗活動密不可分,經過不斷的衍生發展,在民間形成巨大的影響力。

由於各地風俗和物產不同,風格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北方彩扎粗獷豪放,對比強烈;南方彩扎文秀細膩,活潑可愛。

佛山獅頭是流傳於廣東省佛山地區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樣式,相傳起於明代,與民俗活動中的舞獅相伴而生。清代乾隆年間正式在當地興起,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佛山獅頭汲取了廣東石雕獅子的造型特點,以神似為追求,形體和裝飾設計上均採用了誇張而浪漫的表現手法。

其扎作過程大致由竹篾扎廓(造型骨架)、撲紙(成型)和表面裝配(飾)等步驟組成,扎制出的獅頭按造型可分為文獅、武獅、少獅三大類。

文獅以劉備、關羽面相為臉譜,表現獅子溫良馴善的神態;武獅以張飛面相為臉譜,反映獅子勇猛好鬥的性格;少獅是一種獅頭面具,專供兒童玩耍。

佛山獅頭造型既誇張又浪漫,既威武又風趣,生動逼真,活潑可愛。

獅頭的細部刻畫也十分講究,有「雙魚戲珠」獅眉,「雙鳳朝陽」、「二龍搶珠」獅腮,還有鰲魚角、象鼻角、虎頭角、龍角、鷹角等多種有趣的角型設計;裝飾特別注重性格化,如象徵張飛的黑臉獅頭造型,還配上牙刷須,飾以黑色絨球,裝扮得如同張飛般彪悍驍勇;設色以民間喜用的紅、黃、綠等原色為主色調,並配以黑色調和,顯得層次分明而又對比強烈,明快和諧而又鮮豔奪目。

擬人化的造型、富於民族特點的用色、多彩的裝飾和精巧嫻熟的扎作工藝使佛山獅頭帶上了鮮明的地方特色,成為南方獅頭藝術的典型代表。

佛山獅頭彩扎融戲劇、繪畫、裝飾等多種藝術元素於一體,造型手法獨特,地域特色濃鬱,人文內涵豐富,多姿多彩,形神兼備,自成一格,深受海外華僑華人喜愛,印尼、新加坡的華僑社團還作為珍品收藏。

2008年,佛山獅頭彩扎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佛山彩扎獅頭
    說起非遺,你會想起什麼呢?是傳承至今的中醫藥文化,抑或是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或者是書法,音樂,文 化,戲曲?那麼我想說,接下來我說的佛山彩扎獅頭,肯定是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佛山獅頭說起佛山彩扎獅頭,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彩扎是什麼。彩扎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也是綜合性的 手工藝術品。
  • 非遺相伴迎國慶,燈火月影賞中秋——廣東推出節慶「嘆」非遺中秋...
    「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線下活動由一場燈彩展覽和七場線下非遺體驗活動構成,每場體驗活動都由非遺項目傳承人親自講授非遺知識並指導觀眾動手學習製作,讓觀眾既能悠閒地漫步展廳,感受燈彩帶來的浪漫體驗;又能動手體驗傳統非遺項目,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進一步領略傳統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
  • 一生堅守手藝 佛山獅頭扎作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痛惜,繼佛山木版年畫傳承人馮炳棠之後,佛山再失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扎作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因病離世,享年74歲。黎偉194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
  • 廣東佛山:獅扎技藝進校園 傳承非遺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總決賽日前才在廣東佛山落下帷幕,iG戰隊不僅捧得了冠軍獎盃,還捧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廣東省佛山市鐵軍小學老師歐琦輝設計的小獅頭。  這個獅頭是不是很眼熟呢?沒錯,它還曾作為佛山贈送給皇馬的指定禮品。
  • 湖南長沙新年推國潮廟會 佛山獅頭傳承人開堂「收徒」
    楊華峰 攝中新網長沙1月1日電 (記者 楊華峰 通訊員 李丹)精彩的舞獅表演、浪漫的花燈、絢爛的煙花……2020年元旦假期,長沙方特東方神畫的「國潮廟會」開啟「潮」迎新年模式。國潮廟會上的古裝舞蹈表演。 楊華峰 攝佛山獅頭是廣東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 解鎖節慶新「姿勢」,來這裡賞花燈感受非遺魅力
    10月1日,節慶「嘆」非遺中秋國慶系列活動——「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主題燈彩藝術作品展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樓展廳開展。展覽展出了由非遺傳承人和新銳設計師親手製作或設計的燈彩作品百餘件,涵蓋了大良魚燈、佛山彩燈等多種傳統燈彩。展覽將持續到10月30日。
  • 佛山味,全國品!佛山非遺登上央視《匠人匠心》欄目
    1月1日晚21:33,佛山木版年畫、佛山剪紙、南海金箔等非遺項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之《匠人匠心》欄目,非遺傳承人劉鍾萍、饒寶蓮、吳深龍成為第39期佛山專輯《節味嶺南》的主角,他們通過解讀一件件佛山年俗工藝品,講述非遺匠人匠心的故事。《探索·發現》是央視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
  • 他們對佛山非遺讚不絕口! | Amazing Foshan
    11月27至28日,「佛山非遺文化體驗交流活動」邀請來自5個國家領事館的官員及其家屬走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順德莨綢保護基地「天意莨園」和大豐唐,了解香雲紗工藝、體驗陶藝製作,感受佛山的傳統與現代。「It’s very beautiful. We like it and enjoy to see.
  • 佛山非遺吸睛又「圈粉」!| Amazing Foshan
    新年伊始,佛山非遺就收穫了一大波「全國流量」。這些古老的工藝不僅點綴著喜慶的日子,還象徵著佛山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元旦當晚,佛山木版年畫、佛山剪紙、南海金箔等非遺項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之《匠人匠心》欄目,非遺傳承人劉鍾萍、饒寶蓮、吳深龍成為第39期佛山專輯《節味嶺南》的主角。無獨有偶,近日,48部非遺紀錄片在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的非遺展映專區上線,佛山唯一入選的佛山剪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永才的記錄工作成果列入其中。
  • 「佛山獅頭」背後的故事——挑戰中的堅守
    舞獅以佛山最為有名,因為清末有一位大師黃飛鴻將舞獅發揚光大。舞獅熱鬧又精彩,然而在好看的背後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獅頭的製作。佛山獅頭以「黎家獅」最為有名。「黎家獅」自清代道光年間開業至今,是佛山唯一的五代扎獅且從未間斷過的家族。他的名號在佛山久負盛名,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都認準「黎家獅」這個金字招牌,每次去表演都是從這訂購獅頭。黎婉珍是佛山「黎家獅」的第五代傳人。
  • 佛山祖廟舉辦「曲藝春晚」,著名粵曲平喉演唱家梁玉嶸登臺獻唱
    2月6日晚,作為「中國曲藝之鄉」的佛山禪城祖廟街道,舉辦了一臺「曲藝春晚」——「粵韻之春」2018新年晚會。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曲平喉演唱家、廣東省曲協主席梁玉嶸登臺獻唱。此場晚會,由禪城區文化體育局、祖廟街道辦事處主辦,祖廟街道宣傳文體局(文體服務中心)承辦。禪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紅兵以及祖廟街道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
  • 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現場展出逾百件(套)展品,展現廣東非遺傳承人、院校師生、文創企業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踐案例。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28日在穗開幕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12月28日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現場展出逾百件(套)展品,讓廣東「非遺後浪」迎來了令人期待的集體「綻放」。展出全國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73件(套)展品展覽分為活力時尚、活力風物、活力空間、活力傳承、活力未來五大篇章,從精神、民俗、知識、技藝、藝術等不同維度,展現廣東非遺傳承人、院校師生、文創企業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踐案例。石灣陶塑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柏林,攜牛年生肖陶塑新作《閒情樂》等亮相,以活力匠心為展覽揭開序章。
  • 節慶「嘆」非遺! 百餘件燈彩作品陪市民過節
    節慶「嘆」非遺!百餘件燈彩作品陪市民過節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李曼霞  2020-10-02 既能漫步展廳,感受燈彩藝術,又能動手體驗傳統非遺項目,領略傳統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
  • 「佛山新村」給彝族老鄉送去幸福
    在四川涼山州布拖縣補爾鄉竹爾苦村,許多彝族老鄉像扭麼俄扎一樣,在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布拖縣工作小組的幫助下,從高山之上搬遷到山腳路旁,住上了新房子,養起了黑綿羊,好生活就像村頭那座火把雕塑,熠熠生輝又觸手可及。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開幕
    融媒+賦能創新傳承 廣東非遺「後浪」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289藝術園區開幕  傳承古意,綻放新枝。近年來,廣東抓住數字文化崛起良好時機,加強智慧融媒賦能,不斷推動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向前邁進。
  • 江南魚燈匠人的「浪漫情懷」:守藝30餘年竟是為了非遺傳承
    魚形彩燈,是水鄉人的浪漫。根據父親對兒時記憶的描述,虞敏兒復原製作了許多魚燈。從設計構圖,挑選材料,製作骨架,到裝燈、裱糊、上色、點睛……魚燈製作工序有七八道之多,考驗的是藝人在空間架構、色彩搭配、藝術創作等全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構圖,最是考驗設計者的功力。要想把魚燈做得逼真,就要熟悉各種魚類的外形,才能做出活靈活現的魚燈。
  • 廣東佛山一線門窗品牌排名榜(最新)
    最近很多人在找一線門窗品牌,那麼我想說的是,如果要找一線門窗品牌,當然是廣東佛山那邊的一線門窗品牌比較有名吧,至於廣東佛山有哪些一線門窗品牌,今天就給你分享一下廣東佛山一線門窗品牌排名榜吧。一線品牌門窗排名6.軒尼斯門窗一線品牌門窗排名7.新標門窗一線品牌門窗排名8.歐哲門窗一線品牌門窗排名9.羅蘭西尼門窗一線品牌門窗排名10.一米陽光門窗以上是關於廣東佛山一線門窗品牌排名榜的相關介紹
  • 向社會普及非遺知識 使非遺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80多歲的費保齡在給北京扎燕風箏上色。 楊 巍 攝  「這是件積德的大好事!」撫摸著嶄新的《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譜系大典》,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北京扎燕風箏傳承人、86歲的費保齡老人讚不絕口。翻開書中自己關於扎燕風箏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書裡的人我幾乎都認識,要沒有政府支持,任這些手藝自生自滅,早看不著這些絕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區縣編輯的「非遺傳承人家譜」——《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譜系大典》出版發行。
  • 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佛山日報訊 記者譚海琪報導:為了深入挖掘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價值,昨日,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在市農科所掛牌成立。研究中心還將陸續在南海、三水、高明等區設立工作站,協助開展項目研究和項目成果轉化。基塘農業系統是珠三角人民創造的一種高效的農業物資循環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