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繼佛山木版年畫傳承人馮炳棠之後,佛山再失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扎作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因病離世,享年74歲。
黎偉194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2006年,他協助佛山市政府將黎家獅「彩扎獅頭技藝」成功申報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非遺項目;2009年,黎偉被授予國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2019年12月初,黎偉剛剛協助拍完佛山獅頭扎作技藝的搶救性記錄片,為佛山獅頭扎作技藝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堅守手藝人的虔誠
19日,「佛山黎家獅」微信公眾號發出訃告稱,終生致力於佛山獅頭扎作傳承和發展的黎偉先生於18日下午在佛山病逝。
得知消息的佛山文化界無不為之扼腕嘆息:「又走了一位大師。」佛山非遺中心主任關宏心情非常沉重,她說,「這是佛山非遺傳承極大的損失。」
黎偉是帶著一生的手藝離世的。作為佛山黎家獅的第五代傳人,從16歲開始,黎偉就在父親黎永華手把手的教導下,學習獅頭扎作,一做就是一輩子。在58年從事獅頭扎作的藝術生涯中,黎偉一直堅守手藝人對藝術的虔誠與專注,傳承黎家獅的扎作技藝,他所扎作的獅頭輕盈靈動而且堅固。1993年,徐克導演的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舞動的那個獅頭,就出自黎偉之手。這是傳統佛山獅頭——黎家獅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全國觀眾的視野中。
黎偉與他的獅頭作品。
黎偉生前還致力於創新黎家獅扎作。他製作的傳統彩獅「雙龍戲珠」和「龍鳳呈祥」分別入選1981年和1987年全國工藝美術展覽。「醒獅起舞」榮獲1999年廣東省工藝美術展二等獎。其上世紀90年代作品「四魚到頂」「雙龍戲珠」獅頭,被岡州會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佛山創作院收藏。扎作的特製模型獅頭和作品「鰲魚角醒獅」,分別榮獲2009年和2011年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傳承與創新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
留下珍貴獅頭扎作影像
一生堅守手藝的同時,黎偉還致力於佛山獅頭的傳承和發展。
2006年,他協助佛山市政府將黎家獅「彩扎獅頭技藝」成功申報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而他本人也於2009年被授予國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他一生注重對獅頭扎作技藝的傳承,不僅帶了好幾個徒弟,還常到鐵軍小學給孩子們上課,教他們彩繪畫紋樣。
如今斯人已去,所幸的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黎偉為佛山獅頭扎作技藝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佛山黎家獅第六代傳人周嘉欣透露,「直到12月初,舅舅還在為獅頭扎作技藝的傳承拍片子。」
「期待紀錄片得到滿意的結果,流存後世,這是我從事佛山獅頭58年的最好安慰。」12月初,黎偉在他的朋友圈中發出一條消息,發布了自己為拍攝佛山獅頭扎作技藝創作的紅黑關公面獅頭,而這也成為黎偉生命中的最後一件作品。
據悉,2018年12月19日,佛山市非遺中心開始對黎偉跟蹤拍攝佛山獅頭扎作技藝,歷時一年,通過生平介紹、個人訪談、技藝拍攝等形式,為佛山獅頭扎作技藝留下珍貴影像資料。
大師的離世讓佛山非遺人倍感非遺傳承的搶救性工作刻不容緩。關宏說:「佛山共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5位,包括黎偉在內,目前已經有6位離世,對非遺的搶救性工作要趕緊做,不能拖延。」
原標題:佛山獅頭扎作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一生堅守手藝 致力非遺傳承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黎紅玲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