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後的道閘系統具備了語音播報功能,但深更半夜這播報聲有些刺耳。 記者 程茉 攝
本報訊(記者 程茉)最近,家住蘇州工業園區萬科中糧本岸的馬先生睡得不太好。隔壁朗詩國際街區似乎是換了新的機動車道閘,只要有車輛出入,就會自動語音播報。白天還好,夜深人靜時,這聲音,馬先生躺在床上聽得清清楚楚。他向社區居委會反映了情況,雖然收到回覆說朗詩的物業已將音量調低,可這聲音依然吵得他夜不能寐。
據馬先生介紹,他住在萬科中糧本岸小區最東側,與朗詩國際街區西門就隔開一條津梁街,直線距離不超過二十米。起初,朗詩西門的機動車道閘並不發出聲音。大概兩三周前,馬先生在臨睡時突然聽到外面傳來語音播報聲。「先報車牌號,然後再來一句『歡迎光臨』。白天外部環境聲音嘈雜,這音量還好,半夜三更靜下來,這聲音就太刺耳了。」
即使門窗緊閉,這聲音依然能傳入室內。馬先生特意買了一個分貝測量儀,瞅準有車輛進入朗詩時測了下語音播報的音量。「晚上9點多,我站在自家院子裡,實際測到的音量超過了55分貝。」幾個鄰居也告訴他,能聽見隔壁道閘發出的語音播報聲。尤其在迷迷糊糊要睡著時,這聲音突然響起,確實不勝其擾。
投訴起初是有點用的,經過社區居委會的協調,聲音確實小了些。可好景不長,兩三天後,這音量恢復如常。「語音播報其實沒什麼實際意義,就不能幹脆關掉嗎?」馬先生抱怨道。
昨天,在朗詩國際街區西門口,記者使用了兩款不同的分貝檢測App,在車輛駛入時,音量從約60分貝提升至70分貝以上。雖然使用的並非專業檢測工具,但語音播報的聲音的確瞬時提高了局部環境的音量。
去年,我市發布了《蘇州市市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規定》(2018年修訂版)。其中明確規定居民住宅區為1類聲環境功能區,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為晝間噪聲限值55分貝、夜間45分貝。如果馬先生的分貝檢測儀測量結果準確的話,道閘語音播報的聲音確實已超過了限值。
在朗詩國際街區物業管理處,負責人譚女士告訴記者,小區西門的道閘系統並未更換,但不久前進行了升級,具備了語音播報功能。此前接到投訴後,已安排技術人員調低了音量。她表示,對於隔壁小區居民反映的問題,物業將再次聯繫技術人員上門調試,看音量是否能進一步調低。如果不能,會將語音播報功能關閉。譚女士請馬先生耐心觀察一下調試效果,物業將根據他的反饋做進一步處理。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