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灣小區是洪塘街道體量最大安置房小區,有2860戶居民。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後,原先119個垃圾投放點位只剩5個點位,1個垃圾投放點位平均「承包」500到700多戶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
撤桶並點後,社區負責人收到了居民的反饋:「垃圾桶變少了,年輕人走幾步不礙事,但對小區裡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障人士來說就不方便了。」如何解決這些老人的現實煩惱?在物業的大力支持下,雲水灣小區增加了一項暖心服務。每天早上,由小區樓道管家上門宣傳垃圾分類,專門到那些不方便丟垃圾的老人家裡上門收取垃圾,同時對分類不當的居民進行現場督導,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提高了小區垃圾分類的精準度。
垃圾點位少了,住得遠的居民,扔一次垃圾要步行5分鐘。小區物業在走訪過程中發現,12幢的200多戶居民多以老年人為主,撤桶並點以後,他們要繞遠路去最近的點位投放垃圾,十分不便。物業在徵求意見後,開闢出一條捷徑,極大地方便了附近的居民。「垃圾分類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不方便的事,我們應該在做好分類工作的同時儘量方便居民。」雲水灣小區物業經理應俊輝說。
新聯合物業服務公司近日召開了垃圾分類專題會議,物業人員全員出動,在原5個點位的5位桶邊督導的基礎上,再各配備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做桶邊督導,輪流值崗,正確引導、主動糾錯。「現在我們每個點位都實行破袋投放,檢查透明化。」小區物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小區業主見我們如此重視垃圾分類,也不甘示弱,每次在點位投放垃圾時也會搶著說『今天我分得很好,我老頭子扔進去的紙巾都被我挑出來』『我的你都不用檢查,不相信你倒出來看,垃圾分類剛開始的時候我就分得明明白白』『阿拉兒子也很重視垃圾分類,經常跟我說,老媽垃圾一定要分好』。面對那麼多熱心業主的參與和理解、支持,我們物業人的心裡也十分感動。」
不過小區裡還是存在少量垃圾分類「問題生」,為了不讓督導員對他進行檢查,直接將垃圾扔在樓宇門口,和督導員「鬥智鬥勇」,半夜投放。針對這一現象,小區物業加緊了巡檢,仔細查看監控,及時清理在路邊的垃圾包,同時和社區進行反映,聯合社區一同加強上門入戶宣傳。一來二去,大家因為垃圾分類這件「小事」都混成了熟面孔,業主也不好意思不分類,來垃圾點位投放的時候也能笑著交流「今天我分好了」。
據市生活垃圾分類中心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市廚餘垃圾分類質量合格小區佔比從年初的30%提升至62%,有機物含量從36%提高至60%。開展中心城區「確桶淨桶消桶」三桶行動,完成中心城區1000多條道路「消桶」工作,沿街店鋪垃圾桶精準分類由原來的93%上升至95.6%。
寧波晚報記者邊城雨
通訊員鮑振茂袁瀟涵範奕齊
來源:中國寧波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