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吧,我們社區的廚餘垃圾是用小蟲子處理的……」蘇州橋西社區的物業人員介紹,被小蟲子處理後的垃圾是最好的肥料,可用在城市社區的綠化中。
「這都裝滿了,送走吧!」昨天下午3時,蘇州橋西社區的物業垃圾車將滿滿兩大車從社區回收的廚餘垃圾桶推進小區內的「垃圾處理廠」。在小區的一角,一塊專門隔離開的「小廠房」內,立著一隻普通鍋爐大小的大罐子,罐子裡裝的全是黑色的小蟲子。工人們剛把兩車垃圾倒進罐子,小蟲子們就狂吃起來……「這就是生物處量容器,別看它不太大,裡面可裝著數千隻黑水虻。」物業負責人李春燕介紹,黑水虻最愛吃腐爛的東西,像廚餘垃圾、寵物的糞便等。就這麼大的一隻罐子,一天能銷納100公斤廚餘垃圾,待小蟲子消化後排出體外就轉成了最好的複合肥料。
李春燕說,「我們用黑水虻處理形成的肥料完全能滿足本小區的需求。其中一部分直接用在小區的綠地裡,另一部分配成有機土壤,培植好各種綠植送給居民。」
李春燕說,自從得知用生物技術處理廚餘垃圾後,小區居民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提高了,常常主動把分好的廚餘垃圾放到「專車」上。為了方便居民,物業也主動上門回收廚餘垃圾,進一步帶動了整個小區的垃圾分類行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群琛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