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朝陽報
創作快板書、手繪文化牆、開通雲直播……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北京朝陽區各街鄉、社區創新宣傳形式,宣傳垃圾分類,教居民垃圾分類知識,倡導「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快板書 寓教於樂宣傳垃圾分類
麥子店街道棗北社區的快板隊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快板書,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垃圾分類很重要,報紙、電視做報導,大伙兒齊心協力來加油,咱北京一定帶好頭……」表演既通俗地宣傳了垃圾分類的好處,又融合了垃圾分類的知識。清脆的竹板和精湛的表演將垃圾分類理念和知識傳達給在場居民,獲得現場居民陣陣掌聲。
快板的表演者均來自社區快板隊。此段表演是成員宋榮存結合垃圾分類自編自創的快板作品,用快板的方式倡導垃圾分類,讓居民加深記憶。
如今,在樓門長和垃圾分類宣傳員、指導員、監督員、分揀員的帶動下,棗北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踐行環保理念。
勝古莊社區勝古馨園小區垃圾分類文化牆
主題牆 潛移默化引導垃圾分類
近日,和平街街道勝古莊社區勝古馨園小區出現了幾處彩色垃圾分類文化宣傳牆,上面張貼著垃圾分類宣傳語、垃圾分類意義、漫畫版講解生活中減少垃圾的方法、垃圾分類歌、生活垃圾有哪些、垃圾危害等六方面。牆上一幅幅色彩明麗的畫面吸引了小區居民駐足觀看。
與此同時。望京街道京民社區的居民和孩子,在專業牆繪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在8號樓樓前打造了一面垃圾分類宣傳主題牆。垃圾分類小知識、廢舊的平底鍋、閒置的木板,這些在平時看起來毫不相關的元素和物件,都被放到了牆上,變成了社區一道獨具特色的「網紅」牆。
京民社區「網紅」牆
雲直播 高效便捷學習垃圾分類
左家莊街道聯合北京市利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齊心協力助防疫,垃圾分類同參與」線上直播活動,把垃圾分類知識帶給居民。
直播中播放了垃圾分類公益宣傳短片,可愛的卡通形象使居民們直觀地了解到每個顏色的垃圾桶對應回收的垃圾種類。廢舊鞋盒巧變收納盒、舊襯衫巧變圍裙……隨後出場的熱心居民介紹了自己將垃圾變廢為寶的小妙招。「再給大家推薦一個妙招。」街道社會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牛頓展示了一個新的環保小物品——家用廚餘垃圾堆肥桶,堆肥桶可以把家裡的廚餘垃圾變為有機肥再利用。最後的「知識問答」環節,更是吸引大家踴躍參與。
微班會 垃圾分類走進學校課堂
垂楊柳中心小學舉辦線上「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主題微班會,各年級班主任用視頻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剩飯剩菜、蛋糕餅乾、蘋果核等垃圾都屬於廚餘垃圾,廚餘垃圾經過後期處理可以變成肥料,再次循環服務於我們的生活……」二年級(4)班微班會上,班主任夏明妍用視頻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
隨後,孩子們以視頻作業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有的用彩紙自製分類垃圾桶,然後將標有各種垃圾的「垃圾卡片」投放到分類垃圾桶裡;有的把自家的垃圾分好類拎到樓下,分類投放。還有的學生做起垃圾分類「小講師」,不僅講解生活中的常見垃圾如何分類,還把分類後的垃圾如何進行後續處理,如何變為有用資源也作了說明。(朝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