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垃圾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問題透視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垃圾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問題透視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關桂峰、邰思聰

對違反垃圾分類的行為,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賓館和餐飲企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27日通過的《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將於明年5月起開始施行。垃圾分類立法,能否讓市民改變「一包丟」的習慣?

焦點1:垃圾如何分類?

北京的生活垃圾分「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為配合條例實施,北京將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和投放指引。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說,廚餘垃圾就是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動植物殘渣,不要夾雜塑料、紙張等雜物,儘可能瀝乾水分。可回收物比較容易辨識,主要就是紙張、塑料、金屬、玻璃、織物,要求未被汙染;如已被汙染,就不能按照可回收物投放。除此之外就是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偶爾產生,數量較少,一般一個社區有一個集中投放點即可。

「區分垃圾沒那麼難。我們只要記住三句話就行:有廢品,找綠貓(一款資源回收App);可腐爛的垃圾投綠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封雲英阿姨指著垃圾桶上的指示牌對記者說:「分類方法要方便大家操作,如果不容易記,大家就不願意學了。」

對於要不要破袋投放,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孫新軍說,破袋主要是為了監督檢查分類的質量。「我們提倡進行破袋投放,但沒有進行硬性規定。」

焦點2:如何普及分類知識?

垃圾分類主要靠大家自覺。怎麼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居民分類意識,讓大家養成分類習慣呢?

「垃圾分類不是光貼幾張海報、在電視上喊喊口號就可以的,應該入戶宣傳,做好知識普及。」北京市人大代表劉峰認為,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相關知識納入幼兒園、中小學課程。

北京垃圾分類示範街道之一的東花市街道與屬地5所中小學聯合推廣「我給垃圾記個帳」活動,讓學生每天分別稱重、記錄家庭產生的各種垃圾,並定期評選「優秀小帳本」,通過學生帶動了家長分類。經過21天的習慣養成,很多居民都主動參與分類。

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的生物教師莊強已經義務宣傳垃圾分類很多年。他說,宣傳要注重知識性、趣味性,比如做知識普及的時候要掛圖宣傳,結合視頻、App進行指導,也要有現場實際操練。對於一些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群,其特殊需求也要進行考慮。

焦點3:個人不按要求投放,怎麼處罰?

如果有人不按分類要求投放垃圾,怎麼處理?

條例規定,對這種行為,遵循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先勸阻再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同時規定,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這樣規定主要是體現以教育和引導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為主,不以處罰為目的;對極少數態度惡劣經勸阻還拒不改正且多次違法的,才會被處以罰款。此外,根據徵求意見過程中公眾反映信用管理要慎重的建議,沒有對個人進行信用懲戒的相關規定。

「北京的垃圾分類是從服務端發力,我們不會撤桶,不會要求定時投放,處罰措施更多的是刀口向內,對機構和垃圾收、運、處企業嚴格要求。」孫新軍說。

焦點4:分類之後,會被混裝混運嗎?

一直以來,垃圾分類存在「兩頭不信任」的尷尬局面:居民認為存在先分後混的問題,如果後端混裝混運,前端分好類沒有意義。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我們小區也轟轟烈烈地搞了一段時間垃圾分類,當時效果還不錯,但是沒有堅持下來。」家住西城區菜市口的王女士說,居民與垃圾處理方互不信任,後端沒有出口的垃圾分類就成了「擺樣子」。

「一旦混入紙張等,一袋廚餘垃圾基本就廢掉了。」孫新軍說,垃圾分類要建立從居民投放垃圾到分類運輸,最後到終端處置的全過程監控,確保實現分類效果。

他表示,混裝混運是對垃圾分類的毀滅性打擊,要堅持發現一個處罰一個,屢教不改的將被逐出市場。在中端轉運環節,要規範化配置和塗裝分類運輸車輛,讓運輸車輛受到嚴格監督。在末端處置環節,加大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暢通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渠道。

焦點5:誰來監管?

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誰來執法?具體懲戒標準怎麼把握?失管小區怎麼辦?

北京市下一步將儘快出臺配套實施辦法,一方面,強化政府部門和屬地的監管責任;另一方面,建立全鏈條監督舉報機制,明確分類管理責任人、收集運輸和處置單位等主體相互之間的監督責任,發揮機制的倒逼作用。

此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還表決通過了《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正在審議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也將對垃圾分類落實發揮作用。

「原來街道沒有執法權,既罰不了市民,又罰不了物業,現在權力下沉至街道,執法也變得名正言順。」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工委書記高文娟說,同時也有很大壓力,尤其是對於失管小區,街道、社區要切實負起責任。

北京市還將利用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聯繫機制,廣泛發動代表和群眾參與進來,開展全域覆蓋的監督檢查,推動法規落地實施。

劉建國說,各職能部門應按照相應職責負起監管責任,建立基於物聯網的智慧監管系統提高監管效率,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監督,社會組織、志願者隊伍、媒體等也要主動參與監督。

相關焦點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 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北京垃圾分類新規 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雙語) 2019-10-17 11:11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個人將最高罰款2000元!浙江發布生活垃圾管理...
    都市快報訊 「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單位和個人應按照相關收費標準和方式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可最高罰款2000元——《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昨天通過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幸福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優美宜人的環境。而優美環境的建設,必須處理好生活垃圾的矛盾。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在很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如何分?如果自己的分類不妥,很可能會被罰款。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如果錯過時間,又該怎麼辦?
  • 垃圾分類真罰了!混投垃圾被罰200
    一天開了兩張罰單已有執法人員在路面巡查 據石牌街道城管科賀林介紹,7月19日,街道辦垃圾分類專項執法工作小組在垃圾分類情況複查的途中遇見居民王某在龍口橫街將垃圾裹在一起混投進分類垃圾桶。賀林介紹,垃圾桶上是有明確的分類標識的,王某的混投行為違反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執法隊員取證後,給予王某200元的罰款。
  • 垃圾不分類最高罰50萬!濟南等多個城市垃圾分類已有法可依
    條例規定,濟南市生活垃圾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為基本分類標準。單位和個人未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11月20日上午,煙臺市舉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新聞發布會。
  • 垃圾不分類最高罰50萬!山東多個城市垃圾分類已有法可依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辦法還規定,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二百元以下罰款;將分類交付的生活垃圾混收混運的收集、運輸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 電子產品都是可回收物?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7月1日起,上海開始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中規定,違反條文的垃圾處置單位,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針對個人違反該條例相關條文的情況,可處以人民幣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 濟南生活垃圾分類正式立法 違反者個人最高罰款二百元
    第二十七條生活垃圾應當按照以下規定分類投放:  (一)可回收物應當投放至藍色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交售給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  (二)有害垃圾應當投放至紅色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三)廚餘垃圾應當投放至綠色廚餘垃圾收集容器。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即將實行!分幾類?怎麼扔?如何罰?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5月1日起實施,進階版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今後在北京,生活垃圾分成幾類?如何處理?家裡能裝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嗎?違規投放會有什麼處罰?市民怎樣參與監管?知道君迅速梳理了一份生活垃圾分類手冊。轉發收藏, 5月開始垃圾分類的時候不用慌!1北京生活垃圾分為哪幾類?
  • 深晚薦讀|垃圾分類規矩定了,廚餘垃圾要拆袋投放
    其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把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創設了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制度。若個人違反相關條例且拒不整改的,可以處 50 到 200 元的罰款。該條例將於 2020 年 5 月 1 日實施。深圳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別擔心,深圳的生活垃圾分類沒有這樣的煩惱。
  • 北京市垃圾分類最新標準一覽 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地球只有一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近年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去年,上海、無錫等城市紛紛試水。如今北京垃圾分類也進入倒計時,在分類標準上,北京的四分法與上海等城市(上海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也有所不同。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實施首日,居民們怎麼說?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從今天(5月1日)起,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將迎來一項變動,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版條例)正式實施,將對垃圾產生源頭到末端處理實行全流程分類管理。新版條例實施首日,居民們的感受如何?
  • 垃圾分類 | 2020垃圾分類臨安捲來咯~這些題目你們會嗎?
    垃圾分類 | 2020垃圾分類臨安捲來咯~這些題目你們會嗎?歌德高爾基魯迅但丁請點擊文字前面小圓圈選項選擇正確答案2.小臨一家人平均每天產生1kg生活垃圾,其中易腐垃圾佔50%。那麼一周後,小臨一家累計產生了多少kg易腐垃圾?
  • 上海7月1日進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拒不分類者將受罰
    根據條例規定,人們須將家中的垃圾按照幹垃圾、溼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這四個類別放置,如果個人沒有將垃圾分類投放最高罰款200元人民幣,單位混裝混運最高罰款5萬元人民幣。此外,未經分類的垃圾,收運單位可以拒絕接收。
  • 垃圾分類 記住了,我們這樣「分」!
    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2萬元《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控制汙染,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 10個問題解答北京的垃圾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也是分為四個類型: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實際上這種分類方法在很多城市中早就已經開始,只是沒有立法,大家不遵守而已。02 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有何區別?    上海和北京都是四種類型的垃圾分類,上海的四種是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北京的四種是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
  • 六月新規 | 衛健法實施、高溫津貼、垃圾分類...這些事你要知道
    《辦法》規定,對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醫保基金支出或待遇的定點醫藥機構和個人,除責令退回相關醫保費用外,並可處騙取醫保基金支付的相關費用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當地醫保局應當責令退回已由醫保基金支付的相關費用,視情節輕重——可處以警告或者1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還可以改變其醫保結算方式1至6個月。
  • 關於垃圾分類,你有哪些不能不知道的小知識?
    突然爆紅網絡的垃圾分類,是由於上海市垃圾分類法在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垃圾分類立法,若未分類還會遭受處罰:單位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將會罰款5千至5萬元;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將處罰款50至200元。
  • 《珠海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第四十四條[對分類責任人的處罰]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十八條、第十九條規定,未按照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配置分類收集容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未保持分類投放點或者收集容器完好、整潔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 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微課堂(第一課):什麼是廚餘垃圾?詳細清單送給你!
    為向鄭州廣大家庭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自6月起,鄭州市婦聯面向全市婦女、兒童、家庭分別推出以「這件小事巾幗不讓」「這件小事娃娃抓起」「這件小事身邊做起」為主題的宣傳活動,4個月內,共開展活動700餘場,發放宣傳材料3萬餘份,覆蓋家庭15000餘個,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