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實施首日,居民們怎麼說?

2021-01-08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從今天(5月1日)起,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將迎來一項變動,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版條例)正式實施,將對垃圾產生源頭到末端處理實行全流程分類管理。新版條例實施首日,居民們的感受如何?

據悉,新版條例規定,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即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的辦公或者生產經營場所應當根據需要設置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收集容器;住宅小區和自然村應當在公共區域成組設置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兩類收集容器,並至少在一處生活垃圾交投點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今早出門,我特別留意了一下,小區裡的垃圾桶設置並沒有什麼改變,回收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數量最多,其次是廚餘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很少見。」北京市朝陽區一位居民表示。

「以前幾乎沒有垃圾分類的意識,扔垃圾時也是看哪個桶裡剩餘空間大就扔在哪個裡面,從現在開始要改變了。」另一位居民說。

朝陽區一小區內,設置最多的是「其他垃圾」桶與「廚餘垃圾」桶

有人已經行動起來,居住在豐臺區的趙女士向記者表示,平時家裡產生的大都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而且經常混在一起,五一前夕,她特意在廚房裡準備了兩個垃圾桶,分類投放,以減少在扔垃圾時再分類的麻煩。

根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面向社會發放的垃圾分類指南,廚餘垃圾主要包括:菜幫菜葉,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果皮殼,魚骨魚刺、雞蛋及蛋殼、茶葉渣、殘枝落葉等。其他垃圾包括:食品袋、大棒骨、創可貼、汙損塑膠袋、菸蒂、餐巾紙、陶瓷碎片等。

有居民擔心,自己辛辛苦苦做完分類的垃圾,垃圾車來了「一鍋端」,那分類還有什麼意義?針對如何杜絕垃圾「混裝混運」這一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固廢處調研員吳潤江表示,北京市城管部門目前已經建立面向公眾的垃圾分類「混裝混運」監督舉報機制,在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四個環節中,後一個環節對前一個環節垃圾分類的質量都可以進行監督,而且任何人發現問題都可以向城管執法部門舉報,主要投訴方式是撥打12345熱線。

如果扔錯了垃圾,罰不罰款?這也是很多居民關心的問題。按照新版條例,個人作為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之一,如未分類投放或者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最高處以200元罰款。不過,在罰款之前,還有責任人的勸阻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的書面警告兩次機會,如果個人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也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垃圾分類管理,為的是資源再生利用,降低末端處理壓力。因此,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尤為重要。新版條例對塑料製品的使用也進行了規定,明確禁止在北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特別是明確了嚴禁使用超薄塑膠袋。

其實,早在2008年6月1日落地的「限塑令」中,就要求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要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現實中,大型商超是最嚴格的執行者,但是在社區便利店和農貿市場等消費場所執行效果有限,店家為了招攬生意,塑膠袋大多是免費提供的。新版條例開始執行之後,這些現象會有所改變嗎?

社區便利店仍在提供免費塑膠袋

5月1日上午,中國商報記者走訪了朝陽區歡樂谷社區的幾家便利店和社區超市,並沒有看到超薄塑膠袋的身影,不過店家仍然在向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塑膠袋。「這些塑膠袋都是存貨,用完後就不會免費提供了,以後可能會像大超市那樣,提供平口袋來裝散裝稱重食品,塑膠袋就要收費了。」其中一家便利店的老闆娘對記者表示。

相關焦點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實施7個月 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增長13倍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今天(12月2日)下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城管委舉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目前居民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較條例實施前增長了13倍。
  • 北京垃圾分類「五一大考」在即 至少六區實施細則出爐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李玉坤 鄧琦 沙雪良 吳婷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5月1日實施。新京報記者獲悉,為迎接這場「五一大考」,北京多區已下發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細則,並提前部署。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東城區  垃圾分類堅持「乾濕分開、資源回收」  東城區近日印發《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相關實施辦法,其中提出,到2020年底所有街道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社會單位全面實施垃圾分類。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 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北京垃圾分類新規 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雙語) 2019-10-17 11:11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北京垃圾分類進展如何?聽聽「一把手」怎麼說
    垃圾「四分法」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孫新軍介紹,北京現在實行的是垃圾「四分法」,就是把垃圾分成四類: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廚餘垃圾顧名思義就是廚房產生的,像菜葉菜頭、剩飯剩菜。
  • 六月新規 | 衛健法實施、高溫津貼、垃圾分類...這些事你要知道
    這些事兒和你息息相關1、首部衛生健康法將實施:用制度保障健康權利對醫鬧零容忍6月1日,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就要正式實施了。此外北京、上海、山西等地六月起也將施行針對當地的新規快來看看你所在的城市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11月初,東城區一小區內,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從5月1日新修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開始,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超過半年時間。
  • 廣東垃圾分類為何僅4年再出新規?丨 南方特稿
    從2016年出臺第一部關於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條例至今,僅4年時間,廣東再出新規。2020年11月27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投放垃圾的居民會得到一個印有二維碼的鑰匙鏈,掃碼就可以積分換禮。」驛站環保主管張彤說,「我們還設計製作了一個分揀臺,能進行乾濕垃圾分類的分揀,也能讓居民更直觀地學習,每一次居民參與投放都能學到一些分類知識,投放正確的居民還能獲得積分。」
  • 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垃圾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問題透視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垃圾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問題透視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關桂峰、邰思聰對違反垃圾分類的行為,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賓館和餐飲企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 北京備戰垃圾分類大考:廚餘垃圾變身營養土|組圖
    分類垃圾桶安裝了便民拉手。新京報訊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進入倒計時。面對這次升級版垃圾分類大考,北京準備好了嗎?4月2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海澱區二裡莊社區和大工村餐廚垃圾處理廠實地探訪了解垃圾分類工作的各種軟硬體準備情況。
  • 北京海澱本月開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設三種投放模式
    本月開始,北京海澱將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今天(4月13日),新京報記者從海澱區獲悉,海澱居住小區垃圾分類將採用固定式、流動式和其他方式三種投放模式。其中,每個小區至少設置一處分類驛站,即有專人值守的「四品類」桶站組合,規模大的小區每300至500戶設置一處。如何分類?
  • 分類垃圾桶送進居民家!從源頭上「隔離」廚餘垃圾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為了讓垃圾分類工作真正落實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4月21日,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在甸新佳園開展垃圾四分類宣傳及分類垃圾桶發放活動。
  • 10個問題解答北京的垃圾分類
    新修訂的條例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北京的垃圾分類什麼樣?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有區別嗎?北京什麼時候開始垃圾分類?分錯了怎麼處罰?今天,10個問題幫你解答所有疑慮。這樣的效果非常突出,居民分類投放正確率高,再生資源交投便利,兼具垃圾稱重計量和積分獎勵功能(積分可以兌換物品,和上海類似),方便有意願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從而形成了穩定的垃圾分類基礎參與人群。    二是採用撤桶撤站方式,實行定時定點流動收集,最大程度地實現垃圾回收不落地。    三是採用上門或定點回收再生資源、廚餘垃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分類、提高回收量。
  • 快板書、文化牆、雲直播 北京朝陽多形式宣傳垃圾分類
    》實施以來,北京朝陽區各街鄉、社區創新宣傳形式,宣傳垃圾分類,教居民垃圾分類知識,倡導「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快板書 寓教於樂宣傳垃圾分類  麥子店街道棗北社區的快板隊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快板書,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垃圾分類很重要,報紙、電視做報導,大伙兒齊心協力來加油,咱北京一定帶好頭……」表演既通俗地宣傳了垃圾分類的好處,又融合了垃圾分類的知識。
  • 江北新區垃圾分類全面開展首月記 助您邁好「關鍵第一步」
    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是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新時尚」、「新習慣」。在當前全面實施的起步階段,指導服務、糾錯改正是關鍵。這1個多月來,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的隊員們進小區、進企業、進校園,忙宣傳、忙指導、忙檢查,助力新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
  • 垃圾分類難不難?上海這個社區的居民、白領唇槍舌劍來辯論
    垃圾分類到底難不難?這個居民區的居民、白領有話說。「垃圾分類的具體實施辦法裡也規定了從生活垃圾源頭就按類別裝入不同顏色垃圾袋,一般居民只要在家準備好分類垃圾桶,分類收集垃圾。出門就可按相應顏色放入垃圾箱。請問對方辯手,這有什麼難的呢?」
  • 上海「最嚴垃圾分類」第一天 網友曬「教科書級」答案
    7月1日是上海市實施「最嚴垃圾分類」的第一天,無論是政府部門、公司單位還是社區居民,都迎來了準備近半年來的第一次大考。那麼,上海市民能否適應這個新的生活方式呢?1日上午,記者來到上海市某小區,下著雨的周一清晨,居民們正冒雨有序地投放垃圾。上午7點半左右,正是小區裡垃圾投放的高峰期。記者在小區內的定時定點投放點看到,源源不斷有市民前來投放垃圾。記者也上前進行了隨機檢查。
  • 北京:混投、無序堆放 垃圾分類問題仍存在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混投、無序堆放 垃圾分類問題仍存在去年5月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至今已過去大半年,北京多數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均有所改善。但是日前,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儘管所在小區也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但仍存在垃圾桶站設置不合理並導致居民投放不便的情況。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新聞中心-北方網
    據了解,楓葉正紅老年志願服務隊在《條例》施行前,就考慮到推行垃圾分類在高年齡層群體中有困難,特別安排隊員協助社區到一些獨居老人的家中幫助他們按要求分類、投放、丟棄。「現在社區的網格員們也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和隊員們一起入戶,共同普及,從專業性和覆蓋面上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楓葉正紅老年志願服務隊負責人孔令智介紹說。
  • 這個街道的居民因為參加垃圾分類,幸福感提升!
    寶媽一邊帶娃一些學習垃圾分類?老人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這個街道的垃圾分類竟然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垃圾分類也可以這麼有趣,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不僅好記,還有趣,下次的活動我也報名了,我還叫了我的幾個朋友一起來參加」,寧波鄞州首南街道格蘭春天社區的李阿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