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垃圾分類為何僅4年再出新規?丨 南方特稿

2021-01-08 網易

  從2016年出臺第一部關於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條例至今,僅4年時間,廣東再出新規。2020年11月27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版《條例》與此前相比,不乏許多「重磅」條款——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電子商務、外賣、快遞等行業,應優先採用可重複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酒店不能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這無疑為廣東在垃圾分類立法領域的又一次新突破。

  回顧立法過程,2019年8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開展關於垃圾分類的執法檢查,發現存在不少問題。經過一系列的立法調研與意見徵集,2020年9月,廣東省司法廳順利將送審稿提交至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為什麼要在這麼短時間內修訂?正是因為之前的難以落地,實施情況不佳。」廣東省司法廳立法二處經辦人員趙翊君表示,「因此我們反省,立法的科學性是不是有待提高?這一次帶著問題去修訂,提出的舉措更具有可行性。《條例》施行後,人們可能會迅速感受到生活變化。」

  問題在哪裡?

  調研從何處開始?

  「我們的原則是要去一個發達地區,一個欠發達地區;一個做得好的地區,和一個做得不好的地區;一個推行的地區,一個正在推行的地區,還有一個沒推行的地區。」趙翊君說,「做得好的地方,就看可否複製推廣。做得不好的地方,就看堵點和難點在哪。」

  廣州市白雲區的金碧雅苑小區是其中一個調研點。記者來到該小區時,發現入口處右側即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供居民24小時全天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個桶一字排開,每個下面都標註了該類垃圾對應物,以提醒居民。

  

  金碧雅苑小區投放點

  「我幹了很多地方,都沒有這好。」負責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的鄧軍(化名)告訴記者,在這裡工作近一年的時間裡,他見證了居民觀念的轉變。

  「最開始還是蠻多人亂丟的,現在好很多了。」鄧軍笑著說,「這個小區比較嚴格,做得挺好的。」在他的描述裡,小區的物業主管時常會來巡邏,查看投放情況。在監管之下,居民也漸漸養成了分類的良好習慣。

  然而,隨著調研持續深入,城鄉在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問題也一一暴露了出來。觀念與監督,成了省司法廳調研組發現的關鍵詞。

  「很多居民的觀念還沒有從『要我分』轉換成『我要分』。」趙翊君說,「再者,監督垃圾分類的責任沒有落實。」

  調研組發現,在一些有物業管理的小區裡,就存在物業未盡責的情況,垃圾分類投放的設施設備也不健全。相關的主管部門,也未完全盡到監督檢查指導的責任。

  在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的一小區裡,記者走訪看到,物業給每個樓層都配備一個垃圾桶,但沒有設置集中分類投放點,居民依然是未分類就直接丟垃圾。

  

  鄧軍(化名)在進行垃圾分類

  「我不想做,也沒人管我,自然就不會去做了。」小區居民陳姐說。

  此外,垃圾混裝混運的問題嚴重。

  在某些住宅小區裡,原本分好的4類垃圾,垃圾車一來,又全都「集中」到了一起。「這非常打擊積極性,居民也會覺得,既然分好了又會混一起運走,那為啥要分呢?」趙翊君無奈地說,「這就說明,咱們垃圾分類的收運制度還不健全。」

  垃圾車配備不足,是造成該現狀的主要原因。

  我省大部分欠發達地區,則存在著城鄉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有地市便對調研組提出,農村和城市不一樣,按照原本《條例》中規定的城鄉一體化處理方式,在大部分村鎮地區都難以推行。他們認為,很多在城市裡算是「垃圾」的垃圾,在農村裡可能能夠變廢為寶,因此處理方法和處理程序也不一樣,比如,廚餘垃圾通過資源化利用等手段變成養殖飼料、沼氣等。這也導致了農村居民的分類觀念和意識不強,更是較難實現「主動投放」。

  大家怎麼說?

  「聽取意見後,我們也認為不能給全省都規定統一的分類標準,各地市可以在四大類垃圾的基礎上,去制定自己的分類目錄,在投放方式上,也可以與城市有所不同。」趙翊君說。

  作為參與立法的部門之一,省司法廳立法處需從「第三方」角度公平公正地對條文進行合法性審查,權衡條款涉及的各部門利益是否公正,並開展意見徵集和立法調研,對草案進行修改完善,而後形成送審稿提交至省政府審議。

  2020年5月中下旬廣東省住建廳將修訂草案報送後,司法廳即開始向社會公眾以及21個地市政府徵求意見,結束後展開調研,前往各地市小區、垃圾處理廠等聽取群眾、垃圾處理單位有關人員的意見。參與修訂的成員們都認為,廣泛徵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保障立法的科學性。

  在數百條意見中,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釐清住房城鄉建設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刪除可回收物等四類生活垃圾的具體範圍,不要規定過細;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廣州市、佛山市、潮州市、汕頭市建議明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主管部門責任,並明確與農業農村廳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中的職責分工,避免多頭管理。

  省生態環境廳則建議增加「餐飲外賣企業優先採用可重複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可降解塑料包裝物等替代產品」的規定。

  還有公民提議,要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商業和辦公場所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設施,改善混裝混運情況。

  金碧雅苑小區的實施情況,也給予了調研組立法修訂的靈感。

  小區裡設置了全天投放點,經常性開展便民科普活動,還會請手工老師來教居民如何將可回收垃圾「變廢為寶」。投放點安裝的攝像頭,則起到了相應監督作用,對於投放得好的居民,小區會對其進行相應獎勵。

  在趙翊君看來,《條例》的修訂需要能夠切實為垃圾分類工作起到指導意義。結合金碧雅苑小區的經驗,新版《條例》中便提出,鼓勵通過樹立先進典型、積分兌換等獎勵方式,支持單位、家庭和個人回收利用可回收物,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條例》怎麼修?

  以問題為導向,《條例》修訂迫在眉睫。趙翊君表示,聚焦城市治理的關鍵環節和痛點堵點,正是立法精神的體現。

  對比2016年的《條例》,記者看到新出臺《條例》由原來的七章62條改變為到八章58條,其中增設了「源頭減量」一章。

  在本章中,限制過度包裝,提出快遞外賣包裝物減量,旅遊、住宿、餐飲等行業不能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居民也應當依法履行源頭減量義務,從源頭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

  修訂組成員告訴記者,許多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主管部門的職責邊界不清,在監管中存在缺位或不到位的問題。結合實際問題,修訂組在《條例》中對政府部門的職責作出了明確劃分。依據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統,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職責,則有所區分。

  具體來看,住建部門應指導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農業農村部門需負責指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和村莊保潔長效機制建設。在全省廣大農村地區,將推行與城市完全不一樣的垃圾處理制度——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

  「這意味著,不具備投放條件的農村地區,居民可以自行在家分好類,村裡會安排人主動上門收集。」趙翊君解釋道。

  明確了有關主管部門的職責,未來垃圾分類設施的健全、垃圾車的配備、垃圾投放點的設置,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趙翊君直言,之前是只有省裡的條例在束之高閣,沒有人去主動執行,而今明確職責,執法力度將大大提高。

  

  此外,《條例》將生活垃圾的類別修改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更便於居民分類。同時,由於在徵求意見和調研過程中,多個地市建議不要具體規定各類垃圾的範圍,因此,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利於減量化、資源化和便於識別、便於分類投放的原則,以及本地區生活垃圾的特性、處理方式,組織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指南,並向社會公布。

  對於公民個人、物業的職責,《條例》指出,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履行分類投放義務,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生活垃圾管理責任人,則應當履行組織責任區域內的分類收集工作、將生活垃圾交由符合規定的單位處理的相關責任。同時,禁止混合收集、運輸生活垃圾。

  若未履行職責,單位的罰款幅度由原先《條例》規定的「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提高到「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個人罰款的幅度則提升至最高五百元。

  若出現混裝混運,垃圾收運單位將被處以五千元至五萬元不等的罰款,該最高額度與此前相比提高了十倍。

  「其實就是進行全鏈條監管。環衛部門對垃圾收運處置進行檢查,如果垃圾混裝混運了,就要罰款。那麼收運單位收垃圾的時候,就會看這個小區是否有分好,如果沒分好,管理責任人則有可能被追究責任。這樣一來,物業就會加強對居民的監督。」趙翊君說,「一環扣一環,通過法治的引領,來推動習慣的養成。」

  【記者】陳伊純

  【統籌】尚黎陽 邵一弘

  【作者】 陳伊純

  南方法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丨整完燒烤後,垃圾怎麼分類?
    垃圾分類丨整完燒烤後,垃圾怎麼分類?但是宵夜產生的垃圾該怎樣分類?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01飲品包裝吃剩的肉類和蔬菜屬於易腐垃圾;扇貝殼、生蠔殼屬於其他垃圾;竹籤屬於其他垃圾。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 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北京垃圾分類新規 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雙語) 2019-10-17 11:11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垃圾分類小常識丨鎢絲燈泡屬於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小常識丨鎢絲燈泡屬於什麼垃圾 2020-08-24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為更好地宣傳和普及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日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社區工作組面向各成員單位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徵集活動,按照創新、可推廣等標準,最終篩選出四大類43個「小妙招」。近期市婦聯將陸續發布這些「小妙招」,激勵和引導更多婦女和家庭學習掌握垃圾分類減量、廢物利用的巧妙方法,倡導家庭文明健康新生活,推動形成首都垃圾分類「新時尚」!
  • 最美我的家丨綠色生活樹家風,垃圾分類倡環保
    最美我的家丨綠色生活樹家風,垃圾分類倡環保 2020-12-0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再等了……
    1我們為什麼這麼著急地想要垃圾分類?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製造大國。中國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億噸左右,並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
  • 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往期精彩回顧識別二維碼關注最正宗的香坊大小事圖文編輯丨香坊發布圖文來源丨哈爾濱市城市管理局>原標題:《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 六月新規 | 衛健法實施、高溫津貼、垃圾分類...這些事你要知道
    第一批已於4月25日起推行;第二批將自6月20日起推行;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15個省(區),實現全國全覆蓋。機動車所有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申領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屬於6年內的免檢車輛,可以直接在網上申領檢驗標誌電子憑證。
  • 特稿:「拍攝」黑洞照片的功臣「相機」為何在智利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特稿:「拍攝」黑洞照片的功臣「相機」為何在智利  新華社記者黨琦 王沛  近日,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由計算機處理天文望遠鏡所獲數據而得到的圖像)轟動世界。  參與「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路如森說,隨著這樣高靈敏度的亞毫米波望遠鏡於2013年投入使用,黑洞成像觀測才成為可能。  「黑洞成像需要觀測毫米波和亞毫米波,這是它最擅長的。」王仲說。   (小標題)智利為何是「觀星勝地」  智利有「星空之國」的美譽。
  •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首段年底將開通|@廣東人,廚餘垃圾...
    @廣東人,廚餘垃圾一定要濾幹液體! 近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布了《廣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引(試行)》,為全省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此外,《指引》明確,分類收集的生活垃圾應由相應的運輸單位負責分類運輸,嚴格執行分類收運要求,杜絕「先分後混」,「混裝混運」;同時,與其他社會車輛實行錯峰運行,具備條件的,生活垃圾宜安排在夜間運輸。廚餘垃圾要求「袋物分離」《指引》明確,結合廣東實際情況,城市生活垃圾應當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實施7個月 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增長13倍
    北京市垃圾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已接近完成,全市現有固定垃圾桶站6.32萬個,達標率96%。具體來看,條例實施以來,居民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達4246噸/日,較條例實施前增長了13倍,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0.84%。加上餐飲服務單位廚餘垃圾1927噸/日,廚餘垃圾總體分出量達6173噸/日。此外,其他垃圾減量明顯。
  • 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這些垃圾在廣東究竟算啥?
    廣東3年前已施行生活垃圾分類    2016年1月1日,廣東開始施行《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這是國內第一部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立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在第二章第八條對城鄉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一)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和可循環再利用的物品,如紙製品、塑料製品、玻璃製品、紡織品和金屬等。    (二)有機易腐垃圾,是指餐飲垃圾、家庭廚餘垃圾和廢棄的蔬菜、瓜果、花木等。
  • 推進總結再提升 垃圾分類首善行 高新區舉辦《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
    2020年12月30日上午,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服務中心、西安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共同主辦的「同創共享引領示範垃圾分類智啟新程——西安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20年總結暨《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推進會」雲直播活動在高新區管委會舉辦。  三年施治分類大計,首善高新勠力同心。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據媒體報導,在11月26日舉行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報告檢查《條例》實施情況時指出,目前北京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的街道(鄉鎮)共計333個,覆蓋範圍達到了99%。10月份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19.79%,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8倍。
  • 最美我的家丨做垃圾分類踐行者,她用環保生活詮釋小家大愛
    最美我的家丨做垃圾分類踐行者,她用環保生活詮釋小家大愛 2020-11-2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應對垃圾分類五大挑戰丨能源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在部分城市開始嚴格執行,垃圾分類這一大眾熟悉又陌生的概念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根據住建部的計劃,全國46個重點城市需要在2020年以前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並在2025年將垃圾分類覆蓋到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國的垃圾的產生量也保持快速的增長。
  • 垃圾分類丨乾電池是什麼垃圾?如何判斷電池分類?一起來了解↓
    電池都無汞化了可以隨其他垃圾一起扔掉那麼電池到底屬於什麼垃圾?乾電池中的鋅容易發生析氫反應生成氫氣,需要添加汞來阻隔鋅和電解液,所以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乾電池是被視作有害垃圾來處理的。  隨著國家相應政策的出臺和技術的進步,普通乾電池都已經是鹼性電池了,現在市面上主流的乾電池,例如一號、五號、七號電池,主要成分為:鋅、二氧化錳、氫氧化鉀,不含有或僅含有微量汞,不會對人和環境造成傷害。
  • 垃圾分類真罰了!混投垃圾被罰200
    前些日子廣州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出臺還有廣州城管連續3周組織檢查還有小區被責令整改只會罰小區嗎?不!個人垃圾不分類也要開罰了!7月19日,天河區石牌街道開出垃圾分類首張個人罰單。同日,天娛廣場名食匯因未按規定收集生活垃圾,也領到一張罰單。
  • 垃圾分類活動丨分類不規範,地球兩行淚,做好垃圾分類沒那麼難!
    舉手之勞,從垃圾分類引入環保身體力行開始!溼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都有些什麼呢,垃圾分類收運的小知識你們都知道嗎?▼知慧學術英語最近的「垃圾分類工作坊」,給孩子們上了生動一課,一起來看看吧!
  • 原創視頻丨​糟了,不知道「你是什麼垃圾」怎麼辦?
    原創視頻丨​糟了,不知道「你是什麼垃圾」怎麼辦?垃圾分類看似簡單但其中有不少學問垃圾分類變成全民行動以後給每一個垃圾找到「歸屬」成了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給垃圾分類難免暈頭轉向遭遇「你是什麼垃圾」式焦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