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是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新時尚」、「新習慣」。在當前全面實施的起步階段,指導服務、糾錯改正是關鍵。這1個多月來,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的隊員們進小區、進企業、進校園,忙宣傳、忙指導、忙檢查,助力新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
進小區:每個收集點值守,桶邊教學手把手指導
目前新區300多家小區,絕大部分已完成撤桶並點。經過前期的宣傳指導,大部分居民已能正確分類,然而,仍有部分市民還是對一些生活垃圾如何分類搞不清。「我們家昨天燒了骨頭湯,這大骨頭棒子不是廚餘垃圾嗎?怎麼說我分錯了?」「別急大媽,我來告訴您。大骨頭棒質地堅硬,不容易腐爛,應屬於「其他垃圾」。其實,並不是所有廚房產生的垃圾都是廚餘垃圾,廚餘垃圾一般都容易腐爛,您根據這點判斷就不會弄錯了。」這樣的對話,經常發生在新區多個小區的集中收集點前。新區總隊分階段、分區域開展垃圾分類「手把手教學」進小區。
例如在盤欣家園小區,執法人員在小區各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值守,對每一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現場教學,告知其應該如何正確投放,並建議在家中配備相應的分類桶。此外,執法人員還向居民分享了垃圾分類口訣,發放了垃圾分類宣傳資料等。
進企業:打擊混運行為,各類垃圾收運全部納入閉環管理
作為南京新主城的江北新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安家落戶。因此,企業落實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實現垃圾分類的源頭管控,在全面推行垃圾分類進程中也是關鍵一環。
新區總隊執法人員在新材料科技園檢查時發現,園區103家企業中絕大部分都嚴格落實垃圾分類要求,但還有個別企業存在「垃圾混裝運輸」的現象。
經過調查,原來園區企業各自有合作的垃圾運輸單位,而運輸單位為降低運輸費用,對垃圾產生量小的企業進行混裝,以一車運輸垃圾的成本運輸多類垃圾。
對此,新區總隊聯合轄區內市政綠化公司,對園區所有企業進行分類統計,詳細登記各企業產生的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各類垃圾的日產量,以及各企業各類垃圾的處理方式。
通過統籌規劃,結合園區即將全封閉管理的要求,擬由市政綠化公司統一收集園區內所有企業的各類垃圾,分類分車運往園區新建的垃圾中轉站集中存放,再轉由有資質的垃圾運輸企業統一運至各類垃圾收納點,確保園區生活垃圾全區域、全過程、全鏈條體系實施分類。
進校園:逐一上門服務指導,確保分類到位「一個都不能少」
校園推行垃圾分類,不僅有利於在下一代中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更是將分類工作由校園推向社會的重要途徑。新區總隊全面梳理新區150餘所中小學、幼兒園,按照區域分段開展垃圾分類服務指導進校園,檢查校內分類設施配置、投放、收集、運輸、宣傳等工作的開展情況。
通過1個多月以來的檢查發現,大多數學校、幼兒園不僅規範實施垃圾分類,還開展了自製垃圾分類宣傳畫冊、海報等課外活動,將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納入日常教學中。但也有個別學校存在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設置不規範、垃圾混投現象。
為此,新區總隊逐一上門指導服務,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講,進一步提高校方重視。同時,主動對接新區教育與社會保障局,通過對部分學校存在的問題及校園內部構造的梳理分析,排查校內是否存在垃圾分類容器設置的客觀障礙,針對現實存在的困難,執法人員根據校內情況給出專業合理的建議,為校方排除障礙;為確保整改效果,執法人員還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跟進,確保分類工作順利推進,垃圾分類路上一個都不少!
一個月以來,新區執法總隊垃圾分類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工地160餘次,普及垃圾分類法規、知識2200餘人次,督促整改不規範行為60餘起。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關乎民生大事之「小事」。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將以堅定不移的精神切實推進垃圾分類,同時以宣傳教育為主導,以嚴格執法為抓手,有效保障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為建設更加美麗、和諧、文明的江北新區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