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為了讓垃圾分類工作真正落實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4月21日,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在甸新佳園開展垃圾四分類宣傳及分類垃圾桶發放活動。
在甸新佳園放著許多印有「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標識的兩種垃圾桶。街道、社區和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現場一邊為居民發放垃圾桶,一邊向他們宣傳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集中發放垃圾分類桶,旨在讓居民每天在家中將產生頻率最多的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在源頭進行分類處理,既提高了有效垃圾的資源利用率,又減少了垃圾處理量,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與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甸柳第一社區是垃圾分類的示範片區,甸新佳園早在2018年就採用黨建引領垃圾分類方式,廣泛開展全民垃圾分類動員,配備垃圾分類設施,培養居民們的生活新習慣。分別投放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終端、多品類有害垃圾收集箱,安裝了垃圾分類宣傳欄、指導牌等,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目前,在三分類模式經驗基礎上,正在升級到四分類的新模式,將廚餘垃圾準確分類出來,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分類意識和垃圾分類的準確率。
近期,甸柳一居還成立了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由社區黨員隋新然擔任項目負責人,帶領大家從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率先實施。一方面,在線上、線下宣傳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和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在實施初期監督和引導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隨後還將聯合運營公司開展「廚餘垃圾一戶一碼」等服務,同時還將注入更多的志願服務力量。
下一步,甸柳新村街道將持續深入開展各類垃圾分類宣教活動,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採取垃圾分類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從源頭做好垃圾減量化、分類化、無害化,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