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必拓智能垃圾桶,讓廚餘變身有機肥

2020-11-29 鈦克風暴

當前,各地都在積極推行垃圾分類政策,但是效果不太理想,遠低於政府預期。《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和其他城市一樣,條例雖已正式施行,但仍面臨很多問題,據了解,截至條例施行首日17時,就查

當前,各地都在積極推行垃圾分類政策,但是效果不太理想,遠低於政府預期。《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和其他城市一樣,條例雖已正式施行,但仍面臨很多問題,據了解,截至條例施行首日17時,就查出存在問題點位387個,開出323張責令整改通知書。除了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不到位、投放準確率低等問題,廚餘垃圾定時投放成為居民垃圾分類困擾的痛點,給生活帶來種種不便。據悉,廚餘垃圾定時投放是為了定時清運,因廚餘垃圾含水量較大,若不儘快運輸至垃圾處理場,則會快速腐爛發臭,嚴重汙染生活環境。便利的生活和良好的生活環境無法同時保證,這種難以調和的矛盾,極大降低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積極推廣廚餘垃圾處理器成為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的重點。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孫維提出了關於推廣餐廚垃圾分布式處理的建議,她指出,垃圾分類末端處理的重點問題是溼垃圾(餐廚垃圾)的處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餐飲服務業的迅速發展,餐廚垃圾的產生量遠遠超出了預期,也造成了垃圾產生量與處理能力之間的矛盾加劇。因此,尋求新的技術和方案,應對垃圾分類後巨量餐廚垃圾帶來的影響刻不容緩。

目前市面上廚餘垃圾處理器主要分為家庭式智能垃圾桶、戶外廚餘垃圾處理器以及政府主導的集中式大型垃圾處理器。集中式大型處理器一般位置偏遠,不能就地解決廚餘垃圾,運輸過程也有二次汙染的風險,同時還會增加運輸成本。邦必拓推出家庭式智能廚餘垃圾處理機和戶外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主要針對廚餘垃圾就地處理,離居民生活環境較近,可靈活分布於各類場所,方便投放。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機有效解決強制垃圾分類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難題,目前市場上家庭式和戶外式廚餘垃圾處理器尚未得到普及,大眾對垃圾處理器的了解較少,尤其家庭廚餘垃圾處理機市場缺口大,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上海作為最先推行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早在2012就修正並重新公布了《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辦法》,辦法鼓勵餐廚垃圾產生的單位安裝餐廚垃圾處理裝置,鼓勵對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隨著我國垃圾分類逐漸步入正軌、廚餘垃圾產生量不斷增長,以及政府對廚餘垃圾處理的投資力度加大,家庭式和戶外式廚餘垃圾處理器將迎來發展契機。

邦必拓戶外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將廚餘垃圾進行高效分解處理,通過菌種發酵把垃圾分解為有機肥、水和二氧化碳,過程無害無臭,從源頭將廚餘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可廣泛應用於小區、寫字樓、學校、市政、工廠、物業、商場等公共場所,減輕小區垃圾分類壓力,減少廚餘垃圾終端處理量,方便市民投放,亦能消除廚餘垃圾投放後腐爛造成的惡臭等影響。產品美觀大方、佔地面積小、投資成本低,快速就地處理居民日常投放的廚餘垃圾。

不止是戶外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邦必拓即將推出家庭智能廚餘垃圾處理機,讓智能科技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從源頭上將廚餘垃圾變成水、二氧化碳和有機肥,幫助垃圾分類形成有效閉環,零排水,零噪音,無臭氣,低能耗。邦必拓家庭式智能廚餘垃圾處理機增加了更人性化的體驗功能,配置超大led電子觸控螢幕,擁有紅外、觸摸、語音功能,具備音樂和視頻播放功能,終端與後臺伺服器具備物聯網連接管理,相信科技的力量,邦必拓智能產品從源頭改善人居環境。

邦必拓智能垃圾處理機運行流程:

邦必拓智能垃圾處理機在感應開外蓋後,投入廚餘垃圾,設備將會對其進行稱重處理,這時內蓋再開啟,垃圾進入發酵倉恆溫加熱後進行發酵處理,6-8小時後即轉化為有機肥,過程簡單高效。數據顯示,深圳每天產生2000餘噸廚餘垃圾,而全市轄區內集中處置場日均設計處理量僅為1130噸,遠低於產生量,面對這種壓力,及時推廣和普及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機勢在必行,從源頭處理垃圾,改善生態環境。

垃圾源頭處理,改善人居環境任重而道遠,邦必拓致力於為垃圾分類、生態轉化事業提供更多全端解決方案,從源頭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完成資源轉化,完善垃圾投放流程,便捷市民生活,改善生態環境,積極支持國家綠色環保事業的全面推進。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相關焦點

  • 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正式上線,將亮相高交會節能環保展
    2020年10月29日下午,邦必拓產品上線歡迎儀式在深圳舉辦,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正式亮相。為了讓產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更加高效地實現廚餘垃圾資源化,邦必拓研發團隊對產品外觀、內部結構、設備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多次修改與測試,終於將這臺綠色科技的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研發並生產成功。
  • 高交會上的綠色科技——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
    原標題:高交會上的綠色科技——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 金風送爽,天朗氣清。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1日1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拉開帷幕。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登錄高交會「節能環保展」2號館2H48展臺,藉助世界級平臺之力,造世界級品牌之勢。
  • 凝聚科技力量 引領綠色發展 邦必拓接受央視《崛起中國》欄目組採訪
    央視記者對邦必拓將科技與環保結合的理念表示肯定和讚揚,趙立新先生介紹了邦必拓的技術優勢:智能、健康、安全、方便、快捷、即時,並深入分析國內國際市場前景。他指出,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對垃圾分類和國家環保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它解決了行業存在已久的問題:我國生活垃圾60%以上是廚餘垃圾,處理不當易造成土壤和大氣汙染,廚餘垃圾含水量多,易黴變,容易成為生活中的病毒源。
  • 廚餘垃圾桶進家門
    6月29日,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演示把廚餘垃圾小桶放到統一的回收架上。當日,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街道各社區的3000多戶居民領取了用於盛放廚餘垃圾的小桶。居民將廚餘垃圾裝入小桶放置到統一的回收架上,物業部門統一處理後再領回自己家的小桶,以「小桶帶大桶」的形式來引導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 高中女孩創新升級廚餘垃圾桶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我在垃圾桶底部設置了漏網,實現廚餘垃圾乾濕分離,漏網下還做了個抽屜,以便回收水漬和油汙。」幾天前,在房山區拱辰街道綠地花都苑社區,一種升級版廚餘垃圾桶投入使用。讓人驚訝的是,這一創意出自一位高中二年級的女生。
  • 天津廚餘垃圾桶有了「身份證」
    內容提要:為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強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核准收桶消毒天津北方網訊:為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強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日前,河東區城管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化公司,對全區餐飲單位廚餘垃圾逐步落實單獨收運、無害化處理。根據每日商戶廚餘垃圾產生量,採取以桶換桶的方式,逐戶上門收集廚餘垃圾。每個垃圾桶上都貼有二維碼,在分區域發放、收集到集中轉運的過程中進行掃碼,通過後臺實時記錄每個垃圾桶的流向和狀態,形成從收集、轉運到處理過程中的閉環管理。
  • 廚餘垃圾變有機肥,是真的!
    廚餘垃圾是否真的像電視節目中所說,可以轉化成有機肥?小動物是否也會有敏感的音樂細胞?這些在孩子們心中充滿好奇、又不能在課堂上逐一實踐解答的科學問題,最近,有了一次課外實踐檢驗的機會。鄞州區江東外國語小學引領孩子們走出教室,人人做一項科學實驗,在觀察、實驗、驗證、記錄的過程中,培養綜合探究學習能力。孩子們的實踐成果以科技小發明、科技論文的形式呈現。
  • 北京備戰垃圾分類大考:廚餘垃圾變身營養土|組圖
    分類垃圾桶安裝了便民拉手。新京報訊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進入倒計時。面對這次升級版垃圾分類大考,北京準備好了嗎?4月2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海澱區二裡莊社區和大工村餐廚垃圾處理廠實地探訪了解垃圾分類工作的各種軟硬體準備情況。
  • ,北京這個帶晶片的智能垃圾桶厲害了
    12月16日早上,海澱區東升鎮觀林園小區,一位趕著上班的年輕人,正要把一袋廚餘垃圾丟進餐廚垃圾桶,剛掀開桶蓋還沒鬆手,垃圾分類亭裡傳來語音提示。年輕人有點兒不好意思,他打開塑膠袋,把廚餘垃圾倒進垃圾桶,又把塑膠袋投進灰色的其他垃圾垃圾桶。這是海澱區全流程智能化垃圾分類管理模式中的一個應用場景。有了智能助力,海澱區垃圾分類管理更加精細化。
  • 垃圾分類不「麻煩」就是多備一個廚餘垃圾桶
    據介紹,南京垃圾分類採取四分法,即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不過,市民沒必要在家中準備四個垃圾桶。「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日常生活中產生最多的垃圾是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分類主要是將廚餘垃圾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魯斌山提醒,迎接垃圾分類,家中準備「兩桶一點」即可,即其他垃圾桶、廚餘垃圾桶,以及一個擺放可回收垃圾的點。
  • 分類垃圾桶送進居民家!從源頭上「隔離」廚餘垃圾
    為了讓垃圾分類工作真正落實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4月21日,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在甸新佳園開展垃圾四分類宣傳及分類垃圾桶發放活動。在甸新佳園放著許多印有「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標識的兩種垃圾桶。街道、社區和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現場一邊為居民發放垃圾桶,一邊向他們宣傳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 粽子吃完了,粽葉不能扔廚餘垃圾桶?
    記者本以為吃剩的粽子肯定屬於廚餘垃圾,沒想到打開小程序一查,發現滿不是那麼回事!粽子吃完了,吃剩的粽子、餡料和棗核,得扔到廚餘垃圾桶;粽子葉呢?得扔到其他垃圾桶,粽子葉並不算廚餘垃圾;粽子繩咋辦?如果是線繩做的粽子繩,洗淨晾乾後,可以歸到可回收物裡。您看,吃完小小粽子,扔垃圾也是大有學問的!
  • 這小區的廚餘垃圾桶是一景!降低分類難度,返現購物激勵居民參與
    在昌平區的273個小區中,進行著廚餘垃圾與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方式。廚餘垃圾分類後集中收運,可回收垃圾經居民前端粗分,再經分類收運至分揀中心,最後再細分的全鏈條處理方式正在實踐,居民平均參與率達到50%以上。擺放在小區樓門前的廚餘垃圾桶。
  • 廚餘垃圾變寶記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北京西六環外的大工村循環經濟產業園,看看廚餘垃圾是如何變廢為寶的。記者在該產業園廚餘垃圾處理廠內看到,一輛廚餘垃圾收運車停至指定地點,駕駛員按下操作按鈕,車上的廚餘垃圾轉運箱開始向一側抬升,帶著湯水的一車廚餘垃圾就倒進了垃圾池內。緊接著,這些垃圾會進入預處理系統進行篩選。「這個步驟是挑出垃圾裡面體積較大、較硬的雜質。
  • 發放11.2萬個入戶廚餘垃圾桶,天橋區生活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今年以來,天橋區共採購發放入戶廚餘垃圾桶11.2萬個,採購240L廚餘垃圾桶400餘個,更換其他垃圾垃圾桶5000多個。安排廚餘垃圾督桶員780餘人,噴塗廚餘垃圾運輸車5輛,購置28輛電動運桶車用於廚餘垃圾運輸作業;安裝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3臺,日處理能力達18.5噸/日,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域全覆蓋。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華貿天地內100多家餐飲單位都在實施垃圾分類晚上8時30分,市區下角的黎記大排檔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夥計們熟練地將餐餘垃圾放進專門的垃圾桶。晚上9時,專門回收廚餘垃圾的垃圾車來到店裡的後廚回收,最終駛向廚餘垃圾處理點,利用綠色養殖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 在惠城區,這樣的場景每天在各地上演。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
  • 10克黑水虻卵搞定800戶居民廚餘垃圾 宛平城三招走出平房區垃圾...
    從豐臺區宛平城地區辦事處獲悉,為了解決宛平城內居民、遊人垃圾分類問題,他們通過引進生物處理設備、定時上門回收垃圾和設置智能分類垃圾桶站三招,讓垃圾分類在這個古城裡成了新時尚。  讓王金麗吃驚的黑水虻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在宛平城內街醒獅廣場的東南側,佔地大約3平方米,左側是三個橘色白色相間的養殖櫃,右側是一個三層的除臭塔。別看它個子不大胃口卻不小。
  • 原本讓人嫌棄的廚餘垃圾,大家卻搶著要!只因這麼處理……
    進去的是廚餘垃圾 「吐」出來的是肥料 這臺機器叫機械快速成肥機 專門用來處理附近村莊的廚餘垃圾 投入廚餘垃圾後,通過機械化破碎、脫水,添加微生物,經過短暫的12小時,廚餘垃圾就可變成粉末狀的有機肥
  • 北京市垃圾運輸車顏色將與分類垃圾桶逐一對應
    ,實現運輸車的車身顏色與各品類垃圾桶顏色逐一對應,即藍色車輛運輸可回收物、綠色車輛運輸廚餘垃圾、紅色車輛運輸有害垃圾、灰色車輛運輸其他垃圾,同時在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垃圾收運時間等信息,方便市民監督。據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驗收標準分10大類、21小類,責任主體覆蓋率、垃圾分類知曉率、廚餘垃圾分出質量合格率、全品類垃圾的規範管理情況、垃圾處理全流程管理情況,都是驗收的重要指標。「只有屬地政府全力推動、城市管理部門系統協調、居民和社會單位積極參與、物業履行主體責任、運輸隊伍嚴格分類運輸,各方協同作戰,才能順利通過驗收。」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