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城區北海街道金昌美苑小區,每天早中晚,垃圾收集員都會開著裝有智能雲秤的收集車,穿梭於6個新設的垃圾收集點。除了給垃圾稱重,收集員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逐一檢查各家的垃圾分類質量,並及時將信息「上報」。「這是專業垃圾分類公司進駐小區後的做法,居民垃圾分類變得更自覺了。」該小區居民王女士說。
該小區10幢前有一個垃圾收集點,記者看到,該收集點分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易腐垃圾柜上存放著一個個小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都貼有戶主房號。「我們的垃圾收集員會按時回收居民放置的易腐垃圾,記錄、稱重後,再對桶進行清洗消毒。」杭州桑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丁旭嵐指了指一旁的垃圾收集車,記者看到,該車上裝有消毒水和清水。
這時候,有居民拎著一桶垃圾過來。垃圾收集員把垃圾袋打開,一番檢查後將垃圾桶置於智能雲秤上,小屏幕上馬上跳出數字:3.27(公斤)。他在秤上按下「分類正確」鍵,然後將這袋垃圾倒進車上的大垃圾桶內。「智能雲秤會將戶主信息、垃圾重量及分類情況等實時上傳公司的大數據平臺。」他說。
「相比以往,第三方檢查的倒逼效果更加實打實。」小區所在的金湖社區黨總支書記餘超男說,金昌美苑小區實施垃圾分類已有好幾年,但垃圾分類準確率長期維持在50%左右,仍需保潔員進行二次分揀。「新管理模式實施後,已有90%的家庭領取了易腐垃圾桶,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明顯提高。」餘超男說,她每天都會收到公司的「數據報告」,「哪些居民沒用易腐垃圾桶,哪戶人家分類不達標,報告上一目了然。對於分類不過關的居民,我們會針對性地上門宣傳指導。」
越城區北海街道辦事處有關人士介紹,今年4月底,街道為金昌美苑小區引進了第三方專業垃圾分類公司,「從目前情況看,這一管理模式效果還不錯,下一步我們打算在轄區其他小區推廣。」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