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金屬探測儀,那古人拿什麼來勘察銅礦?方法雖簡單但很精準

2020-11-23 騰訊網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現代生物學認為,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人是可以使用工具的,而動物則不會使用工具。按照使用工具材質的不同,我們的歷史又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比如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期,青銅器石器,鐵器時期。到了商周時期,青銅器就被我們的祖先廣泛的用來製造兵器、禮器、餐具、農具,那麼,沒有化學分析設備,沒有金屬探測儀的古人,是如何來勘測藏在地底下的銅礦的呢?

實際上直到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中國古代專門關於採礦的書籍,不過在很多其他看起來不相關的書籍當中卻往往能夠發現一些關於礦產和化學的知識。比如四大發明之一火藥,比較成型穩定的火藥是孫思邈發明的,他把這種火藥的煉製方法叫做硫磺伏火法,為什麼孫思邈會去研究火藥呢?

因為中醫的最高追求——煉製仙丹。相傳神農氏的時候可以煉製延年益壽的仙丹,不過等到後世基本就沒有流傳下來了,但是人們對於煉丹還是有著不懈的追求,於是在煉丹的過程當中煉出了許多非常重要的副產品,火藥就是其中的一種。藍礬,也就是五水硫酸銅的置換反應,也就被記載在一本道教典籍抱樸子當中:「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

而關於如何發現地下的鐵礦,許多古籍當中都記載的有,比較早的是《管子》,書中寫到:「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從這裡可以看出,春秋時期,古人已經可以通過對環境的觀察,發現藏在地底下的金礦、銅礦、錫礦、鐵礦等礦石了。

中國古代一直講究天人合一,即使是在科技上也是如此,主張「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所以主張通過人自身的感應、觀察去了解天地的情況,而不是通過儀器去探測,所以這種觀察周圍植被、石頭等環境的特性來研究地下面礦石的辦法,也為當時的人所喜愛。

這種辦法不僅僅記錄在《管子》這樣的聖賢經典當中,在一些我們一般人覺得看不上的風水學書籍當中也會記載,比如通過觀察墳墓上面植物的長勢來判斷墳墓裡面的屍體是男是女,通過觀察墳墓上面的植物長勢來判斷裡面的屍體面朝哪一邊,這些其實都是這種思維的運用。

《盜墓筆記》裡面,盜墓賊需要通過觀察地面的山勢和水勢以及植被等來判斷地底下哪裡有大型墳墓,哪裡的墳墓可能已經被地下水淹沒,哪裡的墳墓非常好挖掘,這就必須要會「分金定穴」的秘訣,其實這些都是對山水地形、地質地理的經驗性總結,通過模糊的「天人合一」思想,他們說不出「為什麼」,但是知道該「怎麼辦」。

而研究醫學的中醫,也往往會去研究地質。土壤不同,水分不同,往往會造成生長在附近的植物藥性不同,而且金屬礦物本身也是重中藥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比如《神農本草經》當中就分為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還會大略介紹礦物產地,比如硫化汞也就是丹砂,《神農本草經》這麼介紹:

「主身體五藏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為汞,生山谷。」

說明古人發現丹砂一般在山谷裡,而且知道硫化汞可以產生汞。

除了《管子》所說的,「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一般而言,古人總結出凡是地面上長著藍色或者紫色植物的地下,都會藏有銅礦或者銅礦的化合物,為了以示區別,古人稱這種藍色的植物為銅草花。不需要金屬探測器,也不需要做化學實驗,憑藉一眼看過去,古人就可以精準確認下面有沒有銅礦,是不是很神奇?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金屬探測儀,那用什麼來勘察銅礦?方法雖簡單但精準無比
    我國的古代人民在經過不斷的嘗試和使用中,慢慢發明和掌握冶金技術,人類文明也從鐵器時代邁入青銅時代,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文明發展也得到大力發展。那麼,在沒有金屬探測儀的情況下,我國古代人民是怎麼發現礦區所在,又是怎麼進行開採的呢?
  • 古代沒有金屬探測器,用什麼來調查銅礦呢?古人智慧讓現代人折服
    在工具的製造中,逐漸發現銅等金屬物質的存在,既徵服了金屬物質,需要更好的工具,又可以用來製造更好的工具。我國古人是在不斷的嘗試和使用中,慢慢發明和掌握冶金技術的。人類文明也從鐵器時代進入了青銅時代。生產力得到了極大地提高,文明的發展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那麼,在沒有金屬探測器的情況下,中國古人是如何發現礦區的,又是如何開採出來的呢?。
  • 團夥盜掘明清古墓 曾用金屬探測儀探測
    盜挖地點曾使用金屬探測儀探測過「我的儀器有這個信號,可以探測到下面有玉石、金屬,我知道這個地方地下礦豐富。」庭審中,郭某說。「盜挖地點是老郭選的,老郭懂點這些知識,並使用金屬探測儀探測過。」嶽某曾供述稱。據了解,3月底,郭某帶著嶽某等來到五裡坨隆恩寺路99號院的後山上,並使用金屬探測儀探測了後選定了挖墓的地點,隨後就開始正式挖掘。
  • 關於銅與銅礦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滄海長風破,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銅與銅礦。銅是古代就已經知道的金屬之一。一般認為人類知道的第一種金屬是金。其次就是銅。銅在自然界儲量非常豐富,並且加工方便。銅是人類用於生產的第一種金屬,最初人們使用的只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單質銅,用石斧把它砍下來,便可以錘打成多種器物。
  • 某中學為打造「零手機」校園,使用金屬探測儀,學生機智應對
    某中學為打造「零手機」校園,使用金屬探測儀,學生機智應對相信不少90後都有著這樣的回憶,幾個人共用一臺手機,打電話、發簡訊、偷菜、搶車位等等,那時候只要有一臺手機,那人就是全班人的偶像。但是現在手機已經完全普及,基本上學生都人人有一臺。
  • 古人通過簡單的方法冶煉水銀,並將水銀用於治病以及提煉黃金
    今天我來介紹一下古人是如何製作水銀的,以後誰要是穿越了說不定能用到哦!到時候記得給我點讚~咱們口中所說的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在歷史上水銀還有:白澒、奼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它的外表是銀白閃亮的,和白銀很像,但它又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所以它被古人形象的稱為「水銀」。
  • 沒眼鏡的古人近視了咋辦?其實很簡單,古代有這一件「寶物」
    近視的最好方法就是佩戴眼鏡,但是在沒有眼鏡的古代,古人要是近視了怎麼辦呢?是不是古人不會近視還是有其他辦法解決?「能張目對日」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張開雙眼看著太陽,這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用來測試視力的好壞。
  • 暴走英雄壇銅礦獲得方法是什麼 銅礦和錫礦來煉成青銅介紹
    暴走英雄壇銅礦獲得方法是什麼 銅礦和錫礦來煉成青銅介紹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2-27 17:28:00手機訂閱
  • 金屬探測儀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金屬探測儀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858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這人搞定...
    但是當時並沒有像北鬥衛星這樣的導航系統,那古人究竟是通過何種方法完成地圖的繪製呢?事實上,古代的地圖是十分少見的,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只要打開手機便可以看見地圖了。古代的地圖大多用於軍事或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等,所以古代地圖的繪製大多是以人工測量來完成的。例如,我國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的一張地圖「禹跡圖」,就是使用準繩和尺規,然後人工繪製出來的。
  • 南充大範圍地下金屬探測器過程,地下金銀探測儀
    、礦山金屬探測器、食品金屬探測器、雷達金屬探測器、手持金屬探測器公司各種探測儀品牌型號齊全,歡迎選購!國外金屬探測器廠家直銷,產品質量好誤差率低,型號齊全、操作簡單極易上手。器天線,天線,天線使用伏電池,如果沒有啟動電源調節器,請使用開關打開天線器,(ANTENALOCATOR),當天線打開時,它將開始工作,跟蹤控制箱中所選金屬類型的信,搜索系統,保持天線水平,並且在天線返回到中間的那刻,好像要回到中心,它必須從該點指向中心並測量該距離,這樣它將具有檢測到的物體的深度,天線始終朝向設備選擇的金屬,寶藏或埋藏物體產生磁場,磁場發出信號,藉助跟蹤天線捕獲設備,
  • 金屬探測儀不算啥,第3個沒人能逃得掉
    如果被班主任當場給摔了稀巴爛,那真的就是虧大發了.... 但是儘管如此這麼的嚴格,但照樣擋不住學生們想要玩手機的心,只不過是更加小心翼翼一點罷了~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終究還算逃不過班主任的法眼!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一起聊一聊:班主任都是怎麼花樣「查手機」的呢?
  • 古代的電池?電燈?飛機?古人可能真的沒那麼落後
    後來人們做了一個複製品,倒進去果汁,把金屬棒插入陶罐內,立馬就產生了電流。但問題來了,在那個沒有電燈的年代,舉著火焰畫的壁畫,為何沒有燻黑這些牆壁?科學家已經多次研究考察過,這些牆壁沒有一絲被燻黑的痕跡。那麼難道他們使用的是電燈?可能有人會說,也許別人有其它辦法可以避免。好的,那麼下面這幅壁畫該怎麼解釋呢?
  • 老徐說高考 那年高考,金屬探測儀探到他的鞋,響了
    一起聽聽看:《那年進考場,金屬探測儀探到他的鞋子,響了……》——淄博市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學院 左衛青去年6月7日早上,我手持金屬探測儀,站在考場門口,迎接考生。其實,前一天下午,按照安排,我們已經進行了「考前培訓」和「模擬演練」。
  • 用金屬探測儀在野外找到的文物,個人能據為己有嗎?
    正是因為我國的地下埋藏大量文物,近幾年來個人購買金屬探測儀,利用業餘時間在野外進行探寶,儼然成為一個潮流。從事探寶活動的人拍攝各種視頻和圖片放到網上,向人們展示自己的成果。這其中有真有假,但展示的大部分東西價值並不高,多數為一些腐朽嚴重的銅錢或古代打仗用的箭頭。
  • 台州某學校門口用金屬探測儀 稱為防學生帶手機
    前日,網友「溫嶺寧3」發帖稱:之江高中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全天候在校門口不定時用金屬探測儀檢查,返校日下午3點開始全面檢查(門衛會拿書包去檢查)。檢查管制刀具和手機,很有必要學校前日,記者聯繫了溫嶺市之江高中校長林冬富,他說,學校的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檢查管制刀具,金屬探測儀是用來探測,不存在搜書包一說。「如果探測儀有響動,我們才會檢查學生的書包。」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數千年來,中華文化都是建構於漢字的基礎之上的,那方正的橫豎撇捺,空妙的字正腔圓,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部分都有厚實的履歷,它承載了漢辭晉賦,承載了唐詩宋詞,承載了明清小說,承載著我們所有夢想與遠方。
  • 古代衛生紙還未被發明出來時,人們是用什麼東西上廁所的?
    俗話說「人有三急」,不僅是在我國古代時期還是現代,上廁所就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人的身體是一個無限循環代謝的過程,吃進去的東西必然要通過另一種方式排洩出來,那就是古人常說的「如廁」了。雖說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但據考古推測,紙張真正被發明出來的時間大概是在秦漢之後,那麼在秦漢之前其實是沒有衛生紙的,那麼那時候的人們在沒有紙的情況下是怎麼上廁所的?一、最早時期用「廁籌」當做手紙在我國古代早期,造紙術完全還沒被發明出來時,人們沒有其他可以擦拭的工具,就會選擇用一種名為「廁籌」的工具來代替。
  • 古人口腔保健有各種奇妙的方法:鹽水、濃茶、酒
    古人口腔保健有各種奇妙的方法在刷牙工具沒有問世之前,古代漱口是普遍採用的方法,鹽水、濃茶、酒都是漱口的好東西,漱口水是不是就這樣來的那。醫學家孫思邈先生說過,用手把鹽撮在牙齒上,然後用溫水含著漱口的方法,這樣的方法也叫擦牙。
  • 使用金屬探測儀 探盜銅錢上萬枚
    為謀取非法利益,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四名男子在得知一遺址線索後,利用金屬探測儀前往盜掘,獲取銅錢萬餘枚。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前,陝西省志丹縣檢察院對這起盜掘古文化遺址案提起公訴。  2019年12月14日,居住榆林市定邊縣的男子袁某、袁某某、範某、屈某得知延安市志丹縣某村有古代瓦片後,就商議到志丹縣盜掘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