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黎叔談教育】,更多硬核、有趣的文章等著您!原創不易,還望各位同行理解並高抬貴手,請不要洗搬抄,本號已開通全網原創保護功能!
筆者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題為《鄭強教授,對貴州大學功勞那麼大,不少師生卻對他反感,為什麼?》的文章,引起了讀者們的熱議。
通過評論的留言,筆者發現,大多數網友對鄭強教授在貴州大學的改革創新,都表示理解和讚賞。但是,也有不少網友對文中提到的「砍樹」的事情表示不認同——這是筆者的失誤,當時沒把詳細情況交代清楚,今天就來補充一下。
部分師生對「砍樹」不滿的主要原因
所謂的「砍樹」,其實只是一件普通的校園整改工程中的一部分,甚至不能稱之為「砍樹」,而只是對部分樹木進行修枝和移栽的景觀改造工程。部分師生對此頗有微詞,甚至有過激反應,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破壞綠化,本身就是一件應該譴責和反對的事情。 認為那些老樹是貴大的靈魂,是貴大的歷史積澱,所以應該保持原貌,把樹砍了就等於是砍斷靈魂、砍斷歷史。其中有位老師就說:「沒了這些樹,怎麼證明貴大走過了110年的風雨歷程?」 老樹和老舊建築物,承載著許多代貴大校友們的珍貴記憶,砍樹也等於是砍斷了他們記憶,所以不滿。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所謂的「砍樹」,其實是對貴大北校區從大門到禮堂這段路的樹木進行移植。對貴大校友而言,進入北門後的那片滿目蔥鬱,是他們對母校的深刻記憶。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隨著樹木慢慢長大,枝葉越來越茂密,各種弊端就顯現出來了,比如樹種的搭配不合理,樹木的密度過大等。
道路兩旁後期種植的那些柏樹,常年被高大茂密的老樹遮蔽,柏樹所散發的溼氣無法消散,最後凝結在下方的瓷磚路上,造成北區這條校園主道路陰暗潮溼,外觀形象很差。
此外,部分柏樹還出現了樹幹大幅彎曲的情況,有的柏樹樹根已經開始腐爛,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折斷或栽倒了,對師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當時有同學對那條路有這樣形容:樹木東倒西歪、道路蓬頭垢面。
所以,整改是必要的。
況且,這次整改根本不能叫做「砍樹」,而是古樹移植,並不是直接把樹砍掉扔掉,而是把北區多餘的樹木挖出來、修枝葉後移植到新校區。
雖然古樹移植項目是全體學校領導討論通過的,也得到了園林部門的批准,但在當時,這項整改工程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想為慶祝貴州大學110年校慶錦上添花,因為時間較緊,所以沒能向師生們進行廣泛宣傳,造成部分師生誤以為是要把北區校門那一帶的樹木全部清除。而在樹木的搬運過程中,有幾棵柏樹因為樹幹過於腐朽而斷掉,這就更加深了誤解。所以,後來有部分學生反對並阻止工程繼續進行。
情況發生後,貴大後勤處立即把施工效果圖擺在學校門口,並發布了相應的通告,爭議的聲音也就平息了很多。
工程完工後,北校區的核心區域煥然一新,多餘的樹木被移走後,樹林裡空氣清新,光線怡人,瓷磚路面也被換成透水磚路面,不再陰暗潮溼。
今天,為什麼還有人對這件事表示不滿?
那場誤會是在2012年9月份發生的,距今已經過去了8年,再提這件事時,為何仍有不少人對鄭強教授非議不斷?
首先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當年那件事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後,大家更關注的是衝突本身,而沒有進行後期的事件跟進,造成部分網友的認識仍停留在8年前。
其次,許多校友,是在校園整改之前就畢業離校的,那片樹林在他們的記憶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別人一提「砍樹」,他們肯定很失望,又因為不了事情真相,所以偏聽偏信,直到現在仍頗有微詞。
最後是因為,鄭強教授在貴大的改革曾經把很多人攪得不安寧,這部分人對他一直是不滿的,所以一提到鄭強,他們就會用砍樹的事情來借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