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簡稱貴大,貴州省最好的高校,貴州省唯一一個211大學。
貴大創建於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
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貴州大學」校名,成為主席題名為數不多的高校之一。
2005年9月,貴州大學成為國家「211工程」大學。2017年9月,成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貴大據說是全國專業最多的綜合性大學,學校佔地面積4646畝,下設40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33064人,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
計算機是貴州大學分數最高的專業。貴大的計算機專業在全國排名前五,不過估計那應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現在因身處大數據之城,所以貴大的編程又有了很多新的認知。
貴州大學在全國大學生競賽中常常獲獎。計算機,大數據,植物保護,農林是王牌專業。
大學之大,不在大,在明德至善,在博學篤行。
2012年,「鄭強教授」從浙江大學調任貴州大學校長,四年中,圍繞他的新聞不斷,他被網友稱為最牛憤青校長,被評為最受大學生喜愛的校長。喜歡他的人認為他特立獨行,勇於改革,也有人認為他譁眾取寵,熱衷炒作。
在喜歡鄭強的師生中,鄭強被稱為「強哥」。不管有多少爭議,人們都認可一種說法:「至少,鄭強讓貴州大學的名字響亮了。」
2013年,在貴州省委禮堂,他的一次演講,3個多小時,現場響起128次掌聲;2015年,在雲南中醫學院演講,四個小時,現場響起掌聲200次。一講起來,鄭強就停不住,從中國高等教育到民族素質再說到大學生創業。
2014年,鄭強在貴大推行通識教育。大一新生全部到陽明學院,先學習一年,接受愛國思想教育,修學人文情懷,目的讓他們先學做人,後學做事。大二開始再分專業。
成為貴大校長後,鄭強憑著「網紅校長」特有的熱力和輻射效應,大力為西部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發聲。網上流傳的鄭強演講視頻,話題與他研究的高分子領域基本無關,涉及的也都是教育、科研、人才等諸多與社會發展和大學生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的話題。
鄭強把自己在貴大的四年總結為「腳踏著地,手撐著天。」
鄭強提出「貴州大學姓貴州」的辦學理念,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就是因為「貴州茅臺酒」這個招牌而專門開設的,目的是要通過這些專業來服務貴州。為此,貴大拿到政府部門10個多億的支持資金。
有媒體認為,自從2012年入黔,「貴大校長」的名氣已遠大於「鄭強」。
2018年1月5日,在離開貴州大學1年多後,貴州省委、省政府授予了鄭強教授「貴州省高等教育發展特別貢獻獎」,這就是對這位貴州大學校長最有力的肯定。
貴大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8人、貴州省省管專家58人。
對於貴州省之外的學生來說,貴大能橫向比較的應該有雲南大學,廣西大學,西藏大學。其中雲南大學也是雙一流,名氣比貴大要好一些。
整個貴大有著樸素的風氣。貴大的血性沒得比,抗日戰爭時期,貴州大學的男生都組團參加中國遠徵軍,開赴抗日前線。
鄭強校長剛來貴大時候講,貴大孩子早餐基本都是稀飯饅頭,而浙大孩子基本都是牛奶麵包。貴大的孩子很多是從縣裡面的高中上來的,很多家裡不算富裕,也就是這樣的環境,大家都不攀比,很樸素,很懂事,不任性。
這個學校很接地氣,北校區古建築悠悠,尤其人文樓,沉澱下來的書卷氣,仿佛有種隔離時光的力量。西校區圖書館氣派宿舍樓高大,還有貴大的地標圖書館——貴大印,這是在全國都排上名次的建築。
貴大圖書館在豐富紙質文獻資料的同時,也積極推進了數位化的資源建設,擁有比較豐富的電子圖書資源,紙質圖書三百一十萬冊,電子圖書有一百九十一萬冊,館藏量為貴州省就是各類圖書館之首。
貴大門口是國內高校中最大的一塊綠化帶——花溪溼地公園,春有油菜花桃花櫻花成片,夏天向日葵荷花睡蓮,周末則可以騎上單車去青巖古鎮、高坡一遊。
想去貴大,首先是喜歡吃辣。這裡的辣不是一星半點,如果受不了辣,就別來貴大了,否則會每天都糾結選哪一個菜比較不辣。
其次是適應貴州話,這裡課內課外都是講貴州話。貴陽現在經濟增長率這麼高,普通話流行情況也應該會好一點。
或許貴大比不上北大清華,或許貴陽比不上北上廣深,但在貴大,所有青春中想要的,貴大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