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新型電磁波武器可讓敵人熱感難受本能逃走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電磁波武器 發射出一股電磁波束,可以讓敵人瞬間感到無法忍受的熱 橡皮子彈 這是最常見的非致命武器

  日前,美軍一種新型武器揭開面紗,其發射出一股電磁波束,可以讓敵人瞬間感到無法忍受的熱,這是美軍最新研發的非致命性武器。這些被稱為「更人性化」的武器在公司和政府推動下,研發步伐日益加快。不過,也有不少人質疑,非致命武器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安全,甚至可能會惡化衝突。

  看不到聽不到 但你得快跑

  日前,美國軍方向媒體公開了一種新式非致命性武器。這種新式武器可以發射出一股強烈的電磁波束,以波的形式直擊敵方。當波束到達敵人之時,對方會突然感到一種不知哪兒來的、強烈到難以忍受的熱感。

  在媒體展示時,美國海軍陸戰隊聯合非致命武器管理局局長塔福拉如此描述這種武器的威力:「你看不到它,聽不到它,嗅不到它,但你可以感覺到它。」

  有媒體記者在展示會上真的嘗試了這種新式武器的威力,其報導說,遭攻擊的效果非常讓人反感,本能反應就是趕快逃走。

  這種電磁波束叫做「主動拒絕系統」。塔福拉說,電磁波束不僅威力強大,而且射程很遠,有的可以達到1000米左右,被稱為「最安全的非致命武器」,已經開發了15年之久。2010年,這種武器曾經在阿富汗戰爭中短暫地部署過,但從未真正在軍事實戰中使用。

  據悉,之所以擱置這麼多年才公開這種技術,可能是因為有不少人擔心其安全性,有人曾將這種電磁波和微波爐電磁波混為一談。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米勒負責對該系統無線電頻率造成的生物效應進行測量。她強調,儘管這種武器會讓人產生極度的不適感,但並不代表它對人真的會產生傷害。她解釋,這種無線電波的頻率是95千兆赫,這種頻率下,人體僅僅是「非常表面地」吸收電磁波。「我們做了11000次人體暴露實驗,只有兩次出現了需要醫療關注的損害,而且這兩次損害都恢復正常了。」

  研究者黛安娜?羅麗說,相比之下,微波爐的頻率大約在1千兆赫左右,其速度更快,穿越能力也更強,所以才能把肉煮熟。

  羅麗強調,這種發射器發出的電磁波頻率是普通微波爐微波頻率的100倍左右,連一盒爆米花都無法加熱,沒有足夠強的穿透力,因此也無法讓物質內部變熱。

  對於這種新式非致命武器,美國軍方考慮了多種用途,如防暴驅散、邊防檢查、邊界安全、區域阻絕、基礎設施防護等。

  進入新世紀 讓武器溫柔起來

  包括「主動拒絕系統」在內,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致命武器出現在各類衝突現場。比如高壓水槍、催淚彈、臭彈、橡皮子彈、軟性警棍、辣椒噴霧、電棍等。

  非致命武器的基本理念是,並非傷害敵人,而是對敵人產生驅除或震懾的力量。進入新世紀以來,其開發成為全球軍備競爭的新熱點。

  目前,非致命武器項目試圖開發的武器的用途包括,清除建築物中的人群,控制個體和群體,甚至高空飛行器等。美國路易斯克拉克學院的國際關係學者曼德爾說,美國政府正在非致命武器上全力以赴,「他們認為,這可以讓衝突變得更理性,減少人們對戰爭中死屍遍布現象的質問。」

  1996年,美國國防部設立了「聯合非致命武器項目」,開發「介於叫喊和開槍」之間的武器。這一項目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軍方對非致命武器開發的熱情。

  2001年,美國海軍宣布,其正在開發「主動拒絕系統」,即日前公開的「微波槍」。這種武器使用電磁波來加熱對象,帶來極大的不適感,但不會造成傷害,但其可以令被攻擊對象的皮膚溫度在2秒鐘內跳到54℃。

  除了電磁波之外,美國軍方還開發了多種聲學武器,有的會發射出極低頻率,讓被攻擊對象的腦袋裡出現難以忍受的聲音。此外,還有一些「頻閃」槍,通過頻閃的光束,讓被攻擊者產生暈眩和噁心。

  今年年初,一家高科技軍火公司透露,美國警方將很快採用軍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的「雷射槍」。這種武器發射出綠色雷射脈衝,會讓人暫時失明,這將是美國首次批准在非軍事執法中使用雷射武器。據悉,其比其他非致命武器,如橡皮子彈等傷害性更小。

  武器是溫柔了 但衝突可能變多

  非致命武器的支持者說,這些高科技可以減少死亡人數。但是,也有人質疑這種說法。

  反對者稱,使用非致命武器可能反而會增加死亡數量。美國司法部統計,在劫持人質事件中,警方使用暈眩槍之後,被劫持者的死亡數字有「明顯增長」。

  「如果你的孩子被劫持了,你願意警方帶著哪種武器去解救呢?」美國軍方聯合特殊作戰大學研究者亞歷山大說。

  非致命武器的安全性也被質疑。在美國,眩暈槍已使用了十多年之久,其可以產生5萬伏特的電極,讓對象瞬間失去行動能力。但是,一些人權組織指出,美國出現了很多被「眩暈」後死亡的案例,其製造商,「Taser國際」正背負著多達33例人身傷亡的官司。

  還有人擔憂警方濫用軍事武器。英國利茲都市大學安全專家懷特認為,非致命武器的大規模開發,可能會導致警察「軍隊化」,濫用武器。「非致命武器會令衝突惡化,反過來促使安全部隊使用更強大的武器。」

  還有軍事專家指出,在戰爭中使用非致命武器減少傷亡可能只是幻想。他們認為,非致命武器雖然可能在一場戰鬥中將死亡率降到最低,但卻會令整場戰爭延長,更可能給捲入戰爭的社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影響,出現更多意想不到的衝突。此外,非致命武器所謂的「安全」也可能導致更多不相關的國家實行「幹預主義」,參與到戰爭中來。

  「我事實上認同美國內戰將軍羅伯特?李的說法,他說,戰爭血腥而可怕是好事,這樣人們才會盡一切可能去避免它的出現。」曼德爾說。(金煜)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非致命武器:魔法戰爭時代來臨 可制服敵人而不傷
    然後,利用相應的定向能電磁波向人體發射這些「有生命特質」的信號,操控或幹擾目標對象。   據說,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就曾通過發射超高頻電波,擾亂伊拉克士兵的精神狀態,最終使得數千伊拉克士兵不戰而降。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把這種通過發射電磁波、聲波等擾亂攻擊目標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武力作用方式稱為「實現政治和戰略目標的全新工具」。
  • 殲20電磁脈衝武器曝光,可瞬間癱瘓航母中樞,雲箭中心獲二等獎
    而伴隨著現代戰爭中高科技武器的不斷革新,未來戰場上必會出現大量新型高科技武器,事實上,除了眾多媒體關注的雷射武器外,還有一種叫做「第二原子彈」的電磁衝高能武器,也非常強大,這種武器能夠徹底摧毀敵人的網絡系統,可以說它是各大軍事大國夢寐以求的超級武器!
  • 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他介紹,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衝效應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核武器。為了避免核爆炸帶來的汙染,人類又開發出非核電磁脈衝彈,即利用常規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而非核電磁脈衝彈使得電磁脈衝武器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  很多人恐怕都記得電影《黑客帝國》裡一瞬間癱瘓烏賊機器人的武器。
  • 解密: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他介紹,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衝效應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核武器。為了避免核爆炸帶來的汙染,人類又開發出非核電磁脈衝彈,即利用常規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而非核電磁脈衝彈使得電磁脈衝武器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很多人恐怕都記得電影《黑客帝國》裡一瞬間癱瘓烏賊機器人的武器。這就是電磁脈衝武器。
  • 電磁脈衝武器:核爆中誕生的"無形殺手"
    與此同時,距爆心投影點1300千米的夏威夷群島上,美軍的電子通信監視指揮系統也全部失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災難的發生呢?美軍調查小組事後發現,「元兇」原來是核爆試驗產生的高能電磁脈衝。這一偶然的發現,激起了美軍將高能微波武器用於戰場的興趣。特別是近20多年來,電磁脈衝武器的研發和運用正呈加速的趨勢。目前,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
  • 我國成功研製新型電磁波穿透成像探測儀
    導讀可廣泛應用於建築、生物醫學、反恐、安檢的新型電磁波穿透成像探測儀,近日在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製,該探測儀能穿透非金屬介質,探測內部微小隱蔽物體並對物體成像,解析度達到2毫米,可廣泛應用於建築、生物醫學、反恐、安檢等領域。
  • 腦控武器:亦真亦幻有點「玄」
    俄羅斯也於2012年提出了前瞻性武器研究提議,其中就包括擱置已久的腦控武器,該武器可通過發射電磁波、聲波等信號擾亂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聞所未聞——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戰爭的最高境界。
  • 美軍開發出真正的「未來武器」,能迅速穿透雷達,無視敵方防禦
    據報導,五角大樓的機密計劃表明,美軍正在研究一種神秘的微波「射線槍」。如果研製成功,這種「槍枝」就可以迅速穿透敵人的雷達和傳感器,從根本上壓制對手的防空系統。這種武器仍處於研發階段,但這展現了未來武器發展趨勢,也證明了美軍正在尋求效率更高的方式摧毀敵人的防禦系統。
  • 世界上已出現控制人腦的腦控武器雛形
    到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先後進行了「藍鳥」「阿蒂切克」「馬庫特拉」等多種腦控武器項目研究,直到1973年才因美國國會的幹預而逐漸放緩。俄羅斯也於2012年提出了前瞻性武器研究提議,其中就包括擱置已久的腦控武器,該武器可通過發射電磁波、聲波等信號擾亂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
  • 電磁脈衝炸彈:第二原子彈!
    這種可怕的武器就是電磁脈衝炸彈(EMP)。而近日網上的一個訪談,又將這種武器稱之為可讓航母變為「無頭蒼蠅」的終極大殺器。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電磁脈衝炸彈被認為是21世紀規模最大的破壞性武器,可以對電子信息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網絡信息系統產生巨大威脅,號稱資訊時代的「第二原子彈」。韓國國防部在2015年國防工作計劃中,提出將重點發展以電磁脈衝炸彈為代表的新型武器。
  • 美軍研發未來武器「四大金剛」[組圖]
    法新社30日報導說,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著眼於21世紀戰場上的需要,正在研究和開發一系列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一樣的武器裝備。    人造冰撒在路上給敵人「使絆」    每年,DARPA都會撥款上百萬美元用於研究有開發潛力的「奇思妙想」。人造冰就是其最新研究計劃之一。
  • 微波炮:電磁波之「無形殺手」
    原標題:微波炮:電磁波之「無形殺手」  ■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   近日媒體報導,由俄羅斯聯合器械製造公司研發的微波炮可以在10公裡範圍內對無人機或者飛彈產生有效毀傷,甚至造成其被「擊落」。這種武器在「軍隊—2015」論壇上進行了非公開展示,目前在世界上沒有同類武器,屬於俄羅斯的獨家產品,是其當之無愧的撒手鐧武器。
  • 揭秘「魔法武器」:幹擾操控大腦 令敵僵硬發燒
    然後,利用相應的定向能電磁波向人體發射這些「有生命特質」的信號,操控或幹擾目標對象。  據說,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就曾通過發射超高頻電波,擾亂伊拉克士兵的精神狀態,最終使得數千伊拉克士兵不戰而降。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把這種通過發射電磁波、聲波等擾亂攻擊目標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武力作用方式稱為「實現政治和戰略目標的全新工具」。
  • 遠距離摧毀敵方電子裝備 電磁脈衝化身無形空間作戰利器
    圖片來源:俄羅斯「軍事檢閱」網站  外媒報導稱,俄羅斯日前公布了其正在研製的電磁脈衝武器的一些技術細節,指出該武器可打擊6英裡(約9.66公裡)以外的目標。該武器可以用電磁脈衝擊落空中的有人機或無人機。據稱,俄羅斯從2015年開始測試電磁脈衝武器,目前其對空中目標的平均射程是7—8公裡,最遠可達10公裡。
  • 殲20電磁脈衝武器首次曝光:可瞬間命中航母的第二原子彈
    現任湖南雲箭集團研發中心總體室主任,是殲20戰機對地攻擊武器的主要研製單位之一,而盧俊作為雲箭集團某新概念武器主要參與者,在提出了某新型號「新概念武器」的研發設想,並成功推動該項目納入到空軍預先研究計劃。
  • 「殭屍槍」控制人腦的武器真的會出現?
    殭屍槍能將複雜的人心「玩弄於股掌」嗎  1  電磁波讓大腦產生幻覺,操縱人類的情緒  「殭屍槍」其實就是腦控武器的一種通俗名稱。何謂「腦控武器」?即解讀和控制人體神經電流的一種新型武器。  研究表明,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各種感覺信息,都是以電衝動的形式通過神經系統傳輸到大腦加以處理並作出反饋。
  • 中國電磁脈衝武器獲「突破」,能讓3.5公裡內電子系統全部失靈
    通過各種電子器件的搭配,各式武器裝備也有了新的進展。曾經核武器的問世讓世界震撼,它能爆發出的威力更是讓大家害怕。雖然它的打擊力度很大,但是實際上使用率很低,而且這種武器的輻射範圍很廣,一旦使用就會產生很嚴重的核汙染,所以現在它更多是起到威懾的作用。因此後來出現了一種新的武器來代替它,它就是電磁脈衝武器。
  • 腦控武器的制勝之道
    在這一作戰概念下,以探腦技術作為手段,腦控武器的目的不是消滅敵人肉體,而是徵服敵人的意志,這意味著戰爭的制勝之道從「毀傷」走向「操控」,從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作戰視角:將「控制」優於「毀傷」考慮武器性能。探腦技術的發展使人類未來戰爭形態發生改變:即除靠毀傷肉體、逼迫敵人就範之外,在主要目的不在於致敵死亡的目標下,通過更好地控制敵人去贏得戰鬥。
  • 電磁脈衝武器到底是什麼?中美俄三家都在研究,誰會成為領跑者?
    1961年,蘇聯為了進一步研究核武器爆炸帶來的後果,就在新地島試爆了一顆6000萬噸當量的氫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高度接近64千米,相當於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的7倍多;就連數百公裡之外芬蘭都能感覺到,整個亞歐大陸直接位移了9毫米,而最讓人震驚的就是這次爆炸竟讓全球的無線電通訊中斷了一個小時,無獨有偶,美軍在進行一次高空核試驗時,也造成了數千米之外的電子系統、無線電系統相繼失靈,
  • 電磁雷射等離子:誰有資格成為未來單兵武器?
    到5.8GHz之間電磁幹擾波,中斷遙控設備和無人機之間的聯繫。可在短時間內迫使遠距離的低空無人機跌落、返回操作者處或平穩下降。看來警察叔叔也已經開始搞黑科技了。(繼刺殺孟達塔後的又一次反智械恐怖活動)未來戰爭中是否會出現用單兵EMP來幹擾敵人的武器或者隨身發射器呢?就像《守望先鋒》中的黑影,Somb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