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武器 發射出一股電磁波束,可以讓敵人瞬間感到無法忍受的熱 橡皮子彈 這是最常見的非致命武器
日前,美軍一種新型武器揭開面紗,其發射出一股電磁波束,可以讓敵人瞬間感到無法忍受的熱,這是美軍最新研發的非致命性武器。這些被稱為「更人性化」的武器在公司和政府推動下,研發步伐日益加快。不過,也有不少人質疑,非致命武器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安全,甚至可能會惡化衝突。
看不到聽不到 但你得快跑
日前,美國軍方向媒體公開了一種新式非致命性武器。這種新式武器可以發射出一股強烈的電磁波束,以波的形式直擊敵方。當波束到達敵人之時,對方會突然感到一種不知哪兒來的、強烈到難以忍受的熱感。
在媒體展示時,美國海軍陸戰隊聯合非致命武器管理局局長塔福拉如此描述這種武器的威力:「你看不到它,聽不到它,嗅不到它,但你可以感覺到它。」
有媒體記者在展示會上真的嘗試了這種新式武器的威力,其報導說,遭攻擊的效果非常讓人反感,本能反應就是趕快逃走。
這種電磁波束叫做「主動拒絕系統」。塔福拉說,電磁波束不僅威力強大,而且射程很遠,有的可以達到1000米左右,被稱為「最安全的非致命武器」,已經開發了15年之久。2010年,這種武器曾經在阿富汗戰爭中短暫地部署過,但從未真正在軍事實戰中使用。
據悉,之所以擱置這麼多年才公開這種技術,可能是因為有不少人擔心其安全性,有人曾將這種電磁波和微波爐電磁波混為一談。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米勒負責對該系統無線電頻率造成的生物效應進行測量。她強調,儘管這種武器會讓人產生極度的不適感,但並不代表它對人真的會產生傷害。她解釋,這種無線電波的頻率是95千兆赫,這種頻率下,人體僅僅是「非常表面地」吸收電磁波。「我們做了11000次人體暴露實驗,只有兩次出現了需要醫療關注的損害,而且這兩次損害都恢復正常了。」
研究者黛安娜?羅麗說,相比之下,微波爐的頻率大約在1千兆赫左右,其速度更快,穿越能力也更強,所以才能把肉煮熟。
羅麗強調,這種發射器發出的電磁波頻率是普通微波爐微波頻率的100倍左右,連一盒爆米花都無法加熱,沒有足夠強的穿透力,因此也無法讓物質內部變熱。
對於這種新式非致命武器,美國軍方考慮了多種用途,如防暴驅散、邊防檢查、邊界安全、區域阻絕、基礎設施防護等。
進入新世紀 讓武器溫柔起來
包括「主動拒絕系統」在內,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致命武器出現在各類衝突現場。比如高壓水槍、催淚彈、臭彈、橡皮子彈、軟性警棍、辣椒噴霧、電棍等。
非致命武器的基本理念是,並非傷害敵人,而是對敵人產生驅除或震懾的力量。進入新世紀以來,其開發成為全球軍備競爭的新熱點。
目前,非致命武器項目試圖開發的武器的用途包括,清除建築物中的人群,控制個體和群體,甚至高空飛行器等。美國路易斯克拉克學院的國際關係學者曼德爾說,美國政府正在非致命武器上全力以赴,「他們認為,這可以讓衝突變得更理性,減少人們對戰爭中死屍遍布現象的質問。」
1996年,美國國防部設立了「聯合非致命武器項目」,開發「介於叫喊和開槍」之間的武器。這一項目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軍方對非致命武器開發的熱情。
2001年,美國海軍宣布,其正在開發「主動拒絕系統」,即日前公開的「微波槍」。這種武器使用電磁波來加熱對象,帶來極大的不適感,但不會造成傷害,但其可以令被攻擊對象的皮膚溫度在2秒鐘內跳到54℃。
除了電磁波之外,美國軍方還開發了多種聲學武器,有的會發射出極低頻率,讓被攻擊對象的腦袋裡出現難以忍受的聲音。此外,還有一些「頻閃」槍,通過頻閃的光束,讓被攻擊者產生暈眩和噁心。
今年年初,一家高科技軍火公司透露,美國警方將很快採用軍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的「雷射槍」。這種武器發射出綠色雷射脈衝,會讓人暫時失明,這將是美國首次批准在非軍事執法中使用雷射武器。據悉,其比其他非致命武器,如橡皮子彈等傷害性更小。
武器是溫柔了 但衝突可能變多
非致命武器的支持者說,這些高科技可以減少死亡人數。但是,也有人質疑這種說法。
反對者稱,使用非致命武器可能反而會增加死亡數量。美國司法部統計,在劫持人質事件中,警方使用暈眩槍之後,被劫持者的死亡數字有「明顯增長」。
「如果你的孩子被劫持了,你願意警方帶著哪種武器去解救呢?」美國軍方聯合特殊作戰大學研究者亞歷山大說。
非致命武器的安全性也被質疑。在美國,眩暈槍已使用了十多年之久,其可以產生5萬伏特的電極,讓對象瞬間失去行動能力。但是,一些人權組織指出,美國出現了很多被「眩暈」後死亡的案例,其製造商,「Taser國際」正背負著多達33例人身傷亡的官司。
還有人擔憂警方濫用軍事武器。英國利茲都市大學安全專家懷特認為,非致命武器的大規模開發,可能會導致警察「軍隊化」,濫用武器。「非致命武器會令衝突惡化,反過來促使安全部隊使用更強大的武器。」
還有軍事專家指出,在戰爭中使用非致命武器減少傷亡可能只是幻想。他們認為,非致命武器雖然可能在一場戰鬥中將死亡率降到最低,但卻會令整場戰爭延長,更可能給捲入戰爭的社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影響,出現更多意想不到的衝突。此外,非致命武器所謂的「安全」也可能導致更多不相關的國家實行「幹預主義」,參與到戰爭中來。
「我事實上認同美國內戰將軍羅伯特?李的說法,他說,戰爭血腥而可怕是好事,這樣人們才會盡一切可能去避免它的出現。」曼德爾說。(金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