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炮:電磁波之「無形殺手」

2021-01-21 人民網

原標題:微波炮:電磁波之「無形殺手」

  ■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

  近日媒體報導,由俄羅斯聯合器械製造公司研發的微波炮可以在10公裡範圍內對無人機或者飛彈產生有效毀傷,甚至造成其被「擊落」。這種武器在「軍隊—2015」論壇上進行了非公開展示,目前在世界上沒有同類武器,屬於俄羅斯的獨家產品,是其當之無愧的撒手鐧武器。

  微波武器又稱為射頻武器,可以利用高能量的電磁波攻擊並毀傷作戰目標,其作用距離遠,受天氣等外界條件影響較小,控制運用方便。除微波炮外,目前常見的微波武器還包括主動拒止系統、高功率微波炸彈和微波攔截器等,可用於陸、海、空天多維作戰,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微波炮橫空出世實力強悍

  微波炮是一種集軟、硬殺傷和多種作戰功能於一身的新概念武器系統,其主要的作戰介質就是微波。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其波長範圍在1毫米至1米之間,在空氣中可以以光速沿直線傳播。微波武器在壓制敵防空體系、幹擾敵指揮控制信息系統和空間壓製作戰等領域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微波炮可以使無人機或飛彈彈頭的無線電失效,從而使其因失去控制而墜毀。當微波的能量足夠大時,可以直接造成敵方雷達系統的癱瘓,並可以燒毀相應的電子元器件,甚至可以直接穿透裝甲防護將人員殺死。

  目前俄羅斯研究的微波炮主要用來對俄「山毛櫸」地空飛彈提供360°環形防禦,從而起到幹擾低空飛行目標和高精度武器彈頭的無線電電子設備效果。由於微波武器可以用來破壞敵方武器平臺的電子設備,從而達到有效的防禦目的。「微波炮」的目的就是用來對抗攻擊「山毛櫸」的無人機或精確制導飛彈,通過高頻微波來進行戰術防禦。

  微波武器可廣泛應用於陸、海、空、天武器防禦平臺和戰術攔截系統。此外,微波武器可重複使用,攻擊一次費用較低,效費比極高,並且具有高度集成的探測、跟蹤以及毀傷作戰能力,可謂「物美價廉」,因而引起了西方主要國家的研究興趣。目前俄、美、英等十餘個國家都在進行微波武器的研究工作。更為針鋒相對的是,美國目前也在開發微波武器,其研製的「反電子高功率微波先進飛彈項目」主要用來攻擊室內的各類電子設備,例如電腦和無線電設備等,與俄羅斯的微波炮形成相互攻擊之勢。

  微波武器得到迅猛發展

  目前微波武器得到了廣泛的研究開發,尤其是發射瞬間功率達到100兆瓦的高功率微波(HPM)武器得到了極大的重視。高功率微波武器就是通過強電磁脈衝對敵方武器的電子設備產生「電擊」,使其工作性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破壞效果極大。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一個典型代表就是高功率微波炸彈。俄羅斯早在1994年就開始試驗小型爆炸激勵型微波炸彈,並先後研發出可供單兵投擲的微波手雷炸彈和可供火炮發射以及飛機投射的各類微波炸彈。美國也於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微波炸彈的實裝試驗,海灣戰爭中美軍就首次使用了高功率微波彈頭,對伊拉克的指揮系統和防空雷達系統產生了巨大破壞。

  除了對武器裝備進行破壞,微波武器也可以直接用於對人員進行作戰。由於微波會使人體組織發熱,使生物體喪失作戰能力。此外,微波武器還會引起神經衰弱,並對心血管產生巨大危害。而當使用高功率微波對人體照射時,會造成皮膚灼熱、組織燒傷甚至致死等現象發生。

  目前微波武器的研究領域極其寬廣,各類新概念武器平臺層出不窮。目前美國正在研製「反電子系統高功率微波先進飛彈項目」(CHAMP),就是利用空基高功率微波系統同時發射多個脈衝微波,以實現對多個目標進行攻擊、毀傷的作戰效果。

  微波武器將成為未來戰爭「無形殺手」

  微波武器可以用來攻擊衛星、彈道飛彈、艦艇、坦克以及雷達和計算機設備等,尤其是作為戰鬥指揮中樞的指揮通信樞紐等更易遭微波武器的攻擊。

  微波武器的一大特色就是可用於隱形武器的攻擊。由於隱形武器採用獨特的外形結構和吸波材料對雷達波進行大量吸收,從而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而微波武器正好適用於這一特點,隱性武器由於大量吸收微波而被加熱直至遭到破壞,甚至可以在瞬間出現解體墜毀。

  微波武器與雷射武器同屬於新概念武器。雷射武器的光束以光速飛行,機動靈活,作戰反應速度較快,但同時受天氣條件影響較大。與其相比,微波武器受天氣影響較小,火力控制更加方便。尤其是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競相研發的陸基高功率微波武器可應用於防空反導、破壞敵方指揮控制系統和通信裝置等,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禦效果。

  目前微波武器仍然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微波武器的初步實戰化並不順利,尤其是無法有效對空中目標展開攻擊。如果攻擊功率太大,可能造成自己武器的電子設備毀傷。此外,如何對來襲武器進行精確定位,確定微波武器的攻擊方向,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微波武器在實際應用中需要佔用較大的體積,自身也具有一定重量,這極大限制了其作為空基攻擊武器的應用。微波武器在大氣中的傳輸功率密度同樣也隨距離迅速衰減,極大降低了它的有效作戰距離。

  不容置疑的是,一旦技術得到完善,微波武器將對未來戰爭的發展產生巨大而深刻的變革。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本欄目由科技日報軍事部與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面對電磁脈衝武器這種「無形殺手」,有這些「護體堅盾」
    國防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躍波為您講述——「護體堅盾」消弭「無形殺手」■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趙 傑 通訊員 陳 顯 楊 傑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在《球狀閃電》中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在數枚球狀閃電產生的電磁脈衝攻擊下,人類文明一下子倒退到了「冷兵器時代」。
  • 電磁脈衝武器:核爆中誕生的"無形殺手"
    從核爆蘑菇雲中誕生出來的「無形殺手」最早的電子脈衝武器就是從核爆蘑菇雲中誕生的。1962年7月,美軍在強斯頓環礁上空進行了當量為140萬噸的核試驗,核彈爆炸1秒鐘後,距試驗場800千米的檀香山島上的數百個防禦警報器全部爆裂,瓦胡島的照明變壓器被燒壞,檀香山與威克島的遠距離短波通信中斷。
  • 「電磁波」說法不成立,為什麼?
    「電磁波」說法不成立,為什麼?電磁為能量,能量為無形。波為物質振動有形。電磁波=無形+有形=什麼鬼?手機信號是信號能量通過空間物質(空氣,真空)振動傳播。
  • 【科普之聲】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那麼可怕
    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我們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包括日常的可見光,還有絕大多數我們看不見的光,通過波長和頻率兩個概念認識和區分各種各樣的光。
  • 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讓網友感嘆5G手機還沒用上5G手機致癌的謠言先來了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 電磁波如何產生
    電磁波   電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構成了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這就是電磁場,而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形成了電磁波,電磁的變動就如同微風輕拂水面產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稱為電磁波,也常稱為電波。   電磁波首先由詹姆斯·麥克斯韋於1865年預測出來,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於1887年至1888年間在實驗中證實存在。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波的科普》系列文章之(一)促使我(原作者)寫這組文章的原因有三個:一、女法醫王雪梅在馬躍案中有一段笑話,「手機……突然接收了一個來自巨大網絡空間的異常信號,導致他的身體周圍突發電磁巨變……這個電磁巨變恰巧超越了……安全設施的最大防護能力」;二、防輻射服顯然是商業騙局,不過打假者方舟子依然在深圳敗訴
  • 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也就是說,電磁波不需要媒質也能傳播,如人類與宇宙空間中的衛星、飛船等的聯繫就是靠電磁波這一唯一的途徑來實現信息交流的。  誤區之二: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  頻率是「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頻率特徵是電磁波的主要參數之一。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電磁波的頻率不可能為零。「頻率為零」的電磁波是振不動、蕩不起的,也不會產生電磁波。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人們總是在問:為什麼在整個電磁波頻譜系列範圍裡,同樣是電磁波,一個能成為可見光而其它則不能,原因何在呢?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下理論探索。因而,相對於電磁波而言,它只能被物體反射而不能穿透物體。 可見光的特點是:光電子的可反射性。我們應該知道,只有能被物體反射的光子,才能把物體的外貌反射進我們的眼睛、視網膜和枕葉視覺皮層,並從中獲得對該物體的表面存在感覺。而電磁波恰恰相反。電磁波因為能夠深入或穿透物體,所以電磁波介質的電子往往一去不回。
  • 電磁輻射與電磁波應用介紹
    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每秒鐘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單位為米/秒);每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長(單位為米)。電磁波具有很廣的頻譜範圍,無線電頻譜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目前人類對 3000GHz以上頻段還不能開發利用。
  • (原創)「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
    物理理論處於「瓶頸期」已經100多年了,相對論把「物質」與「電磁波」混淆在一起;事實上物質是能量的載體,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隕落地質學理論認為:物質是金屬氫聚合形成的;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伴生電磁波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電磁波過敏症:對WiFi過敏
    來源:蝌蚪五線譜英國男子彼得·勞埃德(Peter Lloyd)因罹患一種名為「電磁波過敏症」的罕見疾病,
  • 終於揭示了表面電磁波的拓撲起源!
    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形成於150年前,是物理學上的一大突破。它把電和磁結合起來,提供了包括光在內的電磁波最終描述,並預見了20世紀的相對論和場論。60多年前,科學家們發現電磁輻射不僅能在自由空間傳播,而且還能在金屬與空氣或玻璃等介質之間的界面上形成表面波。博科園-科學科普:這促使了等離子體和超材料的發展,其中表面電磁波支撐了許多現象和有用的應用。
  • 驚人的發現-光與電磁波
    你只要隨便翻看一本講物理學或者科學史的書,基本上都會提到麥克斯韋方程組是數學美的典範,無數大科學家都被它的美所震撼,單從它的表現形式之美來說,它就不可能是錯誤的(事實上直到今天,所有經典物理學中的公式除了麥氏方程組以外,都被相對論所修正。唯獨麥氏方程組仍然保留著他那簡潔優美的形式,似乎添加任何一筆都是多餘的)。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那麼還有比伽瑪射線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嗎?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為了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磁波的相關知識。什麼是電磁波?現如今,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磁波了。通常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之上的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向外界輻射出電磁波,只是人眼只能感知到頻率很窄的電磁波,被稱之為可見光。
  • 是誰第一個確定光就是電磁波?
    作者張祥前交流微信zhxq1105974776現在的教科書都說麥克斯韋第一個在理論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赫茲第一個在實驗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 手機防輻射貼片 降低96%電磁波?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防輻射服、防輻射膜、防輻射袋等各類防輻射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一種新型的手機防輻射貼片,聲稱能降低96%以上的電磁波,在網絡上走紅,售價從3元到100多元不等,深受不少淘友歡迎。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 電磁波技能獲得方法
    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 招式 電磁波 習得方法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了解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 電動力學總結(3)——電磁波的傳播
    3、時諧電磁波電磁波不是單色波,故只研究以一定頻率做簡諧振蕩的電磁波,也可以用頻譜分析,即Fourier分析的方法將電磁波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振幅的簡諧波的線性組合4、平面電磁波,即亥姆霍茲(Helmholtz)方程的解(1) 一維平面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