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2020-11-22 搜狐網

  時下,圍繞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與訓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全軍轟轟烈烈開展。針對一些報章中出現的:諸如「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視聽。

只有正確認識電磁波的概念,才能深刻地把握其本質和規律,才能用正確的理論指導軍事實踐,以更好地駕馭複雜電磁環境。  

誤區之一: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

  波是振動在空間的傳播。產生機械波的條件,除了必須有振源外,還必須有傳播振動的媒質。沒有媒質,機械波是無法傳播的。例如,在真空中就不能傳播聲波。但是,電磁波在真空中卻能傳播。也就是說,電磁波不需要媒質也能傳播,如人類與宇宙空間中的衛星、飛船等的聯繫就是靠電磁波這一唯一的途徑來實現信息交流的。  

誤區之二: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

  頻率是「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頻率特徵是電磁波的主要參數之一。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電磁波的頻率不可能為零。「頻率為零」的電磁波是振不動、蕩不起的,也不會產生電磁波。實質上,各種電磁波的產生方式不同,頻率(波長)範圍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差異。在現實生活中,由於電磁波的輻射強度隨著頻率的減少而急劇下降,因此波長為幾百千米的低頻電磁波通常不為人們注意,比較實用的無線電波是從波長約幾千米(相當於頻率在幾百千周左右)的電磁波開始。

  第 1 2頁  

誤區之三: 電磁波看不見

  人的感官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接受一定範圍的自然信息。如人的耳朵聽不見超聲波。研究表明,人的視覺器官能夠感受到的電磁波,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光(可見光);在明視距離(25釐米)內的分辨力,也只能達到0.1毫米左右。所謂白光,不論來自太陽或是來自人工光源,都是電磁輻射的一種混合,由原子或分子等微觀客體的振蕩所激發出的電磁波。白光的範圍很窄,其波段佔電磁波譜中的極小部分,其波譜的順序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可見光。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見繽紛異彩的世界,主要得益於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這束白光。一般而言,在感受範圍之外,仍然存在物質世界的許多現象和過程,它們不能直接引起人類感官的感知。但科學儀器彌補了人的生理感官的不足,幫助人類擴大和改進自己的感覺器官,大大豐富了感性認識的內容。軍事上的電子對抗、光電偽裝、制導與反制導、隱形與反隱形等的角逐,見證了電磁波並非「看不見」,「電磁波看不見」恰恰是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軍事鬥爭所追求的。  

誤區之四: 電磁波摸不著

  從可見光兩邊擴展,波長比它長的是紅外線,它的熱效應特別顯著;波長比它短的是紫外線,它有顯著的化學效應和螢光效應。雖然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人類的視覺所不能感受的,但它們的電磁效應是能被人們所感知的。可見,電磁波並非「摸不著」。如「新概念武器」中的電磁武器是目前發展迅速的一族,主要包括雷射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和電磁炸彈等定向能武器。高功率的定向能武器能在瞬間攻擊遠至幾千公裡外快速運動的目標,並可迅速再次瞄準。定向能武器若作用於人,輕則受傷,重則斃命,甚至化為灰燼。

  總之,複雜的戰場電磁環境,是美妙絕倫的電磁波輻射到有形的戰場地理空間所滋生的瞬息萬變的電磁環境,是展示信息化武器裝備風採的大舞臺,也是信息化戰爭軍事角逐的依託。在追逐電磁波的夢幻,評說信息化戰爭的風雲,大抓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之時,正確認識電磁波的屬性和規律是基礎之基礎,也是把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融入部隊正常訓練,在全軍普及基本理論知識學習之真諦。

  第 1 2頁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李琳梅:走出「海水淡化水飲用有損健康」認知誤區
    原標題:走出「海水淡化水飲用有損健康」認知誤區(圖) 李琳梅說,「但還面臨著技術、成本、政策、認知等瓶頸,特別是由於科普宣傳不夠,公眾對海水淡化技術了解不夠透徹,誤以為長期飲用海水淡化水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海水淡化的規模應用。
  • 遵循社會傳播要素 消除外譯認知誤區
    這些認知將有助於我們在中國文學文化外譯作品對外傳播中,採取相應的糾偏扶正措施,提升外譯作品海外傳播力,促進中國文學文化在海外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筆者在英國訪學期間,對中國譯作在英國的傳播現狀進行了考察,發現我國外譯作品傳播效果尚不理想。因此,探討當前我國文化外譯傳播中的認知誤區,探明提升文學外譯傳播的相應對策,對當前對外譯介的認知誤區進行糾偏扶正,提升海外傳播力,顯得非常必要。
  • 數據保護越發受重視,你的企業如何走出數據保護的認知誤區
    數據保護是數據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這道安全屏障通常還造價不菲,數據保護上的投入超過在數據存儲上的投入也很常見,而且,因為數據保護不像存儲那樣有顯而易見的業務價值,一直以來,很多人在這方面投入動力不足,一個常見的認知誤區是:既然存儲本身有可靠性的設計,還要數據保護方案幹什麼?
  • 電磁波如何產生
    電磁波   電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電磁波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   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等同於光速。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因此,《波的科普》這系列文章嘗試科普跟波相關的一些知識,讓讀者了解波的物理之後,在與之有關的事情上能有自己的判斷。波,通常指有規律傳播著的擾動。機械擾動的傳播形成機械波,電磁擾動的傳播形成電磁波。本文將簡單介紹機械波和電磁波的產生方式和傳播規律。我們先從機械波講起。形成機械波,需要兩個條件:擾動和提供傳播的介質。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人們總是在問:為什麼在整個電磁波頻譜系列範圍裡,同樣是電磁波,一個能成為可見光而其它則不能,原因何在呢?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下理論探索。因而,相對於電磁波而言,它只能被物體反射而不能穿透物體。 可見光的特點是:光電子的可反射性。我們應該知道,只有能被物體反射的光子,才能把物體的外貌反射進我們的眼睛、視網膜和枕葉視覺皮層,並從中獲得對該物體的表面存在感覺。而電磁波恰恰相反。電磁波因為能夠深入或穿透物體,所以電磁波介質的電子往往一去不回。
  • 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帶你走出這些誤區
    12月22日,《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該報告旨在通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由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立項並撰寫,康寶萊支持,歷時3個月,覆蓋16個超一線和一、二、三線城市及部分農村地區,內容涵蓋免疫力內涵認知、免疫力相關疾病認知、影響免疫力水平的生活習慣認知等多個維度。調查結果表明,95%的受訪者認同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整體來看,大部分受訪者對什麼是健康的飲食行為與健康的運動方式有所了解。
  • 對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器的一些認知誤區
    但是在我國,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家庭入住率仍然不高,其實,我們對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存在著一些認知誤區。很多人會認為,家用燃氣報警器就是個擺設,沒多大用處。事實上,據相關資料顯示,日本在1970年一年內共發生將近800起燃氣事故,死傷人數超過500人。隨著燃氣報警器的普及,有99.1%的燃氣用戶安裝燃氣報警器後,一年內燃氣事故降至16起。
  • (原創)「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
    物理理論處於「瓶頸期」已經100多年了,相對論把「物質」與「電磁波」混淆在一起;事實上物質是能量的載體,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隕落地質學理論認為:物質是金屬氫聚合形成的;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伴生電磁波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電磁波過敏症:對WiFi過敏
    來源:蝌蚪五線譜英國男子彼得·勞埃德(Peter Lloyd)因罹患一種名為「電磁波過敏症」的罕見疾病,
  • 電磁輻射與電磁波應用介紹
    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每秒鐘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單位為米/秒);每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長(單位為米)。電磁波具有很廣的頻譜範圍,無線電頻譜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目前人類對 3000GHz以上頻段還不能開發利用。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那麼還有比伽瑪射線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嗎?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為了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磁波的相關知識。什麼是電磁波?現如今,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磁波了。通常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之上的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向外界輻射出電磁波,只是人眼只能感知到頻率很窄的電磁波,被稱之為可見光。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 電磁波技能獲得方法
    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 招式 電磁波 習得方法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了解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 電動力學總結(3)——電磁波的傳播
    電磁波不是單色波,故只研究以一定頻率做簡諧振蕩的電磁波,也可以用頻譜分析,即Fourier分析的方法將電磁波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振幅的簡諧波的線性組合。,即亥姆霍茲(Helmholtz)方程的解(1) 一維平面電磁波設電磁波沿  軸傳播,滿足  和則一維情況下Helmholtz方程簡化成:  ,
  • 從電磁波中汲取能量
    磁能型晶片是利用電磁波發電。電磁波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有著多種應用,包括無線數據網,各種移動通信以及無線電廣播等。由於電磁波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從其中收集能量,對於低能耗電子器件來說應用十分廣泛。  以往,從電磁波中收集能量所用的是偶極貼片天線,因其收集電能的效率太低,基本上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嘗試採用多頻段天線汲取能量,將具備一定強度的電磁波和無線電信號轉化為直流電,甚至能從設備本身發射出的無線電信號中收集能量。  多頻段天線能夠探測、利用和反射電磁波,既能避免電量過多浪費在信號發射上,也能大幅增加智能設備的電池續航力。
  • 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世界(組圖)
    然而,有一個特殊群體,對各種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場會產生過敏症狀,也就是「電磁波過敏症」(EH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患者。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電磁波與人體出現疲勞、頭暈、失眠的症狀有關。有科學家認為,所謂的「電磁波過敏症」完全是一種心理疾病。
  • 電磁波來了(1855-1888)
    《電磁學通論》封面據此,1865年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麥克斯韋經過理論推演,認為電磁波只可能是橫向傳導波,並計算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同時,他的靈感促使自己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式。這揭示了光現象和電磁現象之間的聯繫。麥克斯韋將這些理論的論證和推導結論整理成冊,於1873年出版了科學名著《電磁學通論》(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
  • 「電磁波」說法不成立,為什麼?
    「電磁波」說法不成立,為什麼?電磁為能量,能量為無形。波為物質振動有形。電磁波=無形+有形=什麼鬼?手機信號是信號能量通過空間物質(空氣,真空)振動傳播。
  • 對屏蔽材料屏蔽電磁波的通俗理解
    當一束電磁波入射到一塊導電材料時,電磁波中磁場就會在導電材料的表面感應出電流,這個電流會產生一個磁場。電磁感應定律使我們有一個直覺,這就是這個被激發出來的磁場的方向與入射電磁波的磁場方向相反。事實也是這樣,因此這個感應磁場削弱了入射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