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來了(1855-1888)

2020-12-08 中國無線電管理

麥克斯韋
(1831-1879)

這位帥哥如浩瀚宇宙般深邃的物理思想,強烈地吸引了同在英國的一位年輕人——來自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麥克斯韋(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麥克斯韋認為,法拉第的電磁場理論比當時流行的超距作用電動力學更為合理,他抱著用嚴格的數學語言來描述法拉第理論的決心闖入了電磁學領域,並成為繼法拉第之後集電磁學大成的偉大科學家。


《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封面

麥克斯韋於1855年左右開始研究電磁學。在潛心研究了法拉第關於電磁學方面的新理論和思想之後,他堅信法拉第的新理論包含著真理。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對整個電磁現象作了系統、全面的研究,憑藉他高深的數學造詣和豐富的想像力接連發表了電磁場理論的三篇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On Faraday’s Lines of Force,1855年12 月);《論物理的力線》(On Physical Lines of Force,1862年);《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A dynamical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1864年12月8日)。這三篇重要的論文對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進行了綜合概括,將電磁場理論用簡潔、對稱、完美的數學形式表示出來,經後人整理和改寫,成為經典電動力學主要基礎——麥克斯韋方程組。


《電磁學通論》封面

據此,1865年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麥克斯韋經過理論推演,認為電磁波只可能是橫向傳導波,並計算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同時,他的靈感促使自己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式。這揭示了光現象和電磁現象之間的聯繫。麥克斯韋將這些理論的論證和推導結論整理成冊,於1873年出版了科學名著《電磁學通論》(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這一理論成為經典物理學的重要支柱之一。


赫茲
(1857-1894)

這一名著後來被傳到了德國,深深打動了一位德國物理學家的心。他就是赫茲(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赫茲在柏林大學學習物理時,受赫爾姆霍茲的鼓勵研究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當時德國物理界深信韋伯的電力與磁力可瞬時傳送的理論,因此赫茲就決定以實驗來證實韋伯與麥克斯韋理論誰的正確。1888年,赫茲的實驗成功了,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而麥克斯韋理論也因此獲得了無上的光彩。


赫茲實驗的原理圖

赫茲在實驗時曾指出,電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見光、熱波一樣的被偏振。通過實驗計算,他發現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從而全面驗證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的正確性。

1888年1月,赫茲將這些成果總結在《論動電效應的傳播速度》(On the electric effect of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moving)一文中。赫茲實驗公布後,轟動了全世界的科學界。由法拉第開創,麥克斯韋總結的電磁理論,至此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無線電波也因此被命名為赫茲波。

1888年,成為了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座裡程碑。赫茲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證實了麥克斯韋發現的真理,更重要的是開創了無線電電子技術的新紀元。從中國人的眼界來看,這一年也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無線電,1888,要發!發!發!

相關焦點

  • 電磁波如何產生
    電磁波   電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構成了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這就是電磁場,而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形成了電磁波,電磁的變動就如同微風輕拂水面產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稱為電磁波,也常稱為電波。   電磁波首先由詹姆斯·麥克斯韋於1865年預測出來,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於1887年至1888年間在實驗中證實存在。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那麼還有比伽瑪射線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嗎?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為了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磁波的相關知識。什麼是電磁波?現如今,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磁波了。通常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之上的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向外界輻射出電磁波,只是人眼只能感知到頻率很窄的電磁波,被稱之為可見光。
  • 驚人的發現-光與電磁波
    因此,一個振蕩中的電場能夠產生振蕩的磁場,而一個振蕩中的磁場又能夠產生振蕩的電場,這樣子,這些連續不斷同相振蕩的電場和磁場循環往復,永不停歇,就像一粒石子扔入湖中產生的漣漪,電磁場的變化也會像水波一樣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這個擴散出去的電磁場我把它叫做——電磁波。雖然我現在還無法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它的存在,但我堅信它一定存在。」很遺憾,天才麥克斯韋只活到48歲就死了,到死也沒能親眼見證電磁波的誕生。
  • 光學簡史之十:赫茲證實了光是一種電磁波,可是感到了一絲寒意
    他自認是全世界唯一了解星光是什麼的人,在他看來滿天的星光是不同的光體,規律地發出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來到地上…… 在他的說明中,星夜不只是美麗的,而且是規則準確的。」很快兩人就在大學裡建好了愛巢。有工作,有愛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已經是別無所求了,但是對於赫茲還不夠,因為他還沒有完成著名的電磁波實驗。
  • 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時下,圍繞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與訓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全軍轟轟烈烈開展。針對一些報章中出現的:諸如「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視聽。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因此,《波的科普》這系列文章嘗試科普跟波相關的一些知識,讓讀者了解波的物理之後,在與之有關的事情上能有自己的判斷。波,通常指有規律傳播著的擾動。機械擾動的傳播形成機械波,電磁擾動的傳播形成電磁波。本文將簡單介紹機械波和電磁波的產生方式和傳播規律。我們先從機械波講起。形成機械波,需要兩個條件:擾動和提供傳播的介質。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人們總是在問:為什麼在整個電磁波頻譜系列範圍裡,同樣是電磁波,一個能成為可見光而其它則不能,原因何在呢?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下理論探索。因而,相對於電磁波而言,它只能被物體反射而不能穿透物體。 可見光的特點是:光電子的可反射性。我們應該知道,只有能被物體反射的光子,才能把物體的外貌反射進我們的眼睛、視網膜和枕葉視覺皮層,並從中獲得對該物體的表面存在感覺。而電磁波恰恰相反。電磁波因為能夠深入或穿透物體,所以電磁波介質的電子往往一去不回。
  • 電磁波過敏症:對WiFi過敏
    來源:蝌蚪五線譜英國男子彼得·勞埃德(Peter Lloyd)因罹患一種名為「電磁波過敏症」的罕見疾病,
  • (原創)「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
    物理理論處於「瓶頸期」已經100多年了,相對論把「物質」與「電磁波」混淆在一起;事實上物質是能量的載體,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隕落地質學理論認為:物質是金屬氫聚合形成的;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伴生電磁波
  • 為什麼人類看不到可見光之外的電磁波?真相來了!
    我們常說的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光譜範圍為380~760nm(10-9m) ,可見光的光譜只是電磁光譜中的一部分。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光譜在380~760nm範圍之外的電磁波呢?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見光只是整個電磁波譜的一部分。
  • Google動態塗鴉:電磁波之父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115年誕辰
    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簡介: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國物理學家,於1888年首先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並對電磁學有很大的貢獻,故被譽為電磁波之父,頻率的國際單位制單位赫茲以他的名字命名。「我不認為我發現了的那些沒有線的波可以有任何實際的應用。」——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早年生活赫茲出生在德國漢堡一個改信基督教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位律師和參議員,母親是一位醫生的女兒。他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 電磁輻射與電磁波應用介紹
    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每秒鐘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單位為米/秒);每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長(單位為米)。電磁波具有很廣的頻譜範圍,無線電頻譜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目前人類對 3000GHz以上頻段還不能開發利用。
  • 對屏蔽材料屏蔽電磁波的通俗理解
    下面我們用通俗、但是不失科學性的方式來解釋這個過程。首先,我們假設屏蔽材料是導電的。當一束電磁波入射到一塊導電材料時,電磁波中磁場就會在導電材料的表面感應出電流,這個電流會產生一個磁場。電磁感應定律使我們有一個直覺,這就是這個被激發出來的磁場的方向與入射電磁波的磁場方向相反。事實也是這樣,因此這個感應磁場削弱了入射電磁波。問題是,這個電流在屏蔽體的另一個表面也會產生磁場,這個磁場沒有入射磁場來抵消它,於是稱為一個新的輻射源,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洩漏電磁場。
  • 電動力學總結(3)——電磁波的傳播
    電磁波不是單色波,故只研究以一定頻率做簡諧振蕩的電磁波,也可以用頻譜分析,即Fourier分析的方法將電磁波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振幅的簡諧波的線性組合。,即亥姆霍茲(Helmholtz)方程的解(1) 一維平面電磁波設電磁波沿  軸傳播,滿足  和則一維情況下Helmholtz方程簡化成:  ,
  • 是誰第一個確定光就是電磁波?
    作者張祥前交流微信zhxq1105974776現在的教科書都說麥克斯韋第一個在理論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赫茲第一個在實驗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 電磁波技能獲得方法
    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 招式 電磁波 習得方法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了解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 終於揭示了表面電磁波的拓撲起源!
    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形成於150年前,是物理學上的一大突破。它把電和磁結合起來,提供了包括光在內的電磁波最終描述,並預見了20世紀的相對論和場論。60多年前,科學家們發現電磁輻射不僅能在自由空間傳播,而且還能在金屬與空氣或玻璃等介質之間的界面上形成表面波。博科園-科學科普:這促使了等離子體和超材料的發展,其中表面電磁波支撐了許多現象和有用的應用。
  • 手機防輻射貼片 降低96%電磁波?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防輻射服、防輻射膜、防輻射袋等各類防輻射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一種新型的手機防輻射貼片,聲稱能降低96%以上的電磁波,在網絡上走紅,售價從3元到100多元不等,深受不少淘友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