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較火的「班級座位分布圖」,將整個教室內的區域直接劃分為學霸區、學渣區,還有養老區等等。這可急壞了一眾家長,紛紛詢問自家孩子坐在教室的哪個區域。
坐在學霸區的孩子,家長自然是竊喜不已。坐在學渣區的孩子,家長也會失落無比。但是,坐進學霸區就能成為學霸嗎?
老師坦言,並非如此。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別不是一星半點,不能單看成績,還要看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一些家長毫不猶豫甩鍋,「孩子智商低,比不過智商高的孩子。」
班級座位
學霸忽然大跳水,父母頓時驚慌,學霸變身學渣原因究竟在哪兒?
在父母的不斷的教育和培養下,毛毛幼兒園就認識很多字了,對於簡單的加減法,張口就能回答,讓不少家長羨慕。小學一年級、二年級,毛毛的語文和數學經常會考滿分,英語一般也是九十多分。在老師的學期評語中,毛毛就是老師眼中的學霸,評價特別好。
面對優秀的兒子,毛毛的父母極為自豪。毛毛在親戚朋友眼中,也儼然就是一個小學霸,備受誇獎。但是,到了三年級,開學第一次考試,毛毛的語文竟然考了80多分,這讓媽媽很意外,趕緊查漏補缺,督促兒子學習。
學渣的筆記
然而,在又一次的考試中,毛毛的數學成績也考了80多分。接下來的學習中,考試不斷,毛毛經常會有七八十分的成績出現,最為嚴重的一次是數學考了61分。
毛毛的父母快要崩潰了,身為學霸的兒子,忽然變成了學渣,這讓他們難以接受。難道是孩子智商不如學習好的孩子嗎?為此,他們還帶毛毛去做了智商測試。事實上,毛毛的智商也不低,還略高於普通的孩子。
其實,學霸和學渣的差距真的不在於智商,畢竟天才也只有百分之一的聰明。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源自於他們自身所具有的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將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學霸的筆記
學霸孩子的四個優良品質
一:自主學習的能力
具有學霸品質的孩子,從小受到優良的教育,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學霸孩子不需要父母監督,自己就會有條不紊地學習,可以獨立自主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學習任務。只有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了,孩子的成績才會提升,並受用一生。
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放手,讓孩子主動學習,自主解決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家長主要就是起到監督的作用,鼓勵和表揚孩子的進步和提升。
二:勇於探索的能力
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探索未知的過程。學霸孩子往往具有勇於探索的能力,對新鮮事物,不了解的知識,都會懷有探索和求知的態度。求知慾、探索欲將會促使孩子求知和進步,對學習也會有無比的熱情。
缺乏求知慾的孩子,總是需要家長鞭策才能前進。在學習的道路上,就不會一帆風順,甚至會半途而廢,將來也可能一事無成。這就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求知慾,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持續的恆心與耐力
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需要孩子有持續的恆心與耐力。因此,學習的過程中,堅持很重要。
學霸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長期堅持學習的結果。知識需要日積月累,而非一日之功。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就要讓孩子學會堅持,不要輕言放棄。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四清晰的目標和渴望
學霸孩子的目標通常比較清晰,知道自己渴望得到什麼,會給自己定下明確的目標。如果孩子想要取得班級第一名,就會以班級第一為目標,並督促自己努力學習,並向目標靠攏。家長就要從小培養孩子凡事定目標、定計劃的習慣。一旦養成習慣,走上社會都非常有用。
除此之外,端正的學習態度,自律的學習習慣,都是成就孩子成為學霸的基礎品質。成績好的孩子,自然離不開良好的自律能力。而學渣,往往就是自律性比較差的孩子。
學霸孩子的優良品質是從小培養的,與家庭教育也密不可分。只有優秀的家長,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當然,再優秀的孩子,也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如果家長不夠用心,對孩子過於放縱、溺愛,缺乏約束和管教,沒有實施正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為學渣了。
您的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呢?您在為孩子的智商發愁嗎?如果您有更好的教育理念,歡迎來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