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裡天生就存在兩類學生,一類是成績好的學生,被冠以「學霸」之名,另一類是成績差的,自嘲或者被叫做「學渣」。很多時候,關注成績的家長和老師只看到了結果,卻沒有反思過程,為什麼有人能成學霸,有人卻成為了學渣呢?
沒有人天生是「學霸」,只是因為他們擁有出色的學習習慣。高中學霸的這3個習慣,學渣趕緊學起來吧!
主動學習
大多數高中生每天的行動軌跡都是,按部就班的上學,聽課,放學後上補習班,然後回家做作業。每天都很辛苦,但基本上都是外力驅使著去行動,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如果隨便採訪一位高中生,問他想不想上學上補習班,答案一定是No!
帶著這樣的想法,就算一天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習效果也不會好。而學霸的不同之處在於,他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就算不是很想學,但是習慣會驅使他自覺地翻開書,投入精力去閱讀和做題,效果可謂是事半功倍。
提前預習
學霸的預習不是簡簡單單地翻翻書,看了大概就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地,獨立地去提前學習書本的內容,並且在腦袋裡重構出自己的觀點。然後上課時再參考老師的講課思路,看看與自己理解不同的地方在哪。這樣預習的效果非常好,對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固,不容易遺忘。
而且高中課本的內容難度比初中高很多,更抽象且不容易理解。學渣根本不會做預習,上課直接「裸聽」,結果就是稀裡糊塗,不知道哪是重點,越聽越聽不懂,最後乾脆不聽了!
復盤總結
學渣每天上完課,書包一扔就都撒丫子玩去了,根本不會想別的。但是學霸會安排時間來總結自己一天的學習成果。復盤有什麼用呢?主要是為了掃除學習中的盲點,總結出哪部分知識點不清楚,應該再多看看,哪部分內容學得好,是如何學的?通過復盤梳理清楚每天的學習狀況,好處非常多!
很多人會覺得,這3個學習習慣有什麼難的?不過是老調重彈!但我們拋開思維框架,多反省一下自己,在大家智商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學霸能把這3種學習方式變成習慣,自己卻做不到還淪為學渣呢?
所謂習慣就是每天做的事,這3個方法雖然簡單,但難在持續地做,學霸之所以是學霸,就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多做了一些事,並且在時間的累積下,與其他人拉開了差距!如果你是學渣,想在高考中完成逆襲,不妨先從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吧!
你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喜歡內容就點讚加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