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之所以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無非是希望孩子能為學霸,將來能有所成就。
經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柯偉林教授研究發現:走進哈佛大學、或者成為學霸的學生之間,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習能力,並非智商高低的原因。
他曾說道:「只有學習能力,才會使孩子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較容易成為學霸。」
柯偉林教授也表示:
傳統的學習模式,就是一個快速減值的過程,擁有學習能力,才是一個快速增值的過程。
經過反覆研究得知,孩子有以下3個特徵,就能證明他有學習能力,上學後妥妥的學霸,即便貪玩也沒關係。
一、擁有內驅力
內驅力是完成某個目標的原動力。
擁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在平常生活中不需要父母去督促,他會自覺地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
在學校、在家中,他都能主動學習,根本不需要老師去操心,通常容易成為學霸。因此,父母若想讓孩子成為學霸,就要讓孩子對學習有熱枕度,激勵他去主動地進行學習,這樣他才能提高各科的成績。
2、喜歡讀書
讀書不僅能豐富精神世界,也能薰陶出高貴的品質。股神巴菲特從小就習慣讀書,常常翻看他父親各種的藏書,並且他堅持了一生。
孩子若有喜歡讀書,自己有主動學習的習慣,多數都是學霸的前兆。
隨著他日復一日進行閱讀,他的知識範圍就會逐漸擴大,思維能力會得到有效的提升,為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在孩子4-6歲,建立親子閱讀,養成閱讀習慣,都是對孩子十分重要的。
3、超強的專注力
李玫瑾教授曾說:專注力是決定孩子成績的關鍵要素,而非智力。
大多有成就的科學家們,或成功人士,他們之所以成功,大多因為他們有超強的專注力。
專注力不僅會影響著孩子學習的成績,而且也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成就。因此,在孩子3-6歲之間,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專注力,提升他的專注力,為此後的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促使孩子更願意去學習。
想要孩子成為學霸,小學就要打好基礎
1、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
在生活中,孩子通常會對他感興趣的事有熱枕度,父母可以通過這些方式,來加強他的熱枕度,以其培養孩子的內驅力。例如陪孩子做遊戲、或者陪孩子做運動。
孩子若能自己做出決定就更好了,知道最想做的是什麼,他就能為自己定下目標,主動地進行實踐。這樣就能增強孩子的自主訊息能力,促使孩子主動地學習,在學霸之路上再進一步。
2、陪孩子閱讀
在孩子1-3歲,父母可以讀書給他聽,每次保持在20分鐘左右,既能連接與他之間的紐帶,也能使他對書籍有好感。在孩子4-6歲之間,父母就可以陪孩子閱讀了,可以給孩子多買圖片故事類的書籍,根據他的年齡、性格、興趣,來為孩子進行選購。
父母可以與孩子建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如在早上、或者晚上,陪他進行閱讀。
通過日復一日地閱讀,不僅會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促進大腦發育,並且也會提高孩子的情商思維想像力。
3、提升專注力
專注力是學霸的必備因素之一,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首要條件。
父母一定要注重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它不僅會影響孩子期末的成績,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成績。父母可以通過陪孩子玩積木、舒爾特方格、大聲朗讀等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