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遊戲上癮就是貪玩?馬斯洛需求模型:很多父母並不了解孩子

2021-01-14 小哥哥聊育兒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在提到孩子遊戲上癮的問題時,都會把這其中的原因歸結於孩子貪玩。孩子們活潑好動,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但是這並不代表貪玩就是遊戲上癮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大多數父母對於孩子遊戲上癮的情況並不了解,理所應當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貪玩導致的,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非常片面的,同時也不利於改正孩子遊戲上癮的壞習慣。

孩子遊戲上癮並非是貪玩那麼簡單,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心理訴求才能夠給予恰當的滿足,繼而改善孩子行為習慣上的偏差。

一、為什麼孩子玩遊戲容易上癮?

1.獲得多巴胺帶來的快感

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神經興奮的他們體內的多巴胺分泌更多,這使得他們更加容易從中獲得愉悅感。為了持續顯得獲得這種精神上的愉悅感,孩子們對於遊戲的喜愛度更高,更容易沉迷其中。

2.生活中缺少其他孩子感興趣的事物

當孩子的生活是枯燥而單調的時候,遊戲帶給他們的是更加豐富的遊戲體驗,這使得孩子們更加容易對此而著迷,孩子缺少興趣培養,生活中除了遊戲以外,沒有其他可以激發孩子興趣的愛好。

3.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無法短時間內獲得這種成就感滿足,於是他們內在的情感訴求便會驅使他們傾向於更容易獲得成就感的、擁有及時反饋體驗的遊戲之中。

4.孩子更易獲得存在感

如果父母對孩子存在一定的忽視,那麼孩子內心的存在感需求便無法得到回應。而在遊戲中,孩子可以通過網絡社交來實現自我存在感,這時的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被認可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馬斯洛需求模型,在模型中個體的需求有五個層面,生理層面的滿足只是最基本的,可見很多父母並沒有如他們所想的那般了解孩子。

孩子玩遊戲上癮更多情況下是在內在需求的驅動下。因為父母總是忽視、批評孩子,所以孩子就會缺乏自信。當孩子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和存在感,自然就容易上癮了。

從馬斯洛需求模型的角度來看,很多父母並不了解孩子,甚至一直在誤解孩子。不過,這並不代表父母應該放任孩子玩遊戲。

二、遊戲上癮,會給孩子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在此前有這樣一篇報導,在常州一名11歲男孩在短短四天的時間,用父母銀行卡裡的錢給自己喜歡的遊戲充值了15629元。當父親發現孩子偷用了自己銀行卡裡的錢後,情緒激動的他著實難以理解孩子這樣遊戲上癮的行為。38筆銀行轉帳信息讓孩子的父親十分無奈,雖然已經和遊戲平臺做出溝通,不過最終這筆錢是否能夠被要回還不確定。

1.影響孩子的學習

顯然,當孩子身上出現遊戲上癮的行為時,他們花費在學習上的精力和時間,自然就會大打折扣。孩子們無心學習貪圖玩樂,在原本應該努力的年紀卻選擇玩物喪志,這顯然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2.影響孩子的社交

當孩子沉迷時,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發展便會受到妨礙。於是,有的父母會發現長期玩遊戲的孩子,在社交表達方面會有明顯的退化,孩子的性格更加內向,平時更喜歡獨處。

3.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

雖然在遊戲中孩子可以體驗到遊戲的快感,但是卻與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是完全相反的,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便會妨礙到孩子自我評價的建立。孩子因為遊戲接觸到更多的負面評價後,他們對於自我的評價也會更加消極負面。

三、父母怎麼才能避免孩子遊戲上癮呢?

1.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的生活中可以擁有更多的興趣愛好時,孩子對於遊戲的依賴心理會更低一些。興趣愛好的存在使得遊戲並非是孩子可以獲得快樂的唯一途徑,這就使得孩子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遊戲的替代品。

2.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

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孩子而言,父母控制遊戲時間很有必要,因為這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毫無節制。父母強勢地不允許孩子接觸任何遊戲的態度,很容易滋生孩子身上更多的逆反心理以及不必要的好奇。所以不許孩子玩遊戲還不如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更加實際。

3.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當父母更加了解孩子內心的心理訴求,才能夠找到更多樣的給予孩子滿足的方式。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加容易幫助父母找到避免孩子遊戲上癮的教育契機。

當網路遊戲越來越普遍時,父母要思考自己所給予孩子的教育是否是全面的,是否是能夠滿足孩子內在心理訴求?把孩子遊戲上癮歸結於網路遊戲或者是孩子自身貪玩,這顯然是非常片面。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相關焦點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現在,陳先生覺得很苦惱,孩子上小學了還一直那麼貪玩,還玩遊戲上癮,肯定會影響學習。但每次明令禁止孩子玩遊戲,他就哭鬧甚至威脅被不去上學了。02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許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因為貪玩,才會玩遊戲上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 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遊戲上癮並不是因為貪玩,家長都理解錯了
    但玩遊戲很容易上癮,不少成年人都會沉迷於遊戲從而荒廢自己的事業或學業,把時間過多的浪費在遊戲上面。成人尚且難以抵制遊戲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呢。案例小朋剛剛上幼兒園,年紀小小卻早已經離不開電子設備,在家裡的時候,就能一個人拿著父母的手機坐在椅子上玩上一整天,就能吃飯,都能在爺爺奶奶的一邊餵食下,一邊操縱著手機遊戲。年紀小小,就已經成了網癮兒童。
  • 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遊戲成癮是因為貪玩?其實娃在意的不是玩
    但是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正在上學的孩子身上,那麼想必每一位家長都絕對是笑不出來的。當看著孩子沉迷遊戲荒廢學業,甚至廢寢忘食的時候,可想而知家長心中的怒火簡直就要衝出體內,恨不得砸掉孩子面前的電子產品。01為什麼人們玩遊戲容易上癮?
  • 看懂馬斯洛需求理論,父母就明白,為什麼不能因為作業打罵孩子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理論。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是從低到高依次滿足的,如果低級需求沒有滿足,那麼就不會產生對上層的需求。也就是說,當人們當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不會對安全、社交、尊重等產生需求。
  • 想提升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家長可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解決根源
    02孩子寫作業為什麼磨蹭? 1.貪玩 孩子都是喜歡玩耍的,為什麼家長需要督促和叮囑孩子,就是因為孩子作為一個小朋友,他不知道事情的度在哪裡,他把握不了。在玩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明白了
    同時因為社交活動的增加,需要他們開始處理人際關係,而處理人際關係的關鍵是尊重,於是他們對尊重的需求開始覺醒。朋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互尊重。當他們在朋友學校中體會到了被尊重的快感,回到家後他們同樣有著被尊重的需求。而這時候家長還沉醉於以前命令式的管教,沒有尊重孩子。孩子在家的尊重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自然而然的開始對父母產生意見。於是開始頂撞父母,不聽父母的。
  • 傳統興趣班教育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l 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為七步,這七步需求層次理論分別是這兩塊;一塊是缺失需求,這個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需求、尊重需求,另外的一塊就是生長需求,這個就包括了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對於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可以這樣的概括了解:1.
  • 看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知道如何避免青春期孩子叛逆
    本章帶來的內在需求發展規律,是我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得出的,相信讀完本篇文章後,父母對於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會有很大的啟發,也會明白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叛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很有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他們在朋友學校中體會到了被尊重的快感,回到家後他們同樣有著被尊重的需求。而這時候家長還沉醉於以前命令式的管教,沒有尊重孩子。孩子在家的尊重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自然而然的開始對父母產生意見。於是開始頂撞父母,不聽父母的。但是因為這時候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能力,所以即使抵抗也會被父母打壓下去。
  • 馬斯洛需求模型:最暴利的賺錢方式,就是利用人的底層需求賺錢
    馬斯洛需求模型進化論:不一樣的需求,不一樣的商機企業經營中,不管是對待市場,還是對待內容團隊人員的管理,抓住需求就是抓住人心,抓住人心,就是抓住商機。不管是在各種培訓課堂裡,還是在各種企業策劃中,我們經常用到那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洞察人需求的模型:馬斯洛需求模型,但今天我們想重點談談,對馬斯洛需求不一樣的認識,以及具體在市場經營以及人員管理上的應用。
  • 讀了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後,我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上豁然開朗了
    但是在學習這個問題上就是這麼奇怪,儘管很多父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了很多的時間金錢,但是孩子卻反而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搞的好像孩子是為了父母而學,父母要天天監督著孩子,不看著就不學,使得父母特別心力憔悴。而有的父母的呢,雖然也關心孩子學習,但是因為工作生活等種種原因,並沒有像很多父母那樣投入過多的時間金錢精力,但是孩子反而熱愛學習,不用父母操心就主動的學。
  • 多數青春期孩子有輕生念頭,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讀懂孩子心
    人本主義心理心理學就是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把人等同於動物,只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本性,因此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以及人的成長和發展即自我實現。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如何合理滿足孩子需求?善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也是聰明家長
    但是家長一昧的去根據孩子的興趣而改變獎勵的東西,自然也不是不可取,只是過於麻煩。但是其實只要掌握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話,是可以很好的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的。一、那麼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呢?他和孩子的教育又能夠怎樣聯繫在一起呢?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是要分層次的,在不同的階段會產生不同的需求,主要可以分為五個種類。
  • 玩遊戲時人體產生的2種物質,不僅讓你上癮,還讓你產生熱戀感覺
    儘管很多孩子和父母保證,玩遊戲只是為了娛樂一下,不會上癮,然而科學證明,玩遊戲時人體的確會產生2種主要的物質,讓孩子對遊戲上癮,無法自拔。實體經濟及貨幣設計領域學者 Ramin 表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是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幫你理清孩子青春期,聰明家長這樣做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不同年齡段孩子身上的體現0-2歲階段: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剛剛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的寶寶,最大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他們需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誰撫養他,誰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他就跟誰最親近,這就是緣與這個人滿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
  • 馬斯洛需求
    本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馬斯洛需求,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第三部分是我的思考和相關資源馬斯洛需求馬斯洛需求是馬斯洛提出的,人有五個等級的需要,即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社交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多動症害慘了中國孩子!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 說起多動症,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多半和教育方式有關,嚴加管教或者揍一頓就會好的。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認知誤區,也正是因為這個誤區,不知道耽誤了多好孩子!
  • 孩子吃飯磨磨蹭蹭,父母火冒三丈?孩子不同階段的吃飯需求要了解
    就這樣在夫妻倆的爭吵中,孩子吃飯慢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都有過類似的糾結。孩子吃飯慢催也不是,不催也不是,著實很難進行幹預。其實孩子吃飯慢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是孩子真的吃飯慢,有時候是父母覺得孩子吃飯慢。比如說孩子的咀嚼能力自然是不如大人的,吃飯慢也有可能是情有可原的。那麼孩子吃飯到底花費多長時間才算是正常的呢?
  • 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往往容易逆襲成學霸,即使貪玩也沒關係
    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學霸,不為別的,就為了孩子長大成人之後,自己的路能夠好走一些。以後可以生活得更愜意,工作更輕鬆一些。那麼有些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整天就知道玩」,就會非常的犯愁。也有很多家長特別犯愁的和我說了自家孩子特別貪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