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和學渣玩,如何防止被「帶偏」?

2020-12-03 齊魯壹點

在《好父母養出好孩子》一書中,我倡導的一個原則就是:讓孩子勇敢坐第一排,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有家長訴苦:你說得沒錯,可我孩子不按這個路子來,對「學霸」敬而遠之,偏偏喜歡「學渣」;本來成績不錯,時間長了,會不會被「帶偏」?

這很正常,但處理起來,不能草率。

01敬愛學霸,喜歡學渣

在孩子的班級中,推選「最受歡迎的人」,候選人有兩個:一個是學霸,一個學渣。

你猜,誰會贏?

前提是老師不插手,同學真心實意。老師插手就麻煩了,學霸必須當選嘛。

多數情況下,學渣會當選。不是說這個班風氣不正,而是因為,學渣更「親民」,更有人緣;學霸更高冷。

一個人一旦優秀了,身邊的人就顯得平庸,不一個檔次,沒什麼共同語言,聊不到一塊兒。

智商堪比愛因斯坦的威廉·塞德茲,成年後鬱鬱寡歡。他兩三歲就掌握了小學低年級內容,11歲考上哈佛大學,你說,他和「同齡人」能有什麼話說?

一個班級,差距到不了這麼大,但這種現象也會客觀存在。

於是出現了兩種趨勢。

02向上,還是向下?

一種,是學霸被活生生「拉下馬」,成了普通人。

做高冷的學霸,需要較強的心理素質。別人的膜拜,交流上的「不一個檔次」(你覺得很簡單的題,跟他講3遍,他還是不懂),要習以為常、滿不在乎,才能牢牢霸佔「學霸」之位。

心理素質不過硬,就會「繳械投降」——算了吧,學霸太孤單,太累,不幹了。

另一種,是堅持高冷,和普通學生距離越來越大。

但他們會繼續「高升」,到更優秀的人群中,重新普通起來。高中學霸考入北大清華,自己就相對普通了。

這也是一個心理關口,只要對付過去,就又上了層次;和高中「普通同學」的距離,進一步拉大,他們只能仰望了。

03如何對待學霸?

所以普通學生「敬仰學霸」「喜歡學渣」,無比正常。和學霸在一起,會有壓力;和學渣在一起,心態放鬆,而且有安全感——你玩的時候,學渣也在玩;你數學考80,他考40、為你「兜底」,焉能沒有安全感?

家長要釋放這種壓力,讓孩子知道,和學霸在一起,有壓力是正常的,打打「預防針」。

另一方面,要讓孩子學會「遠距離觀察學霸」,看他的方法、技巧,不要糾結於具體題目。具體題目對學霸來說十分輕鬆;你孩子做起來就十分頭痛,學霸即便有耐心,臉上也會露出不屑。

04如何對待學渣?

孩子更喜歡和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交朋友,是人之常情。家長要關注、要引導,但不可粗暴幹涉。

交朋友,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只能提出建議,不能嚴管,否則孩子就是下一對「羅密歐與朱麗葉」。

那咋辦?怎麼防止孩子被「帶偏」?

有一個辦法挺好: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錯,不妨給他制定一個原則,讓他來做成績較差同學的「小老師」。

很多家長一定滿腦袋問號:

會不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學業?

孩子會聽嗎?

你是在鼓吹「福報」嗎?

一個一個解答。莫急。

05為什麼這麼做?

這不算什麼福報。感恩、助人都是必須的,但不必那麼玄。有一點很客觀: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如果你經常關注我的主頁,會發現最近一個月來,我的文章排版越來越精美,質量也提高了;之所以如此,並非自覺自發。

前陣子,有人請我給他們的文章打分,算是助人吧,沒想到自己也有收穫。

我作為讀者去看他們的文章、發現他們的問題時,忽然意識到——其實我自己也經常犯這樣的毛病。

這就是收穫——通過發現別人的毛病,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旦出現類似陷阱,也會警惕。

讓孩子給差生講題,是同樣的道理。

只要孩子能把這道題講出來,哪怕只講一遍,也會印象深刻,比自己背誦或者琢磨10遍,效果還好。

有一位農民,沒什麼文化,家裡幾個孩子都成了學霸。別人請教他,他說,我不懂,但孩子每天放學回來,我都讓他們把今天學到的內容,給我講一遍。

成功,有時就這麼簡單。

06怎樣勸孩子這麼做?

孩子們一塊玩容易,讓他們一塊學,卻不簡單;讓你的孩子給別的孩子講解,也有難度。

首先要馴服自己的孩子,讓他多和優秀的人接觸;孩子可能會犯難,這時候,你再和他說:「有成績差的朋友,也沒什麼,但要共同提高,你可以幫他提高。」

孩子認可之後,先邀請他們到自己家,一塊做作業,藉機慢慢引導。

不可操之過急,從「一起玩」到「一起學」,需要時間。

只要兩人是好朋友,家長合理引導,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學渣也不希望永遠墊底,也想進步,你的孩子,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所以,適當的情況下,你甚至可以和孩子的朋友聊聊;當然,要注意方法,避免簡單粗暴。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教育學者,研究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人生是一場修行》《賈伯斯告訴中國》《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3本。

壹點號高了高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學霸的星辰大海:遊戲大神型學渣,變成只愛學習不愛遊戲的學霸?
    在大家的印象中愛打遊戲的同學學習成績大多都是怎樣的?是學習很渣,遊戲打得也很渣?是學習很渣,但遊戲打得很好?是學習一般,但遊戲打得很好?還是學習很好,遊戲也打得很好?這部漫畫的男主是遊戲大神型的學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他是怎樣變得只愛學習不愛遊戲的。遊戲大神學渣突然說要看書學習?
  • 「學渣」是如何度過期末的?多半四個階段,第三階段是無奈之舉
    而對於學渣來說,期末考試堪稱「噩夢階段」,因為它代表整個假期是否有零花錢;是否可以出去玩;是否要面對父母的臭臉色。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 「學渣」是如何度過期末的?多半四個階段,第三階段是無奈之舉。階段一:我行我素不愛學習是學渣的固有特徵,不管是開學初期開始期末將至,反正只要不學習,幹啥都非常上心。
  • 章魚愛記憶,一個讓「學渣變學霸」的高端記憶力品牌
    很多家長會發現:很多學生經常玩,回家僅用很少的時間做作業,可是成績卻很好。反觀自己的孩子,天天挑燈夜戰,成績還是不好,家長看了又心疼又無奈。學生在學校學習,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他們是在學習記憶知識的方法,無論哪門功課,記憶力都起著主要作用。中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所以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反反覆覆痛苦不堪。
  • 探討如何防止飛機衝偏出跑道
    印度的航空公司頻發「衝偏出跑道」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何在飛行的最關鍵階段安全落地,防止發生衝偏出跑道事件,是每一位飛行員要面臨的安全問題。本文將從理論角度對「衝偏出跑道」進行全面的闡釋和分析。,我們發現在惡劣天氣下,尤其是雷雨季節天氣多變的情況下,衝偏出跑道嚴重威脅飛行安全,今天我就以我個人的學習和心得來探討一下作為飛行人員如何去更好的規避衝偏出跑道。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尤其是自控力差的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陳先生和妻子都是白領,他們的兒子樂樂今年8歲了。和很多孩子一樣,樂樂非常喜歡玩遊戲。孩子還小的時候,陳先生夫妻倆平時工作很忙,基本每天都要加班,疏於對樂樂的陪伴。不過他們發現只要把手機給孩子,他就自己安安靜靜地玩,不用人管。這個發現讓陳先生「如獲至寶」,平時休息在家不想帶孩子,就把手機給樂樂玩。
  • 這2種家庭的孩子,一般專注力都很差,長大很可能成「學渣」
    不少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都是「雞飛狗跳」的狀態。孩子寫作業不到兩分鐘,就開始玩筆、玩凳子、玩門、玩桌角。氣得家長將這些東西拿走之後,孩子還有手可以玩,反正就是不集中注意力寫作業。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行,家長要背一大半的鍋。尤其是這2種家庭裡養出來的孩子,專注力一般都很差,長大很有可能成為學渣。3歲前,允許孩子看電視的家庭孩子還小的時候的確很難帶,但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只要一看手機、電視立刻就不哭了。
  • 如何在晚上快速完成作業?學姐教你這「3方法」,學渣:怎麼不早說?
    如何在晚上快速完成作業?學姐教你這「3方法」,學渣:怎麼不早說? 跟著學霸一起做作業 相信很多人其實也是有不少學霸朋友的,那麼如果自己跟自己的學霸朋友玩的比較好的話,完全可以在暑假的時候
  • 孩子看愛電視怎麼辦
    小孩子在家總是愛看電視,要不就是看愛手機,如果不給他看,就總是吵吵鬧鬧的不得安寧。但是,看電視或是看手機多了,就會對孩子的視力有影響,作為大人該如何辦呢?        一、控制看電視和看手機        如果一點都不給孩子看電視,或許是說不過去,但是也不能夠隨著孩子想怎麼看就怎麼看。每天給孩子看電視或手機的時間不要過二小時,每一次不要超過一小時。
  • 父母都曾是985學霸,孩子卻是成績墊底的學渣,基因突變了嗎?
    她問我:為什麼我跟我先生讀書從小就不需要大人操心,自己孩子卻這麼學渣呢?我想了一下,發現這種現象在生活中還挺普遍的。包括在科學家、明星中也時常發生。然而這份喜悅沒有持續太久,在孩子上小學後,她發現: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學渣。對於都是學霸的她和先生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焦慮之餘,她嘗試了很多方法,也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結果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反而兒子因為熬夜太多,戶外活動時間不足,導致了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發燒,並且四年級就開始佩戴眼鏡。
  • 親子遊攻略 帶孩子去上海怎麼玩?
    說到上海,你可能只想到了迪士尼,但是上海可不止只有迪士尼,還有很多孩子可以去玩的地方,帶著孩子去上海,就這樣玩吧~樂園篇| 「嗨上天」上海迪士尼樂園這裡是孩子最愛的地方,也是很多大人的夢想,就因為那句,「全世界都在催你長大,只有迪士尼對你說慢點吧」,這句話讓多少人對迪士尼充滿了嚮往,帶著孩子一起走進迪士尼,你會有更多的樂趣。
  • 《地球上的星星》:學渣的完美逆襲,揭開了家庭教育的4個痛點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一個叫伊桑的孩子如何成功地從學渣逆襲成為學霸的故事。伊桑在學校裡調皮搗蛋、惹是生非、成績不佳,是家長和老師心中的「倒黴孩子」,伊桑實在在這所學校裡「臭名昭著」,讀不下去了,父母只能被迫讓他轉學到另一所寄宿學校。
  • 父母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家的孩子卻是沙子?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們的智力水平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長著長著有的孩子就成了學霸,有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學渣!這與孩子成長早期父母是否正確挖掘孩子的潛能有很大的關係!
  • 北京這9家高品質室內遊樂場,你帶孩子玩了幾家?
    原標題:北京這9家高品質室內遊樂場,你帶孩子玩了幾家? 炎熱的北京,對於有小朋友的各位辣媽帥爸實在是難熬,總窩在空調房怕孩子得「空調病」,外出遊玩,太熱,孩子太遭罪,不如,找個高大上的遊樂場,讓孩子玩個不累不歸吧!
  • 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鳴專欄】爸爸防止女兒早戀接管其社交帳號意外走紅,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創作者|一鳴曾經有個視頻刷屏網絡。錢鍾書愛在小錢瑗肚子上畫鬼臉,臉上畫鬍子。還愛在女兒被窩裡放各種玩具,等她睡前收穫驚喜。有次他在小錢瑗的床上疊了一個「城堡」和「怪獸」,先是用大辭典做底,一個四腳朝天的板凳做城堡圍牆,上面放上皮鞋做頂。怪獸是用小錢瑗的書包,上面放滿書,接上一個長長的鞋拔子做尾巴。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性難題,破格成為最年輕教授,3位院士聯名寫信
    當然,教育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學霸和學渣就是優勝劣汰的產物。人們對學霸的印象通常都是學習好,文質彬彬的;而對於學渣的印象普遍是不好好學習,整天遊手好閒,插科打諢的那種。可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大家眼中的學渣,但是卻憑藉自己的努力,一舉摘掉學渣的標籤,在20歲的時候攻克世界性難題,獲得3位院士聯名推薦,成為最年輕的大學教授。說起學渣這個稱號,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他畢竟還是有長處的,但是學渣這個稱號他還是擔得起的。他就是劉路。
  • 《地球上的星星》:學渣到學霸的逆襲揭示現代家庭教育的4個痛點
    事實:父母愛孩子是有條件的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邏輯。你聽話,我就愛你,你不聽話,,我就收回對你的愛。伊桑的父親,當孩子被校長勸退時,為了避免孩子被開除,為了保留自己的顏面,他提前把孩子轉去了寄宿學校。在他看來,伊桑這樣的問題兒童,不值得自己這麼愛他。其實不僅是對伊桑,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對於伊桑的哥哥尤漢這樣的學霸孩子來說,父親的愛同樣是有條件的。當尤漢在網球比賽中失利時,父親並沒有上前去鼓勵和安慰,而是氣急敗壞地把帽子抓下來往地下狠狠地一摔,同時向兒子投去失望而憤怒的眼光,全然看不到一點愛的影子。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很難搞,丈母娘看女婿卻是越看越順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姥姥帶孩子似乎都挺合適,也利於家庭團結。前陣子看到一個帖子,就是關於「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的科學排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 帶孩子出去玩心情說說 家長與孩子一起出遊注意事項
    形容帶孩子出遊的心情說說就會出現在在朋友圈中,內容也十分有趣。   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出遊,都是想拓寬孩子和自己的眼界,見的多了視野就很寬,不管去哪裡,都完全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當地的文化底蘊。   周末帶著孩子老媽和閨蜜出遊,幸福滿懷。這麼多年無論陰晴冷暖,她們總是義無反顧伴在身旁。
  • 別讓智商背鍋,學渣和學霸的差距在於這四種品質,走上社會都有用
    坐在學霸區的孩子,家長自然是竊喜不已。坐在學渣區的孩子,家長也會失落無比。但是,坐進學霸區就能成為學霸嗎? 老師坦言,並非如此。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別不是一星半點,不能單看成績,還要看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一些家長毫不猶豫甩鍋,「孩子智商低,比不過智商高的孩子。」
  • 帶孩子出去玩,這4個地方要注意
    上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玩,發現有好多家長帶著孩子放起了風箏。結果,夫妻雙雙截肢,爸爸需要截掉四肢,媽媽也截掉了雙手和一條腿,暫時只剩1條腿,還面臨後續每人至少20萬元的治療費……原來幸福的家庭,因為一次放風箏而毀了,無法想像他們一家以後要如何生活,孩子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