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專欄】爸爸防止女兒早戀接管其社交帳號意外走紅,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創作者|一鳴
曾經有個視頻刷屏網絡。
在美國,有一位爸爸為了懲罰女兒和男生走得太近,決定接管女兒社交帳號兩周。
沒有想到的是,在接管帳號期間,由於這位爸爸在帳號裡面放飛自我,玩出了各種新花樣。
沒想到的是,他的各種奇怪自拍和冷幽默配文竟然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看了視頻,網友們笑得東倒西歪,紛紛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有趣的父母了,也有網友表示,也要試試這種方法。
王小波說過,趣味是感覺這個世界美好的前提。對父母而言,會玩是對抗教育焦慮的最好武器,而對孩子而言,會玩的父母則更是自己一生的禮物。
01
會玩的父母讓家庭笑聲不斷
美國親子溝通專家、「平和式教養法」創始人蘿拉馬卡姆博士說,育兒要把80%的力氣,花在搞好親子關係上。
疫情期間,很多家庭都在家裡閒的無聊時,傅首爾一家卻正在舉行超有趣家庭運動會。
套圈、桌球、高爾夫……最後的冠軍還能掌握家庭話語權!
有網友無不羨慕地說:
「真羨慕有的小學生寒假不好好上網課,還被爹媽帶著一起瘋玩!」
「這麼歡脫有愛的神仙家庭我真的太酸了 」!
提到父母會玩,有個人是不能不提的,他就是錢鍾書。
錢鍾書生性開朗,有了女兒後,就更越來越有童心了。錢鍾書成了小錢瑗的玩伴,兩人天天淘氣打鬧。
錢鍾書愛在小錢瑗肚子上畫鬼臉,臉上畫鬍子。還愛在女兒被窩裡放各種玩具,等她睡前收穫驚喜。
有次他在小錢瑗的床上疊了一個「城堡」和「怪獸」,先是用大辭典做底,一個四腳朝天的板凳做城堡圍牆,上面放上皮鞋做頂。怪獸是用小錢瑗的書包,上面放滿書,接上一個長長的鞋拔子做尾巴。
被小錢瑗抓到他惡作劇後,錢鍾書惡人先向楊絳告狀:「阿圓欺我!」
小錢瑗理直氣壯:「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場拿獲!」
楊絳連忙趕來,三人大笑,客廳電話響了都沒聽到。
錢鍾書精通多國語言,也愛用這個技能來抓弄女兒。偶爾錢鍾書還教小錢瑗外語句子,但都是粗話。
每逢朋友來做客,錢鍾書就叫小錢瑗出去顯擺,惹得客人大笑不已,這時小錢瑗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反而沾沾自喜。
有趣的父親骨子裡的孩子氣,在女兒面前是掩藏不住的。
錢鍾書在風雨飄搖的亂世裡,給了女兒歡樂的童年記憶。
會玩的父母,理解孩子的童真,允許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從小就給孩子建立了滿滿的安全感,也給予他長大後獨立的信心和勇氣。
02
會玩的父母給孩子充滿趣味童年
不久前看了一個視頻,竟然一下子沒忍住笑出聲來。
視頻中,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戴著聽診器正像模像樣地給她的「患者們」瞧病呢!
布娃娃,玩具小象以及毛絨熊等小患者們都坐在小椅子上排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
鏡頭一轉,隊伍的末尾出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士。
他呆萌的表情,端端正正坐在小椅子上,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他就是小女孩的爸爸。
網友們被這有趣的場景逗樂了,紛紛留言:
「哈哈哈,醫生挺熱門,病人好多!」
「為了見女兒一面,容易嗎!」
這樣有趣的爸爸,願意加入孩子的世界,與孩子調到同一頻道,一起遊戲,一起做事,一起感受單純的快樂。
有這樣的父母陪伴,哪個孩子會不喜歡!
網上有位爸爸為了教育孩子,竟然買了許多衣服。
因為他說,學習也可以跟玩一樣:
比如孩子穿上漢服,就以為自己在扮演小詩人,就可以幾個小時反覆的背誦和學習杜甫的詩。
比如孩子穿上中世紀船長服,就可以學習很久地理大發現的知識,就連凱爾蓋朗群島這麼冷僻的知識都能記得住。
他還說,孩子的學習需要儀式感,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代入感。
區區一套衣服,幾十塊錢,然而有趣的爸爸可以讓孩子保持某個學科知識的學習熱情猛增,實在是不亦樂乎。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一書中指出:「和孩子一起玩兒,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佳方式。因為和孩子相處,最好的方式不是「說給他聽」,而是轉化成孩子理解並能接受的語言——玩兒,去做給他看。」
會玩的父母,用充滿趣味的童年為孩子一生鋪上溫暖的底色。
03
會玩的父母,讓孩子擁有對抗黑暗的力量
最近熱火的抖音視頻裡,一位敘利亞父親和3歲女兒的對話,獲得千萬點讚。
「是飛機還是炸彈?」「是炸彈。」「炸彈?」「是的,當它掉下來的時候,我們就要大笑「「掉下來了。」「哈哈哈……」
為了不讓女兒遭受持續不斷的爆炸帶來的精神傷害,爸爸穆罕默德設計了一個遊戲,以分散她的注意力。
每當炸彈落下時,穆罕默德騙她這些聲音由煙花和玩具槍發出,並約定落下炸彈時一起大笑。
孩子純真無邪,父親附和地笑著,他悄無聲息地將戰火的痛苦抹去,想要給女兒留下一個美好的心靈世界。
會玩的父母能跨越生命的界限,它滋養著孩子的純真和心靈,讓他們有希望和力量向前衝,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
04
會玩的父母是孩子的幸運
電影《如父如子》中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當發現兒子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時,良多和雄大兩家都沒有跟孩子挑明,而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適應能力為由,作為遊戲互換孩子,讓兩個孩子分別住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家中。
事業有成的良多還是一如既往地忙於工作,沒時間陪伴新來的親生兒子,還要求他獨立生活,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玩兒。孩子感到家裡跟賓館一樣,冷冷清清,住不習慣。
而在平民區開小店的雄大則跟交換過來的親生兒子親密接觸,跟他玩遊戲,帶在身邊賣電器,甚至和他一起洗澡,和兩個弟弟妹妹打鬧成一片,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感受生活中的日常點滴,感受家庭中自然樸實的歡樂。
在兒子的眼中,有錢能幹的父親並非就高人一等,會修理玩具的父親才是真正的英雄,能陪自己一起玩的父親才是真正的父親。
所幸的是,電影的最後良多發現兒子偷偷拍下自己的瞬間,終於看到了自己作為父親的樣子,用一句句真誠的「對不起」換來了父子間隔閡的消除,找回了真正的父子情深。
《小王子》一書中寫到:「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我們忘記了。」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為人處世、行為習慣以及價值觀等會深深影響孩子。如果說,愛玩的父母帶給孩子的是歡樂和自由,那麼刻板嚴肅的父母,帶給孩子可能更多的是,情感的冷漠和自我限制。
做個會玩的父母,與孩子一起玩鬧,一起感受生活,而不只是板著臉對孩子提要求,會讓孩子體味到親情的美好,會讓我們和孩子更加心心相連。
做個會玩的父母,讓孩子喚醒我們沉睡的童心,再忙碌也為孩子留出時間,用心感受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才能真正體會為人父母的幸福和喜悅。
作者簡介:一鳴,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本文為一鳴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