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 Man》中的Iron 是鋼鐵的意思,而其中的 Man就是人的意思。按照一般邏輯來說應該會翻譯成鋼鐵人,可為什麼直接翻譯成了《鋼鐵俠》?這其中的淵源可能要追溯到中國人對於俠的厚愛。
在百度詞條上,關於俠這個詞的解釋是,俠指有能力的人不求回報地去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這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社會追求。首先是有能力的人幫助弱小的人,鋼鐵俠,擁有能與一切黑暗勢力做鬥爭的勇氣和實力,由此可見這一點是符合俠這個詞的。其次是關於俠的第二句解釋,是一種社會上大家所共同追求的一種精神。懲惡揚善,拯救世界,勇於擔當,鋼鐵俠其實一直都擁有這把世界的責任抗在肩膀上的俠義之心。
中國自古的俠客,總結一下就是懲惡揚善,見義勇為的俠義精神是他們存在的精髓。而鋼鐵俠從第一部到第三部,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打敗壞蛋,克服困難,懲惡揚善,捍衛世界和平。同樣都是對個人英雄主人的推崇,所以蜘蛛俠雖然沒有穿著中國俠士的服裝,沒有帶著中國俠士的配件,他的骨子裡還是有中國人打心底裡認可的一種俠義精神。
中國的俠義之士不僅時刻有著責任感和使命感,就連平時對待朋友,也是肝膽相照。這也是鋼鐵俠,俠義的一面。第一部時對待在山洞裡和自己煉鐵的兄弟,哪怕設備不完善,依然拼盡全力去救他,第二部時,這個上校和鋼鐵俠成為生死之交,一起共同抵禦困難,最後都成為了獨擋一面的英雄。所以就算再友情裡鋼鐵俠也是一個充滿俠義之心的英雄。
鋼鐵俠本身就是一個虛構的形象,他不是人,是一個人們心中能夠拯救世界的英雄形象,所以直接翻譯成鋼鐵人會讓這個電影的吸引力下降,而且也比較不符合特殊的人設。就是因為鋼鐵俠有著那麼多普通人沒有的東西,不管是出身還是經歷,又或者是家庭,這些種種都讓我們覺得鋼鐵人比鋼鐵俠要更貼切。
美國好萊塢的大片,那些崇拜個人英雄的片子,都成為了中國的這個俠那個俠。其實這就是一種文化的相互吸引和吸收。美國的Iron Man是獨特的代表著他們文化的因素,而來到中國的《鋼鐵俠》,明明是同一部電影,只是因為一個俠字,讓中國文化對於俠義精神的追求和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相碰撞。因為中國的俠義之道,因為Iron Man的與眾不同,所以它叫《鋼鐵俠》而不是《鋼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