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件世界級大事件發生了——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微博
中國北鬥是個什麼星?
它是「浪漫之星」,北鬥七星自古就是中國人辨認方向、把握時節的標誌。當中國科學家開始研製中國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便以「北鬥」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星命名。
它是「創新之星」,創新,是北鬥與生俱來的基因,擁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是中國北鬥系統的創舉。北鬥三號的信息發送能力提升到了一次1200個漢字,遇突發情況時足以將情節一次性說清楚,還可以發送圖片等信息,就像「空間微信」。
它是「長壽之星」,為提高衛星在軌服務可靠性,北鬥三號衛星採取了多項可靠性措施。衛星設計壽命達12年,達到國際導航衛星的先進水平。
它是「自主之星」,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國產化率達100%,北鬥三號一馬當先,走出了自主創新的北鬥之路。
它是「精準之星」,北鬥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通過遍布全國2600個地基增強站組成的地基增強系統,增強後定位達釐米級。
它是「中國之星」,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從雙星定位到區域組網,再到覆蓋全球,北鬥人自主創新,徹底打破了核心器部件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局面。
它是「世界之星」,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數以上國家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北鬥系統。北鬥系統已經在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減災救災等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它是「協作之星」,每顆衛星既各司其職、又優勢互補,共同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它是「北鬥人之星」,經過幾代北鬥人的不懈努力,北鬥系統用20多年時間走過了國外衛星導航系統40年的發展道路。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微博
有人說:航空航天的事,用得著我們老百姓操心?
一個人的見解,取決於他對事物的了解有多少;一個人的格局,取決於他所知道的世界有多大。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把目前世界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SpaceX重型獵鷹送上了天,在個人傳記《在火星上休息》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我讀了很多科幻小說,對於天空我無限神往,飛往外星球和發現外星人讓我著迷……」
眼中有宇宙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跟科學家一樣嚴謹,卻比科學家要膽大;跟冒險家一樣敢想,卻比冒險家實幹。
對孩子來說,他們對太空的好奇和嚮往,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對於太空,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作為家長的我們似乎很難以一種專業又有趣的方式回答他們。
今天小魚姐姐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套以獨特視角滿足孩子探索太空的好奇心的科普漫畫書——「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
奧克和奧林是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兄弟,他們的爸爸老奧是火星科學考察隊的隊長。在火星執行任務時,老奧和他的隊員遭遇了火星塵暴,與地球失去了聯絡。奧克和奧林決定自己造一艘宇宙飛船,去火星營救爸爸,他們的太空探險之旅由此展開……
火星塵暴瞬間吞噬了老奧和他的火星科學考察隊隊員
「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共包含四冊。作為一套寫給孩子的科普漫畫書,這套書可以說融合了孩子最喜歡的漫畫元素:太空、探險、救援……而每冊書又安排了不同的主題,滿足孩子對太空不同角度的疑問和好奇。
飛行原理
航天生活
星系知識
火星探索
整個故事以奧克和奧林的視角展開,孩子可以跟隨他們的腳步參與太空探險的全過程:
製造飛船
為了製造飛船,還需要參考前人留下的設計圖紙
參加航天技能訓練
光是增強體質的體育鍛鍊項目就有這麼多!
進行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雖然有趣,卻又有一定的危險性
探索火星表面
相信通過這場非比尋常的太空之旅,可以讓孩子對太空探索產生更大的興趣。
「科普」這個詞,顧名思義,是指以淺顯的、讓公眾易於理解、接受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活動。對於孩子來說,要想向他們灌輸科普知識,需要尋找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
市面上的太空科普圖書林林總總,其中大多是「百科式」的形式介紹宇宙星系的知識。孩子閱讀起來的體驗感與讀課本無異。其中一些科學理論和數據,他們也無法很好的理解。
為什麼「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可以專業又有趣呢?
這當然要歸功於這套書的作者、科普漫畫家——宋海東老師。
本書作者——宋海東
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或讀過他的作品《蛋蛋學校》,這套系列科普漫畫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個一百」原創工程,被譽為國產的《神奇校車》。
宋老師曾任職於國家航天部,還曾在中央電視臺唯一一檔日播性娛樂節目「天天快樂」欄目擔任現場漫畫,這讓他繪製的科普漫畫不僅具有很高的專業度,也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趣味性。
比如:在《造艘飛船去火星》的開頭,奧克和奧林參演了一部科普劇,劇中把太陽系比作了一個大家庭,太陽是家長,而地球的「兄弟姐妹」們,則「性格迥異」。
比起冷冰冰的百科或是數據羅列,這種擬人的形式讓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所處的太陽系。
太陽系家庭的大聚會
又比如:在《宇宙撲克牌》中,神奇火星蛋拿出了一副神奇的太空撲克,讓宇宙中各個星球的大小,以及星系間的關係變得一目了然。
心靈手巧的家長們不妨也可以為孩子製作一副太空撲克,雖然不像書中的撲克有那樣神奇的特效,不過寓教於樂的效果也可以達到了~
神奇的太空撲克牌,
出牌就可以看到星球的鐳射立體影像解說
除了太空知識,書中自然也少不了豐富、詳實的航天知識,這恐怕也是很多百科書裡所沒有的。
比如書中出現的太空服、以及太空梭的「解剖圖」:
這些分解圖都繪製得十分精準詳實,令小編驚呼「就像看到了真的一樣!」。如果不是具有相當了得的畫工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是絕對無法完成的哦~!
令孩子感興趣的,或許還有書中提到的航天技能訓練和航天生活:
奧克和奧林他們都參與了哪些訓練呢?
書中有更多內容等你發現!
要成為未來的航天員,原來不僅需要航天知識的儲備,還需要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你,準備好了嗎?
此外,書中還涉獵了一些簡單的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知識。
比如:人類要達到怎樣的速度才可以擺脫地球的引力?如何構建一個有效的密閉生態循環系統?等等。相信會令對這方面內容感興趣的「理科迷」大呼過癮。
作為一套向孩子推廣和普及航空航天知識的科普漫畫書,「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還獲得了相關領域專家的認可和大力推薦。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長陳青認為:「宋海東老師的科幻科普童書獨樹一幟:展現童趣無盡的暢想,融合廣博豐富的科學,讓孩子們在自我興趣發展中快樂學習,更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的動力。」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則表示:「這套書把趣味性和科學性結合得很好,故事充滿想像力,讀起來引人入勝,小讀者們在這奇幻的探險中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並受到科學的啟迪。說實話,我這個『大朋友』也很喜歡!」
有了專家認證,可以放心讓孩子學裡面的知識點啦!
除了有趣的故事和豐富的科普內容以外,
小編還在書的結尾發現了好玩的互動遊戲。
好玩的找不同遊戲,快來挑戰一下吧!
大家看過遊戲頁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書中的遊戲怎麼都是黑白的?是畫稿還沒有完成嗎?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設計呢?
這當然不是未完成的畫稿,也不是為了節約成本!
原來宋老師是希望孩子在遊戲時不要受到顏色的幹擾,而專心於遊戲內容本身。
太空中充斥著很多太空垃圾,
來把遊戲要求中的幾個找出來吧!
此外,孩子在做完了遊戲後
還可以自己為這些遊戲塗上喜歡的顏色
算是這本書留給大家的一個小彩蛋吧~!
讓孩子學會仰望星空,也許就能找到自己的夢想。
讓孩子學會探索星空,也許就學會了看待世界。
未來,就在正在形成宇宙觀的這群孩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