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或者叫十二屬相歷史悠久,很難說清楚為什麼如此排序,但是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從中華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還是可以窺見一些端倪的。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本是古代勞動人民制定的記錄一天十二個時辰的記時辦法。從午夜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是子時,以此類推,每個時辰兩個小時。後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觀察發現,每個時辰都會有一個與人類生活密切的動物在活動。
比如子時夜深人靜,是老鼠出來活動的時間。丑時即凌晨1點至3點,這兩個小時,是牛反芻的時候。寅時是凌晨3點到5點這兩個小時,是老虎出來覓食的時間。辰時是7點至9點,這時候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陽氣生發,是龍飛騰於世界的時候,也是人們精力充沛的時段,所謂龍馬精神之謂也。這些動物的活動於特定的時段,於是人們就用這些動物來表示時間。
但是用動物來紀年就比較複雜了。古人在研究曆法的時候往往將天時地利和人事相結合,這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思想,這叫天人合一思想。這裡的天不僅僅是指天時,而是指自然。人們觀察發現一年有四季,每年四季都會按順序交替出現,從來不會出現混亂。
於是人們就將這個觀察結果運用到年輪上,認為一年又一年的輪替使用周期。於是結合陰陽五行學說,從日常生活中受到啟發,將十二時辰所對應的的動物去標誌年份。於是就開始實行十二屬相的紀年辦法,每一年有一個標誌性的動物,這些動物有的是實際存在的,還有神物,比如說龍。
在這一年出生的人都無一例外地擁有一個共同的屬相。但是,在眾多的動物中為什麼人們會選擇醜陋而有對人類有很多害處的老鼠為十二屬相之首呢?
這還得從陰陽五行學說解釋。古人認為數字有陰陽之分,不能被2整除的數字就是陽數,相反就是陰數。在十二屬相中位次是陰數的有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動物都是實際存在的,仔細研究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不管是蹄子的瓣數還是爪子的個數,都是陰數,牛羊豬都是偶蹄目動物,兔子爪和雞爪也是偶數,蛇沒有四肢是零,都屬於陰數。
再看出老鼠之外的其他動物,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龍是神物,自古以來就有「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虎、馬、猴、狗都是五爪,這個數字都是陽數,和他的位次剛好相合。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把現實當中存在的動物和神物都採取拿來主義的辦法用於紀年,而且他們的特性與他們的位次完全相合。
再看老鼠。老鼠在十二時辰計時法中是從午夜11點到次日凌晨一點,是從陰向陽過度的時段,古人說,冬至一陽生,在一天當中,午夜12點就相當於冬至,此時一到陰極而陽生,陽氣生發,所以這個時辰是從陰到陽的過度,而且十二時辰中只有這一個跨越日期界限的時辰,所以用老鼠來標註。
為什麼?古人觀察生活很細緻,發現老鼠的前爪是四個,後爪是五個,正好符合從陰向陽的過渡。於是就把這十二時辰的第一位給了老鼠,老鼠也順理成章的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