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可以投一晚上的幣不?家庭戰「疫」歡樂多,花式帶娃學起來

2021-01-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四腳吞金獸」們紛紛延期開學,讓今年的寒假顯得格外漫長。一個腦袋裡充滿了奇思妙想的小孩在眼前晃悠,任何家庭計劃都可能隨時被打亂。如何讓圈在家裡的「熊孩子」迅速「放電」?快來圍觀家庭戰「疫」VLOG(短視頻)大賽,跟著機智的家長們學習花式帶娃。

由封面新聞、四川廣電網絡、封面研究院人文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家庭戰「疫」VLOG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截至2月15日下午3點,共收到全國各地超過1600人投稿,優質視頻還將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推廣。眾多參賽視頻之中,萌娃參與其中的視頻點讚量格外高,無論你是否已經晉升為老父親或老母親,看到萌娃們天真無邪的笑臉,隔著屏幕都會露出會心一笑。

家庭戰「疫」VLOG(短視頻)大賽等你投稿

「爸爸的爸爸叫什麼?爸爸的爸爸叫爺爺!」隨著鋼鏰清脆地落入投幣口,小朋友可以在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上聽著音樂搖晃幾分鐘,同時獲得對家庭人物關係的啟蒙。但是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怎麼辦?深圳李先生上傳了一段「爸爸牌」搖搖車的視頻參賽,只見爸爸用床單和獅子頭將自己裝扮成獅子形狀的搖搖車,一手舉著小碗接受投幣,在充滿魔性的音樂中上下晃動,後背上的孩子露出滿意的微笑。

李先生透露,他在群裡看到堂弟發來的視頻,就用手頭現成的材料床單和獅子頭組裝了簡易的搖搖車,兒子坐上去很開心,每天都鬧著要投幣。

「爸爸牌」搖搖車舒適度極佳,酷炫又好玩,省電還省錢呢。這條視頻參賽之後,贏得眾多網友點讚支持,有朋友留言「爸爸,可以投一晚上的幣不」,莫名心疼床單裡的爸爸。

「爸爸牌」搖搖車

這個超長待機的寒假,娃娃宅在家裡該咋個過?巴蜀笑星王磊攜兒子王樂謙創作四川方言《當個乖娃娃》,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號召小夥伴們「讀書練字寫功課,偶爾又把手工做,飲食規律講衛生,從小養成好習慣」。

如何足不出戶,玩遍四川美景?網友「fm880056」一家別出心裁,在冰箱前吃冰淇淋,假裝自己在達古冰山風景區;下廚房自製缽缽雞、豆腐腦,假裝來到了令人口水滴答的樂山,若爾蓋草原、四姑娘山,都可以藉助小朋友的娃娃來裝扮,讓人忍俊不禁。

此外,網友「fm881090」自製兔子燈,讓孩子牽著滿地跑,宅家過元宵節;成師附小華潤校區楊麟和小黃人約定「春節不出門,出門一定戴口罩」;網友「彥彥兒」家的兩個兒子組建了「特工隊」,整裝出發,勢將打敗冠狀病毒。這些參賽視頻中,帶著小朋友一起全家總動員,宅家帶娃很有趣,贏得了更多的點讚。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春節防疫故事, 趕快打開四川廣電網絡微信公眾號,點擊右下角「活動專區」——「家庭戰疫視頻徵集」頁面,按照要求上傳原創視頻;或打開「封面新聞」客戶端,點擊進入活動頁面,上傳15秒以上、3分鐘以內的原創視頻,並添加#家庭戰「疫」VLOG大賽#話題,均視為投稿成功,經編輯審核後發布。

上傳成功,作品在「四川廣電網絡」微信公眾號活動專區「編輯精選」欄目或「封面新聞」客戶端活動專區發布後,根據視頻製作的質量,可獲得50-1000元不等稿費(由主辦方根據投稿的質量來評定)。我們還將從所有參賽作品中,評選出轉、評、贊累計數量前100名的優質視頻,屆時,每人發放一套由主辦方提供的價值兩千元的獎品。此外,廣電用戶只需打開電視,進入活動專區就可以看到這些視頻,只要參與活動,拍攝的視頻就有機會在電視上播出,讓全川電視觀眾共同分享您的宅家戰疫小視頻,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參賽友情提示:

1、出於版權保護目的,參賽用戶需上傳自己拍攝的原始視頻素材,禁止帶有其他平臺logo,帶有其他平臺logo的作品將無法參與評獎,敬請諒解。

2、同一用戶上傳多個作品,擇優評選。

3、投稿參賽者視同承認本規則,本次活動的解釋權歸屬於主辦方。

相關焦點

  • 戰「疫」學起來 | 胖媽媽與你分享——帶孩子動手做實驗
    戰「疫」學起來 | 胖媽媽與你分享——帶孩子動手做實驗 2020-02-09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爸爸你啥時候回來?」臨上「疫」線,兒子竟執意給他一把餅乾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在天安門分局巡警一大隊工作的民警丁正,已經兩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每天除了工作外,他最期待的就是晚上和家裡打一通視頻電話。這個小朋友是丁正家中的「小公主」丁洛伊,小名哼唧,正如她的小名一樣,天天哼哼唧唧地說想爸爸。哼唧剛滿一歲,會說的話不多,但是她認認真真地從口中蹦出的「爸爸,我愛你」這幾個字,看似簡單,卻給了丁正克服一切困難的力量。
  • 戰「疫」繪本 | 《等爸爸回家》、《媽媽的秘密》
    一起去看看孩子眼中的戰「疫」瞬間吧!他笑起來有一雙彎彎的眼睛,我最喜歡了。但是最近他的笑聲漸漸少了,而且還經常很晚回家。我最愛吃樓下小店裡的棉花糖,可媽媽總是不給我買。平常,只要桌上放了一支棉花糖,我就知道,爸爸回來了!快過年了。爸爸早早就答應我,今年過年,他要陪我一起留在家。
  • 公獅獨自帶娃,手法卻看得人大跌眼鏡: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媽媽帶娃的方式和爸爸帶娃的方式可謂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爸爸帶娃通常遵循著一個原則,那就是活著就好。那麼動物界是否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呢?獸醫小明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隻公獅子帶娃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國外的一間動物園內,這隻母獅生了兩隻小獅子,但是因為和園內的另一隻獅子發生了衝突,不小心受傷了。於是工作人員便將它送去了醫院休養幾個星期,但是這兩隻小獅子該由誰照顧呢?他們想到了小獅子的爸爸,於是便把兩隻小獅子交託給了公獅,讓它獨自帶娃。然而公獅帶娃的手法卻看得人大跌眼鏡。
  • 鳥類家庭誰帶娃?動物學家告訴你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然 / 文 施向輝 / 攝)鳥類家庭生完孩子誰帶娃?鳥也會 " 離婚 " 嗎?11 月 19 日,三位重量級動物學家齊聚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分享了關於鳥類、長臂猿以及金絲猴的行為學研究成果。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芽芽媽媽全職在家帶娃,外婆心疼女兒,覺得女兒那邊的菜又貴又不新鮮,於是,她每天都買好新鮮的食材過來,做好一日三餐,再幫女兒打掃、收拾家務。女兒就帶著芽芽遊戲、看繪本、學英語,一心一意帶好孩子。晚上,外婆做完晚飯之後,再回自己家去。 芽芽外婆說,「我不跟他們年輕人住到一起,我自己的房子住著多舒心。芽芽她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我也沒辦法說。
  • 「佛系爸爸」帶娃曬太陽走紅,網友:父愛如山,一動不動
    我們所說的父愛如山,一動不動,確實在這位爸爸身上展現地淋漓盡致。佛系爸爸帶娃其實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爸爸帶娃不如媽媽帶娃那般細心,爸爸容易忽略孩子的一些需求。有時候孩子在父母面前搗亂,其實就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其次,寶爸帶娃往往過於佛系,不注意帶孩子的細節,往往會讓孩子處於危險的狀態中。
  • 帶娃在廈門過暖冬!不走尋常路,小眾親子遊記 ( 附攻略)
    這個周末,來個花式溜娃很有必要。帶著孩子,我是最不喜歡扎堆的,誰說廈門就只有鼓浪嶼?是的,看到這裡,想要看傳統廈門遊的親們可以撤退了。。溫暖如春的廈門,其實有很多美麗、有趣的好去處,只是外地的朋友你不知道。作為廈門人,我決定帶著小鑫鑫來個不走尋常路的玩法。
  • 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聰明寶媽的智能帶娃神器
    本網1月13日訊 幼兒園開學時間一延再延,孩子宅在家裡沒事做,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對孩子的眼睛傷害很大。我想著肯定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煩惱,我就去我經常取經的寶媽群裡詢問了一番,被安利了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這款智能帶娃神器。
  • 戰「疫」動起來|詩意蔬果圖,為居家生活添彩
    戰「疫」動起來|詩意蔬果圖,為居家生活添彩 2020-03-06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玩不轉主題活動?盤點最近和娃玩的主題活動,孩子越玩越歡樂!
    經常有人會問:哎呀,你怎麼有那麼多點子陪娃玩?三歲的孩子,你把他按在那裡讓他學。他注意力有限,根本實現不了。可是,如果用有趣的活動來引導就不一樣了。此外,不少公號以及外網資源都可以用起來。最近的twinkl網開放的board games什麼都可以用起來。小花生網、夏天的陳小舒、丹媽說童書以及susan教英語都可以關注起來。
  • 連線主戰場|戰「疫」前線的「陀螺」轉
    連線主戰場|戰「疫」前線的「陀螺」轉 2020-03-23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2020-03-24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娃出去大自然教育是什麼意思,給孩子不一樣的教育體驗
    反正休假快到尾聲的時候,你含著淚、咬著牙,告訴自己要堅強,一切就要結束了,馬上就要回到辦公室搬磚了,想起來收件箱裡上千封未讀郵件心裡就非常踏實、非常燦爛、非常亞克西。你可能要問,這麼痛苦為什麼不在家呆著要出去旅遊?喂,我們中年婦女也渴望出去吃吃喝喝,再苦再累,也要活出一種life style沒有因為生小孩衰退得很悽慘的假象啊。
  • 戰「疫」中的北京曲藝人
    戰「疫」中的北京曲藝人 城 市 文化範 一呼百應 致敬勇士 憑著對戲曲曲藝的一腔熱愛 身為八零後的謝巖 有著很多關於曲藝文化的夢想
  • 寶爸帶娃時偷懶,用一條「魚」哄孩子睡,網友:高科技讓人漲知識
    而這條魚會火起來,是因為一位爸爸用它代替自己的手,輕輕拍孩子的後背,從而哄孩子入睡,畫面真的太搞笑了。這不禁讓許多網友調侃:「沒想到魚不僅能用來吃,還能用來哄娃,高科技讓人漲知識」。玩笑歸玩笑,但是這款新科技,也的確是贏得了不少家長的好評,這其中有新手媽媽,當然也少不了「帶娃小白」的爸爸們。大多數男性總是比女性少了一點細緻和耐心,再加上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讓本就不堪重負的爸爸們在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時便多了幾分崩潰。
  • 給娃報班有多瘋狂?鄭州有媽媽「一年花掉10個Gucci包!」
    河南商報記者 熊卓甜 楊益瑩「星期天的晚上,大概只有喝一杯、逛逛淘寶清靜下,才能抵抗老母親每個周末所經歷的忙亂與抓狂。」在婧婧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她在「曬咖啡」,而喝咖啡的背後,不是在等娃下課,就是在送娃去上課的路上。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補習班,家長則聚在咖啡館聊孩子。其實在鄭州,這樣的情景已經成為周末最為常見的生活鏡頭。
  • 北京這些好地方假期不打烊,你能頂著月亮去遛娃啦!
    博物館、植物園、水上樂園,看這些夜晚營業的好地方——假期不打烊,頂著月亮去遛娃暑假來了,但一年之中最難熬的「伏天」也接踵而至,白天頂著太陽去哪裡都是一種挑戰。不過,既然是假期,第二天不用趕著去上學,何不帶著娃過過「夜生活」呢?京城裡,可是有一批精彩的晚場好活動呢。
  • 帶娃夜宿海洋館,和魚兒一起入睡
    聽說可以睡在海洋館  大C恨不得馬上出發  其實一開始想到帶娃夜宿海洋館的是爸爸,「之前看《博物館奇妙夜》的時候就有這個靈感了,很想帶孩子也去體驗下住在博物館之類的地方,一定很有意思,孩子的印象也會很深刻。
  • 如果男人可以負責生娃,那麼這些家庭矛盾,或者就不存在!
    現在的新女性,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能文能武,掙的錢不比男人少呀,憑什麼我們女人就應該在家生孩子帶孩子?如果男人也可以懷孕生娃,那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呢?首先,夫妻能減少吵架次數,家庭會更加和睦。如果男人負責生娃,就不能像現在一樣天天做甩手掌柜,把孩子丟給女人一個人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