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學起來 | 胖媽媽與你分享——帶孩子動手做實驗

2020-12-06 澎湃新聞

戰「疫」學起來 | 胖媽媽與你分享——帶孩子動手做實驗

2020-02-09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連日來大家時刻關注疫情進展,假期延長、長時間宅在家中難免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開學延遲而無確定期限,有了很多擔憂甚至恐慌,如何應對?

今天,我們將帶來「胖媽媽」邵莉的課程分享,讓宅在家裡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

寓教於樂,和孩子一起做家庭科學實驗

四歲至八歲的孩子開始對周圍事物好奇,拆拆這個,拼拼那個,喜歡動手探索,爸爸媽媽和孩子同玩,陪孩子做些簡單的科學實驗,對於發展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鍛鍊孩子動手能力都很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實驗,激發孩子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從小建立起科學思維和創造思維。

而實驗隨手可觸,舉兩個簡單例子:看一看,蘋果變色計:把蘋果切開,放一會兒,觀察會怎麼樣?那麼怎麼才能讓它不變色呢?拿一些碗,分別放進白開水、牛奶、檸檬汁、白醋、雪碧,鹽水等,做好標記,然後把切好的蘋果放進後,觀察結果,哪些不會讓蘋果變色,他們有什麼共同之處。再切個土豆看看,再找一些其它水果試試,哪些變色那些不變色,為什麼?動一動,神奇的牙籤:取五根牙籤,將牙籤中間彎折不斷,將牙籤彎折處聚攏在一起,擺放成放射狀。然後在中心點處滴水,觀察牙籤接下來發生的現象,什麼原因?你會驟然發現小中見大的微妙。

帶著孩子動手做實驗,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孩子們對科學奧秘探索的熱情。也使父母收穫與孩子互動的快樂。生活需要實踐,科學需要冒險!和孩子來一場說開始就開始的科學探險旅行吧!

「胖媽媽」邵莉

浙江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寧波市家庭教育專家組成員、海曙區「海岸線」家庭教育講師團專家

原標題:《戰「疫」學起來 | 胖媽媽與你分享——帶孩子動手做實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疫」動起來|詩意蔬果圖,為居家生活添彩
    戰「疫」動起來|詩意蔬果圖,為居家生活添彩 2020-03-06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暑假如何幫孩子動手又動腦,這位媽媽的方法,讓孩子主動遠離手機
    這個暑假,和兒子迷戀上一檔科教節目,這檔節目引導孩子通過對現實生活的仔細觀察,發現隱藏在「理所當然」中的結構和規律,激發孩子對尋常事物的思考,從發現規律,到利用規律,用巧妙的結構裝置把這些發現融入其中,讓一切以遊戲的形式生動起來。
  • 家庭戰「疫」歡樂多,花式帶娃學起來
    快來圍觀家庭戰「疫」VLOG(短視頻)大賽,跟著機智的家長們學習花式帶娃。由封面新聞、四川廣電網絡、封面研究院人文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家庭戰「疫」VLOG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截至2月15日下午3點,共收到全國各地超過1600人投稿,優質視頻還將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推廣。
  • 戰「疫」繪本 | 《等爸爸回家》、《媽媽的秘密》
    這麼短暫的時間裡,他們甚至都不能好好與孩子告別,更無法向孩子解釋,他們為何又一次要失言。而這種分別,也許不止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在醫務工作者的年年歲歲中。在孩子的眼中,身為醫務工作者的爸爸媽媽到底去做什麼了?他們現在還好嗎?自疫情暴發起,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結作者、插畫師、編輯,為小朋友們火線創作出了呈現醫護人員愛的傳遞的原創繪本。
  • 「疫」時公益|科學小實驗,和爸媽一起邊玩邊學!(二)
    「疫」時公益|科學小實驗,和爸媽一起邊玩邊學!能夠和孩子一起邊玩邊學的科學小實驗讓我們一起學起來吧!樂行博遊每日安排科學小實驗課程,家長孩子共同參與,孩子勤動手勤思考,並根據實驗掌握相關科學原理知識。線上參與方式手機掃碼樂行博遊「科學小實驗」海報中「科學大揭秘」二維碼,添加進微信群即可。
  • 15個超棒的有趣科學小實驗(6-12歲都適合),周末和孩子做起來!
    原標題:15個超棒的有趣科學小實驗(6-12歲都適合),周末和孩子做起來! | 5 0 萬 媽 媽 最 愛 的 學 習 專 家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小學生學習 孩子對科學小實驗總是充滿好奇,興趣濃厚,他們可以在實驗中感受到科學的奧妙,從而愛上學習
  • 10個家庭科學小實驗,讓孩子親自動手勝過讀幾遍科普書
    原標題:10個家庭科學小實驗,讓孩子親自動手勝過讀幾遍科普書 看點科學教育一直是父母重視的部分,除了給孩子買科普書帶著孩子動手做實驗,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對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探索能力、動手和分析的能力,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本文的作者,為孩子設計了10個在家即可完成的科學實驗,看似簡單,但涉及到不同種類、層面的科學知識,如力學、流體力學、植物學等。周末,一起玩起來吧。
  • 4個家庭科學小實驗,帶孩子親自動手做,培養科學思維和創造力
    而今天就要給大家分享4個科學小實驗,帶孩子親自動手做,培養科學思維和創造力。一、4-8歲是孩子思維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期科學家經過多年的多年的研究發現4-8歲是孩子思維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期。這也就是指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可以慢慢脫離對具象思維的依賴,能夠運用抽象思維做出直接的反應。
  • 3個科學小實驗,揭秘3個常見原理,0基礎家長帶孩子玩,免費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惑,其實STEM教育是一門融合的學科,STE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是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子玲就來介紹幾個超級簡單,0基礎的爸爸媽媽在家也能帶孩子玩起來的小實驗吧!
  • 17年前媽媽抗擊「非典」 如今兒子戰「疫」保電
    17年前媽媽抗擊「非典」 如今兒子戰「疫」保電 發布時間: 2020-02-08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本站編輯
  • 7歲萌娃做100多個科學實驗走紅,媽媽的教育方式很簡單,值得借鑑
    一個擁有科學素養的孩子能有多麼厲害?來自廣州的7歲小男孩皮卡,因為在網站上傳了100多個做科學實驗的短視頻,帳號漲粉20多萬,瞬間在網絡上走紅,甚至還火到了海外。每一個實驗很簡單有趣,而且和生活息息相關。「瓶子上的氣球自己鼓起來了」▼「瓶子裡的水一秒就能結冰」▼「盤子裡的小人遇水後居然漂浮了起來」。
  • 科學實驗挑戰賽升級再戰「疫」,開啟傳播新模式,玩轉科學實驗你說...
    但是,戰「疫」行動面前,每一個人依然不能掉以輕心。防控疫情是責任,傳播科學知識也是責任。全國各地的科技館博物館還在暫停開放的狀態中,全國各中小學陸續開啟在線課堂模式,課堂之外,大家可以通過357家全國科技館博物館聯合行動的微信公眾平臺上,24小時在線雲逛科技館。盡情玩轉科學實驗大賽,觀看海量科學實驗優秀視頻。
  • 別樣的「女神節」 西京醫院為抗「疫」一線白衣天使送上特殊禮物
    春意尚寒,暖風漸起,在第110個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為仍然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送上了節日的問候。一件睡衣,伴你溫暖「最近睡的不太好,走的時候著急忘記帶睡衣了……」當得知這一消息後,醫院專門成立的慰問小組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立即行動起來。
  • 《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帶孩子動動手,探索數學之美
    最近,一位小區鄰居向我吐槽孩子上小學後,輔導數學學習狀態:輔導作業就如上墳,孩子對枯燥的數學知識根本不感興趣!講到口乾舌燥,看到孩子一臉懵的模樣,自己就十分受挫。控制不住,吼了幾聲,孩子就越反感學習,學習成績就越差。如此循環反覆,不僅孩子因為學習受挫,媽媽也陷入無奈的冰窖。
  • 孩子小時奶奶帶還是媽媽帶好?60年前「恆河猴實驗」說出一個真相
    一位朋友,這幾天特別糾結,因為孩子一歲了,自己老爸老媽在城市住著不習慣,一個勁要回鄉下,說鄉下的房子住著舒服,鄉下的菜隨手摘著就能吃,城裡的菜價又這麼貴,真不如回鄉下舒服。老兩口說,也不是不想帶孫子,可以把孫子帶回鄉下,自己照看著。但是孩子的媽媽卻不願意,畢竟,孩子這麼小,離不開媽媽。
  • 波比娃娃實驗:為什麼你的孩子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表姐小美是一個性格不太溫和,有些暴躁的媽媽,對待孩子的時候也容易因為脾氣的問題而傷害孩子,有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她過分了。逐漸地,孩子也習慣了媽媽無釐頭的指責,像是學習一樣,在對待自己的朋友時,也容易意氣用事,經常和小朋友打架,最後回家被叫家長。
  • 團購|60個簡單有趣的小實驗,讓孩子動手又動腦
    在日常生活中,應對孩子問十萬個為什麼,激發好奇心,培養孩子科學思維及動手能力的神器,來啦!兒童科學思維活動書這些故事場景全都是源於日常生活,平時就要多帶孩子去觀察,做一名生活小偵探,對這個萬千世界,有著多少好奇都不為過。
  •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2020-03-24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先鋒|用音樂為戰「疫」發聲——浦東模範實驗中學先鋒在行動
    厚植愛國主義思想 作為老師,如何從自己的學科視角出發,給孩子們講起這次戰役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引導每一個孩子,去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自在線教學開展以來,浦東模範實驗中學各個學科的老師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 做實驗、鼓搗小製作一起動手「玩」科學
    N海都記者許毅棟 海都訊 孩子很喜歡鼓搗科學小實驗,可因為家裡和學校條件所限,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無處施展怎麼辦? 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酷酷蛙科學達人課」將專門開設「小蝌蚪班」,靜電知識、液體密度原理、人體反應、地質礦物等等基礎的自然知識,將通過一系列好玩有趣的實驗呈現出來,比如用「舞蛇人」和「人肉燈泡」實驗來認識靜電,運用液體分層製作鮮奶油…… 而面向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大孩子」,「酷酷蛙科學達人課」將為他們打造「小青蛙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