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導,環境變化對生物進化影響有多大?從小小的蛾子身上人們就能一窺其中的奧秘。因為工業革命時期汙染加重、灰塵增多,英國一種蛾子從白色變成了黑色。近年來,英國汙染減輕,天空變藍,這種蛾子重新變回了白色。
達爾文蛾子從白變黑再變白
工業革命之前,英國大部分地區有一種淡色、帶斑點的蛾子。由於工業革命導致汙染加重,工業粉塵使天空變得灰暗,在短短幾十年間,這種蛾子從白色變成了黑色。這樣,蛾子就能隱藏在被灰塵覆蓋的樹葉草叢中,不易被天敵發現,從而保護自己。生物學家認為這種蛾子的神奇變化是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完美註解」。因此這種蛾子也被稱為達爾文蛾子,標誌了環境的變化及這種變化對自然世界的影響。
如今在英國冒黑煙的汙染企業已經成為遙遠的回憶。隨著環境的改善,人們驚奇的發現達爾文蛾子重又變回了白色。科學家認為黑色的達爾文蛾子正在消失,最初的淺色蛾子重又佔據統治地位。科學家認為這是對達爾文進化理論的進一步證明。科學家呼籲民眾向科研部門報告所發現的不同顏色蛾子,以掌握更翔實的數據來進行研究。
位於多塞特郡的一蝴蝶保護機構的理察-福克斯說,「我們發現這些蛾子重新變回白色。如今在多塞特郡很難看到黑色的蛾子,但是在150年前的工業城市幾乎所有的蛾子都是黑色。」
這種達爾文蛾子最初是帶有斑點的白色蛾子,喜歡在覆蓋有苔蘚的樹上和牆上停留,鳥兒不容易發現它們。但是由於工業革命帶來的冒黑煙的煙囪大量增多,工業灰塵覆蓋了植被,而蛾子棲身的苔蘚由於工業汙染死亡,結果出現了黑色的蛾子並漸漸在數量上超過了白色的蛾子。這種變化被選進學校課本,成為解釋自然選擇是如何導致物種改變外貌以適應環境變化的生動註解。
不過最近有關達爾文蛾子變色的故事成為進化論者和創造論者爭辯的戰場,創造論者認為進化論者使用了錯誤的數據。
進化論解釋
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了為什么蛾子會變色。最初這種蛾子有淡色的雙翅和黑色的斑點,能夠很好的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從而不被捕殺。其實對於所有的植物或動物來說,都會出現變種,比如出現不同顏色的變種物種。這種蛾子也不例外,有時會出現黑色蛾子,但是這種黑色蛾子很難生存很久,因為它們容易被發現並被捕食。但是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的發展,嚴重的汙染給樹葉和建築物塗上了一層黑黑的粉塵。逐漸地,由於偽裝地更好,越來越多的顏色較深的蛾子得以存活更長時間並繁衍後代,而淺顏色蛾子卻不幸被捕食。深顏色基因在新生的蛾子中間廣泛存在,最終黑蛾子會佔據統治地位。其實這種進化趨勢在世界上許多物種都存在,並被稱為工業黑化。但是如今適合黑蛾子的自然條件逐漸成為過去,天平的平衡重又倒向白蛾子一邊,所以達爾文蛾子又變回了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