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賓漢的消失》這樣處置罪大惡極的犯人,你怎麼看?

2021-01-09 夢幻般的心靈

當我們面對重大的惡性刑事案件時,會被那些罪犯恨地咬牙切齒,人們大概會說:「這種人,槍斃他一百次都不夠。」

那麼,怎麼才算夠呢?

也許今天的這部短片,能給你一點啟示。這部短片的名字叫做《威利·賓漢的消失》(又名《肢解死刑犯》)。短片中人物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值得我們深思:威利·賓漢每次術後的心理變化及狀態都不相同。

這部短片的劇情設定是,國家對死刑進行修正,廢除了對死刑犯的死刑,改為進行若干次肢解手術,也就是每次手術都要切下死刑犯身體的一部分,並由受害人的家庭成員決定手術進行到哪一步,也就是說,受害者的家庭成員有權利決定手術是進行還是終止。

短片中的死刑犯名叫威利·賓漢是第一個被要求實施修正案的死刑犯;「我」,是修正案頒布以來的第一個手術監督員,也相當於是威利·賓漢的監護人。

很快,「我」和威利·賓漢見面了,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後無法接受,並且開始做無用的辯解。

我也只能用官方的話來回答他。

手術如期而至,威利·賓漢碑固定在手術臺上,受害者家屬站在窗外,做了決定:繼續。

鋒利的手術刀泛著寒光,劃開肌膚,聲音像裁紙刀割開白紙,絲絲作響。我在角落裡轉著筆等待手術結束,窗外的三人還在觀看,不知道那個小女孩在想什麼,旁邊的攝像機記錄著一切,一個完整的人,就要殘廢了。他,失去了左手。

第二次手術很快就到了,這次他失去了自己的右臂和左腿,這次,最小的女孩沒有來。電鋸響起,大女兒走開了,手術結束了。手術後,賓漢變了,與第一次手術後的憤怒不同,他變得膽怯,無助,在對高中生說話時,聲音很輕,似乎是懇求地勸誡他們不要做壞事。對面的三名高中生不以為然,一名女生輕蔑地看著他,嘴裡在嚼口香糖,一名男生在一邊在手上寫著「弱爆了」,一邊做著「剁手」的動作,賓漢很無奈。

這個場景似乎在描述一種現象:單純的告誡起不到任何作用,無論前人的教訓有多慘痛,人們總是在自食惡果後,才知道悔改,但大多數情況下,已經遲了。

好在賓漢的身體恢復良好,不知這是福是禍,良好的身體素質為第三次手術打下了基礎,賓漢坐在浴缸裡,沉悶的藍色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靜如死寂,護士坐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羅賓如被人割掉魚翅的鯊魚,又如被剪掉翅膀的鷹隼,他,已然是個廢人了。

第三次手術過後,賓漢的四肢已經都被切掉了,此時,全國爆發了抗議活動,認為肢解死刑犯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懲罰形式,我聽著電視上的新聞,憤怒地扔掉了手裡的食材。

第三次手術後,他很絕望,曾經健壯的一個男人,只剩下了一副軀幹,從此以後,他除了吃、睡、上廁所以外,什麼都做不了,就算是這三項基本的生理活動,也需要護工的幫助,從現在起,他無法獨立生存,從現在起,他也沒有了隱私。

第四次手術就要開始了,照例要詢問家屬是否同意手術進行,醫生緊張地看向窗外,當醫生聽到要進行時,醫生的眼睛裡出現了為難和遲疑。手術還是進行了,賓漢失去了腎臟和肺。

第四次手術後,賓漢很空洞,他的喜怒哀樂不再重要,他放棄了自己,不再掙扎,同時他也失去了健康的權利,他的生命依靠營養液而存在,他的命,不在他自己的手裡,現在的他活著,只是為了等待下一次手術的到來。

多次手術後的賓漢面色蒼白,不得不靠營養液來維持生命。賓漢坐在電視前,看著自己之前的手術影影像。賓漢叫來護士,問畫面裡記錄的是切掉自己的右腿還是左腿,護士溫柔地回答:「左腿,賓漢先生。」賓漢笑著回應:「左腿。」

五個月後,第五次手術被提上日程。躺在手術臺上的羅賓帶著哭腔懇求:「請不要這樣。」短片中提到,賓漢先生,將會失去他的名字。雖然沒有明確表明,但可以猜到,這次將要進行的是腦部手術,手術過後,賓漢失去意識,如同一株會活動的植物。

從那天起,羅賓先生再沒哭過,也再沒有跟我說過話。

之後的手術,又陸續拿走了他的耳朵,他的鼻子,他的舌尖。受害者家屬籤了字,神情複雜地走開了,沒有多看賓漢一眼。

最後影片交代,這些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羅賓先生依然還活著。

影片結束了,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有些人槍斃一百次都不夠,那麼,羅賓先生的手術夠了嗎?我想,誰都不會輕易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說第五次手術,賓漢失去了自己。那麼第六次手術、第七次手術……折磨、玩弄、發洩、嘲諷、褻瀆、警告……

經過這幾次手術,受害者家屬原諒了罪犯嗎,有一句話說地好:除了受害者,誰都沒有資格說原諒,那麼,讓受害者家屬手握懲罰罪犯權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我看了下評論區,有一位觀眾這樣寫道:

對於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人人都希望得到最公正且令人滿意的審判,但受害者的創傷不能彌補,絕對的公平正義也不可能達到,我們只能做到盡善盡美,不斷完善法律和刑罰體制。而短片中的做法只不過是高科技時代的酷刑,這和進步的法制時代是背道而馳的,並且法律賦予受害者極大的權力,這種權利是行使惡的權利,是一種變相且更加變態的卻不受制約的犯罪,隨著權力的行使,受害者的心理也逐漸扭曲,可能在將來也變成社會潛藏的罪犯。

影片中也可以看出,受害者家屬在目睹羅賓先生的一次次手術後,面色開始變差,眼窩開始深陷,精神狀態一次不如一次,即使下了決定要懲罰殺害自己家人的兇手,即使可以為自己的家人出一口氣,他也沒有表現出開心的神態,相反,他的內心也在受著煎熬。

這是批判短片中手術行為的一種觀點,但也還有另一種聲音:

短片中由受害者授權行刑的做法不可取,不過故意殺人罪從嚴處理,這種看起來殘忍的處刑手段並不是一無是處,至少起到震懾作用,能明顯有效地減小犯罪率。很多人覺得太殘忍,那先別叫犯罪者殺人啊。不是什麼罪孽都配講人權。

這種說法似乎也有道理,我們不能體會受害者在臨死前的絕望,也不能體會受害者家屬的痛苦,或許這種殘忍的手術是一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同量置換,因為沒有任何理由讓任何無辜的人遭受滅頂之災,而不加倍嚴厲地懲罰兇手。我之前也看過一段話,大致的意思是:國家浪費心思在保護犯罪者人權上,而忽視了無辜善良的市民,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我不會在此支持以上兩種觀點的任何一個, 任何矛盾都有兩個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又是怎麼想的呢?

相關焦點

  • 服刑期間的犯人,得了癌症怎麼辦?今天可算知道了
    hello,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話題的是處於服刑期間的犯人,得了癌症怎麼辦?我們經常能夠在電影電視劇上看到監獄犯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其實也很豐富,平常的學習,娛樂活動,其實在監獄的犯人除了失去了到外面的自由,不能抽菸等各種東西,他們的生活也很規律也很健康 但是每一個人的一生總會有一些病痛,那麼他們怎麼辦呢?監獄的設施那麼齊全當然也有醫生專門為監獄的感人檢查身體,做體檢好隨時知道他們的身體狀況。
  • 犯人被槍決前,為什麼保持沉默,不說一句話?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我國,罪大惡極的犯人會被判處死刑。死刑犯們從被捕到審判,最後下死刑通知,這個過程會令他們的心理產生不斷的變化。
  • 關押無期犯人的地獄,世界盡頭的永凍層,俄羅斯北極星貓頭鷹監獄
    犯人,犯法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般的犯人和悍匪,性質肯定是不一樣的。每個國家對重刑犯,一定都是保持高度警戒,因為這些人,對社會的威脅性太大。所以一般關押這些犯人的地方,也與普通監獄不太相同。
  • 清朝滅亡以後,北洋政府如何處置那10萬囚犯?還有人居然不想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關押在牢房裡的那些犯人,又該怎麼處理呢?1、政治犯人,基本全部釋放。清朝的政治犯,那就是民國的大功臣。我們去看《清史稿》比較早的版本,就會發現,原來很多名人,在清朝都被扣上了政治犯的帽子。
  • 十萬錯 | 小小的草,竟這樣罪大惡極?
    但是,誰能想到,他在植物志上的學名是十萬錯,不止錯了一次,而是錯了十萬次,可謂罪大惡極。
  • 四次反轉,這部懸疑推理的改編電影,誰能猜出真正的犯人?
    四次反轉,怎麼都想不到結局竟然是這樣!提起「犯罪」、「推理」,似乎是日本電影的傳統之一。最近有一部,卻翻拍自韓國同名電影。《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1995年,東京接連發生了五起命案,作案手法都是從背後勒住被害人脖子致死,警方初步判定這五起命案都是同一人所為。但苦於找不到突破口的警方,只得眼睜睜看著訴訟時效過去。
  • 為什麼犯人一進監獄都要剃光頭?看完就知道國家的良苦用心
    而為了管理那些犯罪人員,國家都會選擇設立監獄用來關押犯人。雖然現在社會比較穩定但是每座城市中依舊有犯案進監獄的犯人,當我們去關注相關的法治節目或者新聞報導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被捕的人一進監獄就要被「剃光頭」,幾乎無一例外。這不由得令人感到好奇,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才會出現這種囚犯住進監獄之前,都會把頭髮全部剃掉的情況呢?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看完才知道有這麼多作用!
  • 歷史上有哪些罪大惡極的人?
    可以說,當年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國土被俄國割佔的晚清統治者實屬罪大惡極!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國土是如何被割去的?庫頁島有面積7.6萬平方公裡,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島嶼。
  • 柯南:毛利小五郎比柯南先找出了犯人,只因心中對她的愛!
    在劇場版「水平線上的陰謀」中,毛利大叔不但比柯南先找出了犯人,還著實發了一波他和妃律師的狗糧。毛利大叔是一個看起來比較輕浮的男人,喜歡喝酒,愛看美女,可這個男人,在碰到妃律師的時候,雖說兩人見面就吵,可卻也是難得能正經一些。而且,如果事件是關於妃律師的時候,這個男人也會難得的認真起來。
  • 皇帝為何要將犯人「午時三刻」斬首?「午時三刻」是現在的幾點?
    「午時三刻」、「午門」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何處死犯人還要這麼有講究?還有,「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幾點,小編對這個時間表示沒感覺?首先,要知道這種說法多見於「小說」或「電視劇」中,與真實的情況未必相符,但仍可考究其說法的緣由。「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幾點呢?按照現在的時間觀,午時,肯定就是中午十二點唄,午時三刻就是十二點半,所謂的「天氣最陽」的時候。
  • 你怎麼看?
    武則天看了一眼李世民,李世民用眼光示意她繼續說下去。「如果這匹馬不聽話,我首先用鐵鞭抽打它,還不服,我就用鐵棍敲擊它的腦殼,再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據說武則天和狄仁傑看後嚇出了一身冷汗,心說這腦瓜怎麼想的,太有才了,要是讓他得勢,還不把所有人都殺了!從此武則天對來俊臣既重用又防範。索元禮也當仁不讓,不甘人後發明了「鳳凰曬翅」和「旱鴨鳧(fu)水」等酷刑。二人有分工有合作,彼此切磋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發明創造。
  • 郭德綱改口稱揮螢光棒聽相聲屬於復古,陷「雙標」質疑,你怎麼看
    你是賣藝的,你不得把藝賣出去,對不對?郭德綱還強調:當年為什麼看梅蘭芳,為什麼追馬連良,因為他們是小鮮肉和流量。藝術圈必須這樣走。這才是正道!相聲本就來自於市井,原本就靠流量養活,發展成藝術是後來的事。你是賣藝的,你得把藝賣出去。這些都無可非議!不過,有網友扒出,早年間鋒芒畢露的郭德綱,也曾不止一次強調「你會說話,我也會說話。為什麼你要花錢聽我說話?」
  • 還真有人敢做這樣的實驗!
    斬首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乃至全世界最常見的一種刑罰,可以讓罪大惡極的犯人瞬間頭身分離而死亡。那麼當腦袋和身體分離後,腦袋還會有知覺嗎?有一位犯人親自做了這樣的實驗,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法國人,活動的時期是1743年-1794年。
  • 古代押送流放的女犯人,一個來回數千裡,為何官差們都爭相前往?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流放是比砍頭更可怕的刑罰,雖然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是還有一句話叫「生不如死」,流放就等同於這種感受,犯人在流放的過程中全程都要帶著枷鎖。而流放的地方都是相隔千裡的一些苦寒之地,還有永遠也做不完的工作,這種感覺就像鈍刀割肉。然而統治者們卻非常喜歡使用這種刑罰,不僅可以展現出自己的仁慈,還可以解決邊遠極寒之地的勞作問題。
  • 歐洲有一殘忍酷刑, 用動物最柔軟的部位當刑具, 犯人扛不住
    說到酷刑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現在影視劇就可以經常看到通過使用酷刑來懲罰罪犯、或是撬開對方的嘴巴從而獲取有用的情報,翻看史書可以發現刑罰似乎伴隨著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根據西方國家的記載,酷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的古埃及,而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樣也是酷刑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先秦時就有車裂、斬、殺等死刑,而刑罰中最慘無人道的莫過於凌遲,千刀萬剮的凌遲之刑甚至一直延續到晚清才被終結,這也讓中國成為了世界酷刑最晚消失的國家
  • 犯人進監獄之前,為啥都要把頭髮剃掉?看完才知道有這麼多作用
    而監獄裡的犯人也基本上一直都是光頭,很少有例外的。有不少的人就很奇怪,為什麼會把這些人剃光頭呢?難道頭髮有什麼問題嗎?頭髮又不能幹什麼,其實並非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看完這些就明白國家的良苦用心了。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將犯人剃光頭的傳統,就是為了提醒犯人自己的身份,自己是犯了錯誤的人,和其它人是有區別的。
  • 可樂果真如此「罪大惡極」嗎?
    等等,你可能會突然刷到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個外國人把一整條魚放入玻璃罐後,把可樂倒入罐子中,用保鮮膜密封好後蓋上蓋子,放置30天後開蓋,發現魚消失了,連骨頭都不剩。轉發的人還加上評論:「可樂連整條魚都能腐蝕,你還敢喝嗎?」
  • 犯人用二十年越獄——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
    瑞德安慰說「你不是殺人犯,你或許不是個好丈夫而已。」安迪說:「沒錯,是別人幹的,卻由我受罰,大概是我命薄。誰都可能遇到黴運,剛好輪到我,我被捲入龍捲風,只是沒想到颳了這麼久。」。相比於其他的犯人,他顯得更加淡定,不凡的氣質從眉宇透出。他的臉上從未出現過絕望和妥協,超人的理智和過人的智商讓他在監獄裡越發的如魚得水,他能準確的看透人的內心欲望,輕易的掌握人性的弱點,利用自己的長處,某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安迪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個英雄,至少在現實生活中,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個人。他利用銀行的規則幫領導洗黑錢,減少稅收。
  • 殺夫焚屋女犯人落網了,民警稱其多次被家暴,自身作風也有問題
    殺夫焚屋女犯人落網了,民警稱其多次被家暴,自身作風也有問題對於家暴,扒姐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拒絕並且厭惡的,但是很多時候當家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沒有敲鍵盤的時候那般堅決的態度了。面對吳某這樣一個極端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扒姐是不知道吳某的作風有什麼問題,所以也不評價吳某是個什麼樣的人。扒姐實在不是很贊同吳某這種解決事情的做法,或許是一時衝動,或許是自己沒有意識到可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是不管怎麼樣殺人了就是殺人了,該受到的處罰不會因為被家暴而減輕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