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11個隸書筆畫,你的《乙瑛碑》就不一樣了

2020-12-06 騰訊網

為防失聯,把「書法功課」設為星標「★」哦!

初學隸書,很多朋友是從臨習《乙瑛碑》開始的,但有時寫了一段時間後總感覺不像,一離開字帖就寫不出原碑的味道了。

這是因為對《乙瑛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臨帖時沒有抓住這個碑筆畫的基本特徵。

總結11個代表性筆畫特徵,即:單點左撇、蠶無頭雁有尾、撇筆引帶、捺筆反弓、方折圓轉、左彎誇張、「S」彎豎、橫凸豎背、絞絲斷連、裙式放射、雁有雙出。

上述特徵中最後一個其實是個病筆,在臨帖學習時可以不遵守原碑寫法。下面分而述之,希望對初學《乙瑛碑》的朋友有所幫助和啟發。

01

——單點左撇——

《乙瑛碑》裡的「點」,作為獨立筆畫使用時,一般在字的上部,如寶蓋頭上邊的點。而這樣的單點,在該碑裡有時是寫作向左出尾的「撇點」的。

這種寫法在《禮器碑》中也有,但《乙瑛碑》卻寫得厚重、圓潤。如下圖中字例的點都是這種情況:

上面圖片中,左邊的「廟」字,撇點採用的圓點;右邊的「褒」字採用的是方點,但形態都是向左出尖,與下一筆畫「橫畫」相呼應。

具體筆法:藏鋒起筆,在原地頓筆調鋒後,順勢向左下方出尖。如果寫圓點,在出尖之前用圓轉;如果寫方點,則用方折。最後的出尖,可以同下一筆相粘連(如褒字),也可心分離(如廟字),要視具體字形而定。

02

——蠶無頭雁有尾——

成熟時期的漢隸,同西漢以前的古隸最大的區別特徵就是出現了波磔筆畫,也就是長橫筆畫的「一波三折」,即,在筆畫中要寫出「蠶頭」和「雁尾」。

《乙瑛碑》是成熟漢隸的典型,自然也具有今隸的一切代表特徵。

但是,《乙瑛碑》裡有些長橫筆畫的「一波三折」卻明顯地淡化了蠶頭,強化了雁尾。

這個特徵在其他漢碑中是不多見的,是《乙瑛碑》的代表性筆畫。下面的字例就是這種情況:

基本筆法:逆鋒起筆,但筆鋒只在左右重複軌跡上調鋒,不向左下頓筆;調鋒後向右行筆,或逐漸按筆,或至中間位置提筆再按筆,至尾部重按並用側鋒出雁尾。

《乙瑛碑》的雁尾,有的出尖,有的不出尖,不出尖時往往寫的圓潤、厚重,看起來比較有力。

03

——撇筆引帶——

《乙瑛碑》裡很多筆畫帶有章草的痕跡,筆畫末尾有回鋒引帶現象。很多撇畫都帶有回鋒引帶,有的比較明顯,能寫出小鉤來;

有的則比較含蓄,但也明顯能夠看出回鋒的筆跡。如下圖兩個例字:

基本筆法:起筆後向左下方斜向行筆,邊行邊按,至尾部回鋒引帶,可以在斜上方向右上出尖,也可以將筆鋒藏於筆畫中,但筆勢都是指向下一個筆畫的起筆。

04

——捺筆反弓——

《乙瑛碑》的撇是代表性筆畫,其實它的捺筆更具典型特徵,我將其總結為「捺筆反弓」。

正常的隸書捺筆是一個中間向左下凹入的弧筆,就像一張拉開的弓一樣。但《乙瑛碑》很多捺筆卻是與其相反,起筆後寫出的筆畫中間部位先向右上凸出,就像反向拉開的弓,所以稱為「反弓」。如下圖示意:

下圖幾個字的捺筆都是「反弓」寫法:

基本筆法:逆鋒起筆,調鋒後向右下方行筆,邊行邊轉,至末尾出波磔時頓筆鋪毫,用側鋒寫出波磔。波磔可以出尖,也可以回鋒圓收。

05

——方折圓轉——

多數漢碑在寫「橫折」這個筆畫時,是分兩筆書寫的,即:先寫橫、再寫豎。而且往往橫和豎斷開,不粘連。但《乙瑛碑》裡寫這個筆畫時卻採用了楷書的轉折筆法,很多是一筆寫就,非常自然。比如下圖四個字例:

圓轉的情況多出現在橫折彎鉤和寶蓋這兩個筆畫中,而方折的情況很多,相比之下,橫折筆畫中分兩筆斷開寫的「搭接」筆法在《乙瑛碑》中則比較少見了。

基本筆法:1、圓轉時,行筆至轉彎處運用捻管筆法,順勢向下轉筆即可;2、方折時,行筆至折彎處回鋒調至中鋒,順勢折筆下行即可。但折筆時切忌頓筆,一旦出現頓筆疙瘩,則變成楷書筆法,那就是隸書的病筆了。

名帖集字叢書系列

集曹全、王羲之、趙孟頫、孫過庭集字古詩

06

——左彎誇張——

《乙瑛碑》的左彎筆畫,包豎撇、括左彎鉤和橫折彎鉤,都是向左出彎且比較誇張,寫出的彎筆要麼出鋒,要麼不出鋒。但不出鋒時,往往在末尾回帶,有時寫出一個小鉤,呼應下一個筆畫;有的將回帶筆鋒藏於筆畫中,使寫出的彎筆筆畫厚重而粗壯,相對比較誇張。如下面的四個字例:

基本筆法:筆畫行進到向左彎曲後,開始按筆用力,至收尾處轉筆回帶,可以回帶出尖,也可以將筆鋒隱於筆畫中。

07

——「S」彎豎——

大多數漢碑裡的豎畫、尤其是貫通上下起支撐作用的長豎畫,一般寫得挺而且直,但《乙瑛碑》裡的長豎卻有很多寫的很有姿態,有的呈「S」型,靈動但不漂浮,很美。令人一看就知道是《乙瑛碑》的筆畫。如下圖的例字:

《乙瑛碑》裡有這個特徵的豎畫還體現在邊豎上,比如一些外框偏旁的左右邊豎多寫為「S」造型。

基本筆法:逆鋒起筆,調整筆鋒後先向右下、再轉為向左下,至尾部要調直方向,保持整個豎畫的平衡。一般在「S」造型時,多在收尾處加重按筆,使豎畫尾部粗重,利於整體平衡。

08

——橫凸豎背——

《乙瑛碑》裡的橫畫不論長短,多數呈中間向上凸起的造型;而多個豎畫並列時,則一般呈背式排列,尤其是「日」、「月」這樣的字或偏旁,往往是這種寫法。如下圖例字:

09

——絞絲斷連——

《乙瑛碑》裡的「絞絲」是最有特色的筆畫,也可以說是其他漢碑裡絕對沒有的寫法。即,「絞絲」旁的第二筆寫到末尾不往右收,而是向左斷筆,然後重新起筆寫第三筆。如下圖中的例字:

10

——裙式放射——

這個特徵是針對《乙瑛碑》裡字的結構而言的。《乙瑛碑》裡的字總體呈正方形,但也有根據字的自身特徵而可長可扁的情況。但一些上下結構的字,尤其字中有撇捺組合的字,則往往呈」裙「狀結構,上緊下松,且向左下和右下放射。如下圖中的例字:

11

——雁有雙出——

我們常說,隸書講究」蠶不雙出、雁不雙飛「,但《乙瑛碑》裡卻存在違背這個原則的現象,很多字裡存在兩個波磔的現象,這應該是借鑑了章草的寫法。如下圖的例字:

我們提倡按規範的要求書寫隸書,也就是要嚴格遵循」雁不雙飛「的規則,所以,對於《乙瑛碑》裡的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不必尊重原碑,只寫一個雁尾,而將另一個寫作不出波磔的鈍收即可。

結語:

1、無論臨習哪種碑帖,都要在下筆前認真讀帖,先了解這個碑帖筆畫、結構和章法方面存在的代表特徵,在書寫時就要刻意強化這些典型筆畫,這樣就能抓住原碑的代表特徵;

2、《乙瑛碑》是漢隸碑帖的經典,在學習時更應該抓住其精神實質,並善於同其他漢碑比較,互相借鑑、互相融合,這樣才能寫出漢碑的意味,寫出神韻。

書法功課·官方文房

筆·墨·紙·硯點這裡

主編精微堂

相關焦點

  • 硬筆隸書八大基本筆畫寫法
    然而,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隸書,但應仔細揣摩硬筆隸書字帖,包括《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認真看隸書名帖,熟悉隸書筆畫、結構、字形。硬筆隸書重藝術性,而硬筆楷書和行楷重實用性。因此,在書寫隸書時,掌握隸書基本筆法後,應注重表達隸書的美感。
  • 《乙瑛碑》中筆畫間的關係
    《乙瑛碑》是書法初入門學習的第一本字帖。新手同學往往會出現幾類問題,如筆畫間的收放、照應以及字體結構各部分的承接關係等。所謂的「字寫好看了」,也就是關注到、並處理好了這些筆畫間的關係。就這幾個典型問題,讓我們認真地再看一看《乙瑛碑》中的幾個字。
  • 歐楷書法筆畫中筆畫應用,11個書寫案例,讓你了解筆畫搭配技巧
    我們說歐楷書法筆畫可以說重要的;不同的字筆畫的應用組成也不同的。每一個字的筆畫再不同寫法是不同的,應用搭配隨著應用發生。第一:橫豎撇捺的互相搭配的,需要注意的筆畫的長短曲直的不用應用。第二:筆畫互相搭配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每一個字的,主筆和次筆畫的搭配。
  • 隸書書法包含的五種結構,漂亮的隸書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裡是隸書的世界,今天將詳細介紹隸書書寫結構之技巧及寫法,從隸書的整個學習過程來看,學好了隸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學習楷書、篆書等,因為隸書的書寫技法比較簡單,便於初學者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陽」右部筆畫較為密集,處理好筆畫之間的穿插性很重要。右下的四個撤畫依次排列,看起來很規整。「孫」左部高右部低,右下的兩點向兩邊分別開張。左右對等書法中的絕對對等是不存在的,有很多的字是通過某種方式的調整才使得左右給人的感覺對等。如「服」字,左右雖短,但都向外撇,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平衡,這種平衡並非絕對的平衡,而是在動態中達到了一種平衡。
  • 景堂臨古:堅持五體兼修,今天臨習隸書,選擇我喜歡的《張遷碑》
    慢慢的喜歡上了書法,就開始自己琢磨著努力,堅持歐體臨習的基礎上,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隸書,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張遷碑》,一入手就讓我喜歡上了其古拙的味道。2012年始,進入洪厚甜導師工作室以後,五體兼修,對於隸書的學習選擇《乙瑛碑》作為入門字帖,用了一些功夫,但對《張遷碑》還是情有獨鍾。
  • 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解碼隸書
    一、橫撇豎直;橫畫平穩,豎畫正直,平面不僵,直而不硬。二、蠶無二設;波捺之筆處於主筆地位,個字中不允許出現三個以上的蠶頭。三、雁不雙飛;一個字中不能有三個以上的雁尾出現,如多橫的字應選取最關鍵的一橫作為雁尾。四、左右舒展;隸書字形為扁方,上下緊縮,而左右的撇捺之筆儘量伸展,形成橫勢。五、上下精密;避免寫得過高過長,橫畫較多、字形高大的字,儘量寫細點、緊湊點。切記過分壓縮,須加強左右伸縮。
  • 隸書之精華文章,加上上一帖,你將受益終身
    例字中的幾個字一眼看去都是橫畫,如果橫畫的處理過於簡單,這個字的趣味性也會大大地削減,所以在書寫言字旁的時候要格外地注意橫畫之間的變化。 婦」右部筆畫複雜,豎畫之間的排列要整齊而有變化。
  • 章草特性及筆畫解析
    章草草法特徵 章草的形成是草書藝術成熟時期的開端,章草的主要特徵是保留隸書波磔,字形方扁端正,字字獨立,偶用連筆牽引,簡化了隸書結構,但筆畫清晰,斷多連少,正像張懷瓘所說「字字區別」,不過由於自身的演變和發展也含有了草書連綿等因素。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圖文解析系列六)
    踵事增華培剛書畫2020-11-22 踵事增華:漢語成語踵事增華,意思是繼承我們先輩的事業,並在他們的基礎上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隸書字體解析:左部縮緊以襯託右邊部分的主體作用。左上角的口部,忌寫成方框形狀,要上寬下窄。下面止字改寫為左斜右橫折,有隸書的特殊美感。重字部分橫畫排列較多,之間距離要大致相等,這樣看上去比較協調。
  • 大氣自如,真是隸書高手
    禿管緣偏厚,痴錢債不空。亦知俱夢幻,未敢問天公。手把南華讀,遽然待折衷。裁以黃磁竹,賞之白玉卮。年年上元節,多放兩三枝。雋堂居士。寫好隸書只要了解以下幾點,就一定能有所突破: 1 端莊平正 隸書結構以扁方為主,長形和方形為輔,字勢取橫向,橫平豎直,間距勻稱,四方飽滿,平穩古雅,雄渾敦厚。如「空、者、聖(聖)」等字。
  • 漢《曹全碑》字形結構臨習指南「十六字箴言」,隸書學習者的神器
    隸書結構不同於其他書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外形大多呈扁方形; 二是筆畫趨向左右發揮。而曹全碑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典型。但隸書同時又具有與篆書、楷書等相同或相近的一些結字規律,如布白均勻、平齊規整等。為此,我們將漢《曹全碑》字形結構臨習指南,總結為「十六字箴言」,供隸書學習者參考!一、平齊規整隸書筆畫有橫平豎直的特點,其橫畫大多呈水平形,所以結字很容易平齊規整。
  • 神奇的一筆畫簡筆畫教程,零繪畫基礎也能學會
    一筆畫,顧名思義就是一口氣一筆畫到底,一筆畫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在這裡簡單的解釋一下,一筆畫看似簡單,但是期間需要很多構思,才可以畫的通順合理。今天分享幾幅簡單有趣的一筆畫教程,真的零繪畫基礎也能學會的一筆畫。來吧,提筆作畫,請開始你的表演。
  • 筆畫又少又難寫的6個字,一次性分享給你,學會了嗎
    我相信筆畫比較少的獨體字肯定難倒了不少朋友。作為獨體字,筆畫雖然少,但是安排起來難度卻一點也不小,要想寫的好,是非常考驗功力的。在書寫這類字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方法和技巧呢?小編今天挑選了其中的6個字,筆畫又少又難寫,一次性分享給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圖文解析系列七)
    2020-11-25 09:24:39 來源: 徒步旅行看美景 舉報
  • 硬筆書法-楷書之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
    筆畫對於書法相當於萬丈高樓的地基楷書又稱正書、真書。宋《宣和書譜》記載:「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到了現代,楷書已經沒有了隸書的影子,自稱一體。現代認為,楷書的筆畫分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派生筆畫也叫複合筆畫,每個派生筆畫都是有多個基本筆畫組成,書寫難度相對於基本筆畫有所提升。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派生筆畫中,和「鉤」有關的其中三個派生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的書寫方法,供大家參考、討論!一.彎鉤
  • 漫威英雄簡筆畫,你學會畫了嘛?網友:腦子會了,手不會
    不知道你是否是這樣的情況。首先第一位角色:黑豹。首先畫了一個簡單的頭部輪廓線,中間有個」十「字,這個十字是用來定五官位置的,然後再為他畫上了貓咪的樣子,就像是一個人形的貓咪,看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再為這個人形的貓咪添色,這種顏色很單調,就像小孩子塗鴉一樣簡單,對比一下第三和第四幅圖是不是還挺像的。
  • 懂得這些基本筆畫的書寫密碼,你不可能寫不好硬筆楷書!
    基本筆畫,是漢字組成的基本要素,不懂得基本筆畫的形狀、形態和行筆方法,就根本不能談論書法。基本筆畫就是零件,零件不合格,或是低劣產品,位置放得再合適也是不行的。基本筆畫的練習與把握,是每個書寫者應該長久堅持的事。寫得好與壞都是相對而言,不要指望筆畫練好了,就可以永不再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