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書法包含的五種結構,漂亮的隸書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2021-01-13 書法印象

這裡是隸書的世界,今天將詳細介紹隸書書寫結構之技巧及寫法,從隸書的整個學習過程來看,學好了隸書可以幫

助我們更好地去學習楷書、篆書等,因為隸書的書寫技法比較簡單,便於初學者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但不論學習何種字體,它的結構變化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學好了字體的結構,那麼字的基本寫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就開始今天的學習吧:

1、上下結構

下部分為主

上下結構以下半部分為主的字要將下半部分寫大一些,上半部分寫小一些,這樣才會主次分明,切忌主次顛倒;

「宗」的上部小,下部舒展開張,主要的部分很突出。

「置」四頭很扁很窄,中部中宮緊收,最下面的一橫託起上面的部分,給人感覺既平穩又驚險。

上部分為主

下結構以上半部分為主的字要將上半部分寫大一些,下半部分寫小一些,這樣才會主次分明,切忌主次顛倒。

以下是付費內容

2、左右結構

右部分為主

左右結構的以右部分為主的字,在書寫時調整好左右之間的穿插關係,不可就部首而寫部首。

「張」左部緊收,「弓」字寫各很有藝術性。

「陽」右部筆畫較為密集,處理好筆畫之間的穿插性很重要。右下的四個撤畫依次排列,看起來很規整。

「孫」左部高右部低,右下的兩點向兩邊分別開張。

左右對等

書法中的絕對對等是不存在的,有很多的字是通過某種方式的調整才使得左右給人的感覺對等。如「服」字,左右雖短,但都向外撇,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平衡,這種平衡並非絕對的平衡,而是在動態中達到了一種平衡。

左部分為主

左右結構以左部分為主的字要將左部儘可能寫得伸展一些,同時也要注意上下之間的穿插關係。

3、上中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一定要看準主要部分與筆畫,突出重點,弱化次要的部分。

意」字要注意上中下三部分的組合,下部分要舒展尤其是臥鉤的筆畫。

「暴」字的撇捺舒展,上部緊收,整個字中宮緊收,外宮舒展。

4、左中右結構

左中右結構的字,字形都比較長一些,在書寫時要注意穿插避讓的關係,還有,因為整個字是橫向的,所以在書寫過程中要對豎劃的書寫進行些變化。

5、半包圍與全包圍結構

半包圍與全包圍結構的字,放在整幅作品中時要比其他字小一些,這樣,看起來オ更舒服。

以上是關於隸書結構的詳細講解及書寫方法,這對於學習書法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資料,多學習這方面的內容對於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會有很大的幫助,最終讓自己得到快速提升。

這是隸書的世界,我們將會為大家展示關於隸書方面的各種知識,並力求精益求精,讓大家在閱讀的同時並感受到書法帶來的無限樂趣!

相關焦點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學習書法不可越過這位東漢時期的書法家,他的隸書作品是經典教材
    東漢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蔡邕的書法作品卻有署名,並且在書法理論方面也是歷史記載,並且流傳了幾千年,成為各個歷史時期人們學習、研究書法的重要人物之一。據說蔡邕少年時期十分聰慧,喜歡文學、數術、天文和音律,並且對書法也是十分痴迷,由於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書體變化的時期,但蔡邕對篆書、隸書非常擅長,據有關資料表明,《熹平石經》就是由蔡邕所作,其法度嚴謹,字體寬博,是東漢代時期的標準隸書,在清代中期被有關書家視為學書必學之帖。
  • 景堂臨古:堅持五體兼修,今天臨習隸書,選擇我喜歡的《張遷碑》
    我學習書法始於最初對柳體字的照葫蘆畫瓢,後來進入師範學校學習,學校開設書法課,老師教學以歐體為主。慢慢的喜歡上了書法,就開始自己琢磨著努力,堅持歐體臨習的基礎上,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隸書,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張遷碑》,一入手就讓我喜歡上了其古拙的味道。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編號:SF001-4本篇資料共收集了小楷、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顏真卿等書法書籍,及一些碑刻高清圖共340多本書法書籍6.5G左右大小,是學習書法的不錯的參考資料│ (元)趙子昂小楷臨黃庭經│ (元)趙子昂小楷漢汲黯傳│ (唐)顏真卿楷書竹山書堂連句│ FileTree.txt│ 「西山風
  • 毛筆書法的「五體皆能」
    在書法藝術的世界裡,評價一個書者有這樣一句話:五體皆能。很多不了解書法的人不太明白這裡的「五體」指的是哪五體,今天就「五體」來給大家一一道來。「五體」,指的是書法裡的五種書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 漢《曹全碑》字形結構臨習指南「十六字箴言」,隸書學習者的神器
    隸書結構不同於其他書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外形大多呈扁方形; 二是筆畫趨向左右發揮。而曹全碑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典型。但隸書同時又具有與篆書、楷書等相同或相近的一些結字規律,如布白均勻、平齊規整等。為此,我們將漢《曹全碑》字形結構臨習指南,總結為「十六字箴言」,供隸書學習者參考!一、平齊規整隸書筆畫有橫平豎直的特點,其橫畫大多呈水平形,所以結字很容易平齊規整。
  • 大氣自如,真是隸書高手
    寫好隸書只要了解以下幾點,就一定能有所突破: 1 端莊平正 隸書結構以扁方為主,長形和方形為輔,字勢取橫向,橫平豎直,間距勻稱,四方飽滿,平穩古雅,雄渾敦厚。如「空、者、聖(聖)」等字。
  • 隸書之精華文章,加上上一帖,你將受益終身
    木字旁 木字旁與提手旁一般為以右部為主的左右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適當地把左右配合起來。 「相」字左部伸展,右部緊收。「目」旁上寬下窄。 「根」橫畫較多,要處理好橫畫之間俯仰的姿態。
  • 硬筆隸書八大基本筆畫寫法
    硬筆隸書寫法和毛筆隸書基本相同,毛筆隸書講究明顯的粗細方圓變化,硬筆隸書講究線條瘦細勁挺。兩者側重點不同。然而,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隸書,但應仔細揣摩硬筆隸書字帖,包括《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認真看隸書名帖,熟悉隸書筆畫、結構、字形。硬筆隸書重藝術性,而硬筆楷書和行楷重實用性。因此,在書寫隸書時,掌握隸書基本筆法後,應注重表達隸書的美感。
  • 學會11個隸書筆畫,你的《乙瑛碑》就不一樣了
    為防失聯,把「書法功課」設為星標「★」哦! 初學隸書,很多朋友是從臨習《乙瑛碑》開始的,但有時寫了一段時間後總感覺不像,一離開字帖就寫不出原碑的味道了。 這是因為對《乙瑛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臨帖時沒有抓住這個碑筆畫的基本特徵。
  • 何業棟:簡談書法五體兼修
    ▉何業棟 文/圖按書體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書法五體是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另一順序說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秦以前的書體統稱為大篆,秦始皇統一文字稱之為小篆。草書又分章草、今草。草書《唐·韓偓詩一首》作為當代帖學代表性人物之一的李雙陽,提出了「五體兼修」的新型書法教學範式並取得不錯的成果。書法界對書法學習模式一種新的認知,一方面是對過去較為單一模式的總結與反思,另一方面也是當今書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 清朝布衣鄧石如,在隸書中融入篆法,被譽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
    導語:書法分篆、隸、楷、行、草五體,縱觀書法歷史,每一書體都有自己的高手、大家、大師或者說佼佼者。在篆書裡,鄧石如就是頂級高手。鄧石如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稱之「四體皆精,國朝第一」,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為師,結體略長,卻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他的學生包世臣說他的篆書「稍參隸意,殺鋒以取勁折。」
  • 書法五體,各顯其美
    一次朋友聊天,我說退休後有了時間要把書法「五體」從頭來過。朋友說那多麻煩,喜歡什麼體就練什麼啪。我說,書法五體,各顯其美,學楷行草不知隸篆之變,難得其妙。中國書法以漢字為母體,從原始社會晚期的甲骨文,到金鼎文、石鼓文、籙、隸、楷、行、草,一路發展演進而來,形成了一個清晰可見的運行軌跡。學書一般從唐楷開始,到了一定程度會自然而然地對篆隸行草感興趣,乃至對"五體"從頭來過。在融諸體之長、觸類旁通的高起點上,再精練一兩體,加上"字外功",這是歷代大家成功的重要因素和規律,概莫能外。
  • 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解碼隸書
    四、左右舒展;隸書字形為扁方,上下緊縮,而左右的撇捺之筆儘量伸展,形成橫勢。五、上下精密;避免寫得過高過長,橫畫較多、字形高大的字,儘量寫細點、緊湊點。切記過分壓縮,須加強左右伸縮。六、重心平穩;每個字都有重心,重心筆畫,須落在字的分量較重位置、關鍵的中心點上。
  • 書法口訣全集,值得收藏
    運筆使墨看造型筆性墨情掌握好個性藝術自然成三、學書九必知動筆以前要注意  初學應該臨楷書明確書法和目的  第六學習寫隸書第一閱讀書法書  臨摹應學乙璜碑基礎文章是根基  第七楷隸過了關第二選帖要對路  行書要學蘭亭序描紅臨摹多練習  第八要學章草書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初學書法一般皆以楷書打基礎,而楷書中則先學唐楷,然後學魏碑,以求從嚴謹的唐楷中解放出來。楷書,顧名思義是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因完整規範、法度嚴謹而得名。楷書的概念一般來講,楷書是由隸書和章草演變而來的。然而,它糾正了章草的筆畫形態多變、漫無準則,又減去了隸書的「蠶頭雁尾」,從而形成了筆畫平直、形體方正、點畫清晰、搭配勻稱的新書體。
  • 長如何指導孩子寫字與練習書法(一年級下冊10)
    學書應向古人求法,學生可以跟書法老師學習方法,但不要臨摹老師的字;家長完全可以指導孩子練字,因為他學的並不是你寫的字。一、反覆練習筆畫撇點(參照一年級上冊8)二、歷代書法字帖楷書示例:夥、伴、這、太、陽當代田英章的楷書。左右結構,左收右放。單人旁收斂規矩,右部「火」撇、捺舒展。當代田英章的楷書。
  • 書法鑑賞標尺:從字體結構的空間分割分析書法家的風格
    文/一者從孩提時代識字開始,就逐步認識漢字的一筆一畫到偏旁部首,才是整個一個字。漢字是有結構的,不同漢字的結構就是其基本框架。從書法的層面講,漢字也有不同的書體,有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五種基本字體。
  • 在書法中,百家姓中的「邢」怎麼寫好看?有哪些好的字體?
    書分五體,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自己喜歡哪種書體呢?由於百家姓中的「邢」字法帖上出現較少,可見古人是很少書這個字的。我還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到了五種書體「邢」的寫法。上圖中的草書邢字,都是出自書法大家之手筆!供參考吧。上圖中為行書邢字。在法帖和相關資料中,只搜集到了一個。這個邢字寫得很有韻味,線條也是老辣的,用筆符合法度,結構也非常有特點。上圖為隸書邢字,源於漢碑。
  • 清朝皇帝比賽書法,冠軍將花落誰家?
    二、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書法中國的書法藝術來開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因此,產生了文字。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 刻畫符號--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