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究竟有多高?科學家:其實天的盡頭並不遠!

2020-11-21 騰訊網

我們知道地球是被一圈厚厚的大氣層包裹的,由內到外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散逸層。我們看到的頭頂上的青藍天空就是對內部的對流層。對流層是大氣層的最低層,約有12km之厚。赤道附近有18km,兩極約有9km。對流層是最活躍的區域,風雨雷電等天氣變化都發生在這一層,是與人類最貼近的一層。

地球大氣層在不同的高度上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分為六個層,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其中對流層的平均厚度為12公裡。這裡集中了大約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90%的水汽的質量,我們看到的天空顏色最深的地方就在這一層上,越往上方隨著空氣變稀薄和水汽的減少,天空的顏色也越來越暗。

氣象學上常以極光出現的最大高度1200千米定為大氣上界。極光是出現在70-1200千米高度上的大氣現象。一般認為其成因是,從太陽噴發出的高能粒子流從兩極進入地球高層大氣時,使空氣分子(原子)受到激發和電離,當被激發的空氣分子(原子)通過輻射回到基態時放射出光子,人們就看到了五彩繽紛的美麗的極光。在1200千米以上,人們已經看不到什麼大氣現象,那裡也就不是人們看到的「天」了。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天有多高嗎?科學家:其實天的盡頭並不遠!
    仰望天空,你知道天有多高嗎?科學家:就看大氣層有多厚! 每當仰望天空,一眼看不到盡頭的時候,我們不禁會問:這個天到底有多高? 《莊子》有云:「吾不知天之高也」;《荀子》也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 天高地厚,天到底有多高?
    天到底有多高呢?人類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著這個問題。隨著現代探測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個謎正在被人們逐步揭開。天,是相對地而言的,「天」的高度有幾種不同的概念:如果以宇宙空間算起,「天」的高度是無法測量的,閃爍的繁星和運轉的日月都處在天底下不同的高度上;若指地球大氣的厚度,則日月星辰便是天外之物了。那麼,大氣層究竟有多厚呢?
  •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科學家有說法
    如今,人們多以「不知天高地厚」比喻不知事情的艱巨、嚴重,諷刺那些不自量力者。那麼,究竟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呢?   天高,是指地面以上大氣層的高度,根據科學家通過衛星宇宙飛船的考察,在2000~3000公裡的高空找到了氣體分子,而在16000公裡的高空,也還存在著氣體的痕跡,這樣,科學家們認為天高當在10000公裡以上。  地厚,是指從地面到地心的厚度。
  • 天有多高
    十萬米以下就是我們所謂的「天」。不過國際航空聯盟把「天」叫「大氣層」。有時候我們從宇宙看地球影像的時候,會看到地球有一層薄薄的,發光的,藍色的一層。這一層就是十萬米高度的大氣層,科學家在十萬米這個高度畫了一條線,名叫「卡門線」,這條卡門線就是「天」與「宇宙」的界限。卡門是匈牙利裔的物理學家,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導師。
  • 植髮有美中不足?科學家說毛囊克隆不遠了,「不遠」究竟還有多遠??
    但一些脫髮人又有苦惱:植髮手術固然好,但需要足夠的毛囊,可我的脫髮面很大後枕資源不夠,這樣植髮效果有限,什麼時間有毛囊克隆技術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根毫毛變無數毫毛,想種多少頭髮就種多少頭髮,人的頭髮就永遠翩翩起舞,不知道毛囊克隆技術離我們還有多遠?  2013年10月21日英國媒體報導:英美兩國科學家通過複製人類皮膚細胞,創造新的毛囊,有望徹底解決脫髮難題。
  • 天高任鳥飛,鳥兒究竟能飛多高?總有一種讓你折服
    飛翔是鳥類求生的重要本領,世界上有多種形形色色的鳥類,我們只知道它們在我們頭頂上飛來飛去,飛的很高,但是它們究竟能飛多高,卻鮮有人知。地球上的鳥類分為遊禽、涉禽、攀禽、走禽、猛禽、鳴禽六大類,目前全世界已發現有的鳥類有9021種,中國有1186種。
  • 宇宙的「盡頭」到底有什麼?科學家預測3大結局
    宇宙的「盡頭」到底有什麼?科學家預測3大結局,看完讓人難以置信!宇宙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是一個秘密花園,這是一個人類無法企及的高度,我們從古至今,都在探索宇宙的範圍、大小、結構、盡頭…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也在慢慢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究竟我們生活的宇宙,它是怎麼樣的,能否讓我們繼續一探究竟呢?
  • 第三期:古人眼裡的天與現今的天不一樣,天其實是實體
    實際上並沒有必要深究共工究竟和誰打仗的問題,反正「觸山」的主幹是相同的。同時,多種說法更能夠增加共工「觸山」神話,存在的可能性。盤古開天闢地與共工「觸山」,這兩個神話有必然的聯繫。從目的來看,兩個神話都涉及把天柱弄斷,致使天地分離。因此,這兩個神話應該是對同一事件的表述。這兩則神話,都涉及一個核心問題--天,從中我們可以找出3個共同點:1.
  • 天到底有多高?人類在天上發現了什麼?地球上空比你想的有趣多了
    在荀子的《勸學篇》中有這樣一句話: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我們不難看出這段話中存在一個成語,即天高地厚,一般用來形容天地的廣闊和厚重,而人類只有了解到這一點,才會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其實天高地厚這個成語,也指恩德極其深厚,或者比喻事情的艱巨或複雜,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多為反語,用於貶義,例如某人不知天高地厚,來形容一個人無知、自大,不明事理,當人們使用這個成語評價他人時,是否想過以下問題,天有多高?
  • 你知道,天有多高嗎?
    你知道,天有多高嗎?天有10萬米那麼高,天和宇宙之間,有一條線,叫做卡門線。想了解更多嗎?那麼請跟我來吧。今天我們討論一下,天有多高?首先是1.7米,1.7米號稱是人類男性的平均身高,而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6米左右。
  • 天到底有多高?
    天有許多天:〈一〉行星世界的天:水星有水星的天、金星有金星的天、地球有地球的天、火星有火星的天、木星有木星的天、土裡有土星的天、天王星有天王星的天、海王星有海王星的天、冥王星有冥王星的天,等等,在可觀的太空中行星不少於400萬億顆,它們都各有自己的世界還有它們的天。說白了天就是從行星世界地表到它的大氣層的邊緣。
  • 天有多高 天與宇宙的分割線
    我們都知道,天的外面就是宇宙,但是天與宇宙的分割線在哪?相信很多人還不太清楚。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天有多高,天與宇宙的分割點在哪。首先我們看高度1.7米,1.7米是人類男性的平均身高,人類女性的 平均身高是1.6米,在一些平均身高比較高的地方當然不止這麼高。
  •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是什麼?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只是我們,相信包括已故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及很多其他科學家都對個問題存在疑惑。當然,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那麼簡單,事實上,我們的銀河星系及目前可觀測到的其它星系,都正朝著宇宙的邊緣飛逝。近幾年科學們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它被某種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所吸引。
  • 天有多高?就看大氣層有多厚
    我們天天生活在大氣層中,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大氣層到底有多厚呢?另外,我們會在新聞裡會聽到,某某太空飛行器距離地球表面200-300千米高,已經成功進入了太空,為什麼仍然在大氣層裡的太空飛行器卻算是進入了太空?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 宇宙的時間盡頭有多久遠?
    宇宙是否有一個起源時間?時間是否有盡頭?這可謂是人類長久以來最想揭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之一。隨著現代天文學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早前的人們普遍認為,宇宙是穩恆態的,其存在時間是無限的,過去和未來的時間都是無窮無盡的。對此,19世紀的天文學家奧伯斯提出了一個觀點來反駁宇宙時間的無限。
  • 宇宙的時間盡頭有多久遠?
    宇宙是否有一個起源時間?時間是否有盡頭?這可謂是人類長久以來最想揭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之一。隨著現代天文學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早前的人們普遍認為,宇宙是穩恆態的,其存在時間是無限的,過去和未來的時間都是無窮無盡的。對此,19世紀的天文學家奧伯斯提出了一個觀點來反駁宇宙時間的無限。
  • 中國大陸第一美岸,就在山東榮成成山頭,真的可以看到「天盡頭」
    其實來之前我也很好奇,為什麼這裡的地名會被叫做「成山頭」,原來從山東榮成市往北,就是成山角,是榮成成山山脈的最東端,故而得名「成山頭」,看似很隨意的名字卻又來的貼切的很,成山頭也有著「中國的好望角」之美譽,素有「南有天涯海角,北有極地盡頭」之稱,當然更多的遊客到此應該也是只為一件事而來
  • 天遠三維掃描儀
    天遠三維掃描儀
  • 【地理探究】想知道天有多高,先問大氣有多厚!附高中地理大氣知識...
    《莊子》云:「吾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也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  人們總是對天有多高充滿了疑惑  到了現在  我們已經能夠通過科技手段  測量天的高度  天的盡頭  可能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遙遠
  • 山東一景區迎來「春天」,三面環海,一面接陸,別名「天盡頭」
    山東一景區迎來「春天」,三面環海,一面接陸,別名「天盡頭」旅遊業的進步幅度較大,通過多方面的關注和資源的持續發展的下一看,很多的城市,通過發展旅遊產業的時候,很多的產業進步,而且旅遊服務是現在的一種,特別是通過景點表現中重要的方面,但更多的城市產業的發展,因此,複數的水平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