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在太陽系的行星之間以體積最大,且質量最大而聞名。作為那個知名作曲家霍爾斯特的名曲,名氣也是相當之大的。♪
因為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在它接近的時候從地球來觀測,也是十分容易辨認出的。
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質量大概有300倍。大紅斑作為木星上最大的風暴,也能塞進兩三個地球了。
如此巨大的木星,對於地球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木星沒有存在的話,人類也必不可能迎來今天的繁榮。
其原因就在於,木星阻擋了飛向地球的隕石們。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來結合這顆巨大行星的特有性質來進行詳細說明吧。
為什麼說木星能阻擋隕石?
直接說木星阻擋了隕石其實並不太嚴謹。
更嚴謹點應該說是因為木星的巨大引力把隕石吸過去了才正確。
本質上,在宇宙中漂浮的巨大固體物質(比如小行星)墜落到地球表面的被稱為隕石,但是事實室每天都會有一些宇宙的固體物質墜落在地球上。
而且那其中的大半要麼是落在海裡,要麼是在大氣內燃盡,再或者就是墜落在無人居住的荒郊野嶺,對人類沒有任何直接影響。
然而,縱觀數萬年的歷史,可以毀滅人類文明程度的尺寸的小行星,也不是沒有墜落的可能。
在2013年於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降落的巨大隕石引起了熱議。這次隕石的墜落造成了巨大傷亡的慘劇。
畢竟,恐龍滅絕的原因之一也說是有巨大隕石的撞擊啊。
現在太陽系內光是在已知範圍內,就漂浮著數十萬顆小行星。從大小上來看,即便是直徑1公裡或者再小一點的小行星,以超高速撞擊到地球表面,也可以產生摧毀一個國家的能量。
雖然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人類也會像恐龍一樣因小行星撞擊而滅亡,但事實上,木星其實一直在幫助我們規避小行星的撞擊。
前文也提到了,木星的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質量大約為地球的三百倍。
而且,就算把除木星以外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加在一起,也不及木星的質量。
也是因為質量過大的原因,太陽系的整體重心也偏離了太陽的中心,差不多跑到了太陽半徑的1.068倍外的位置。
由於木星巨大引力的影響,在太陽系內運轉的的彗星或者小行星等的軌道都被木星改變了,朝它的方向被吸引過去。
正是因為有這種特性,木星才被稱作為「太陽系中的清潔使」。它不僅僅減少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對於火星、金星、水星等也同樣如此。
也有說法聲稱,可能只是因為體積太大了,所以導致被撞擊的概率也很大。(;^^)
假如說沒有木星存在的話,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大約會增加1000倍。
可以說是正是因為木星的存在,地球被隕石撞擊的可能性才被減到了最小。人類能得到今天的繁榮昌盛可是都多虧了木星的功勞。
木星產生了副作用的觀點也存在嗎?
但是,根據近幾年的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來看,也有因為木星過大的引力而改變軌道,朝地球飛來的小行星。所以不能把木星只看作救世主的形象。
雖然改個說法可能有點顯得那啥,但是木星確實就像神和惡魔均沾的那種感覺差不多。
那麼,至今為止到底有多少小行星撞擊過木星呢?讓我們稍微看看歷史怎麼說吧。
至今為止撞擊過木星的小型天體
雖然對木星本身的觀測是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但是首次發現小行星撞擊木星的大概是在1690年差不多。然而,真正的觀測記錄卻並沒有被保留下來,流於後世的只有似乎是撞擊時樣子手稿。畫這個手稿的人是一位名叫喬班尼-卡西尼的天文學家,他留下來了9張木星表面撞擊痕跡的手稿。
在天文觀測遠遠沒有今天這樣頻繁的那個時代,能觀測到大規模的彗星撞擊痕跡簡直就是奇蹟!
※順帶一提,喬班尼-卡西尼同時也是大紅斑的發現者。
1994年的撞擊
1994年觀測到的蘇梅克列維第九彗星(以下簡稱SL9),是在木星的撞擊中最有名的。
當時,美國的一對天文學家夫婦發現了這顆撞擊的彗星。不過,最開始觀測到它的核心像是棒狀的,所以誤判為銀河的一種了。
彗星的核呈棒狀的原因是,它突破了木星的洛希極限,因潮汐力的作用,被分裂成近20個彗星小碎片了。
順帶一提,此次衝擊在木星上形成了一個直徑12000km的黑斑,這個大小能把整個地球吞進去了,簡直太可怕了。(;-_-)
巨大的彗星撞擊其他的行星這件事,對於當時的天文學會來說是個巨大的衝擊。恰巧在那時候,人們也認識到了恐龍的滅絕可能也是因為隕石的撞擊,所以人們對阻止天體撞擊地球的對策進行了嚴肅的討論。
2009~2010年的撞擊
2009到2010年見觀測到了3次小行星向木星的撞擊。
首當其衝是2009年7月19日,澳大利亞的一名天文愛好者安東尼-韋斯萊,觀測到了木星表面一個長約8000km的黑色的圖案。起初,還想著是不是磁暴或者衛星的影子之類的,調查之後發現是前幾天觀測到的小行星的撞擊痕跡。
此次撞擊產生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908年俄國通古斯卡河上空的隕石爆炸(通古斯卡大爆炸)時的數千倍!
人們認為撞擊的隕石大概有500m寬,和日本的行星探測器隼鳥號著陸過的「絲川」小行星差不多大。
隨後就是第二年,2010年的6月和8月,人們觀測到了木星表面的發光現象。這個發光現象也是因為小行星產生的,不過這個小行星只有10m,所以在進入木星大氣層上層蒸發後爆炸了,沒能撞擊到木星的底層。
短時間內數顆相同大小的小行星撞擊了木星,由此可推斷,撞向木星的小行星數量可能是遠比撞向地球的數量多的。
小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認識到了,木星對於地球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再重複說一遍,木星的超大引力吸引走了許多本應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和隕石。木星簡直就像地球的保鏢一樣!
在太陽系外,有幾個已知和地球環境相似、並且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但是如果不像地球一樣,沒有在相同的恆星系中存在著巨大的氣體行星的話,那麼被撞的風險就很大了。
如果深究這到底意味著什麼的話,可能就代表著假如太陽系外真的存在著有生命繁榮的行星,沒有木星一樣的行星在,大概也會毀於小行星的撞擊吧,就像歷史上的的恐龍滅絕一樣。
真的又一次切實地感覺到了,地球真是得到了恩惠的行星啊。
作者: hideo002
FY: 不可解的百雲醬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