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相機拍攝到的真實照片拼接成的全景圖:
這張照片是真實的,是由兩位法國攝影師跑遍全球,拍攝數千張照片拼接成的真正的圖像,它不是想像,不是模擬的效果,是相機得到的真實的曝光數據
資料:攝影師拍攝千張照片合成銀河全景圖(圖)_科學探索
還有一張比較有名的高清照片,原始文件像素值高達81億:
所以問題來了,我們身處銀河系的內部,怎麼會拍到這樣一張銀河系的全景圖呢?會產生這個疑問,一是可能不知道360度照片拼接是什麼,二是可能對銀河系的大小沒有一個起碼的概念。
關於360度照片拼接,大家一定見過這樣的照片:
這張相片裡,一條本來很直(看人的影子就知道原本是直的)的路,怎麼變彎了呢!原理很簡單,向正東拍一張照片,然後向左轉30度,再拍一張,然後再轉30度...一圈下來,回到原點,你得到了12張照片,它們來自12個不同的方向;然後你把它們按拍攝順序並排放在一起,你會發現——它和上圖差不多!上圖中左側的道路和右側的道路來自兩個相反的方向。
回到這張全景圖:
這張圖的兩側的方向,實際上和中間的方向是相反的,當你的目光看到正中間時,你看到的是銀河中心的方向;而當你的目光移到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時,你看到的實際上是背離銀心的方向。是的你沒猜錯,圖像的兩側實際上是銜接在一起的。
至於銀河系的大小問題,這是一個被很多人由於糟糕的教學配圖而誤解了的問題。還是舉個形象的例子,如果太陽直徑只有1個籃球大小,那麼離它最近的另一個籃球大約在8000公裡外。如此空曠的星際空間導致銀河的照片看起來就像是我們身處它的外部。
那些看上去花花綠綠美美的星系啊星雲圖,是在原圖基礎上調了一下曲線、飽和度、對比度等,那些星系的顏色也不是憑空著色的,而是真實的顏色,只不過原片是經過了長時間曝光或者多張不同波段的照片疊加的,所以經過處理後能從黑白調出原有的顏色;還有些壓根就不是可見光波段的照片,這些照片的修正也只是將原本不應被人眼識別的波段渲染出一個偽色彩,而那些紋理和對比度則都是真實的。
如果你玩過深空攝影,就知道拍出的原片都是黑白的,但用軟體做線性拉伸就能調出原有顏色。
這是一個天文愛好者拍攝的NGC5457星系:你應該能看出來它是有顏色的,只是飽和度很低:
這是哈勃拍攝的NGC5457星系(可見光多波段疊加):
哈勃的紅外波段的NGC5457:
2,根據觀測銀河系、河外星系繪製的銀河系模擬圖:
這種圖就是模擬的效果圖了,但它也不是憑想像力捏造出來的。那麼怎麼畫出懸臂的呢,怎麼知道中間亮周圍暗的呢?
舉個例子,站在廣場,某一個瞬間,測到東邊1米有一個小孩,南邊3米一個美女,西北方向10米有一位老人....每測到一人,就把它們畫在一張紙上,你在紙的中央,他們的位置則按你觀測到的位置等比例投射;這樣,雖然你身處廣場之內,等到這張圖畫完時,你仍然可以得到一個廣場所有人的分布,於是一張效果圖就出來了。
那麼該如何拍到一張真實的來自銀河系外的照片呢?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盤面以北26光年,距銀心2.5萬光年左右,這個位置的銀盤厚度大概有幾千光年,按8000光年算,我們以垂直於盤面的方向向北飛,即使達到光速,也要4000年後才剛剛勉強離開銀河系,而目前人類的飛行器連光速的萬分之一都達不到(旅行者1號的速度約為17km/s),你算算要多久才能飛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