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宇宙的年齡可以說是科學家關注的經典問題之一了。
一般來說,宇宙年齡和三個宇宙學參數有關,即宇宙膨脹的速率,也就是哈勃常數;宇宙中正常物質和暗物質的密度(有多少會膨脹的物質);宇宙常數(一個與膨脹加速度相關的參數)。這三個參數共同描繪宇宙的膨脹過程。
在很長時間裡,科學上對於宇宙年齡的主流推論和計算都指向了138億年,上下3700萬年。當然,這些不確定的誤差部分在整個138億年中相對不值一提,這源自三個宇宙學參數測量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但最近來自美國俄勒岡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宇宙的年齡可能比之前推測的要年輕12億年。這項研究將地球與50個不同星系的「可觀測量」進行了對比,並調整了哈勃常數,專家們通過調整後的數據重新配置了塔利-費舍爾關係,最終得出了新結論。
通過新的方法,研究人員計算出新的哈勃常數為75.1,最終得出宇宙大約有126億年的歷史的結論。而主流觀點認為哈勃常數是70,所以才有了宇宙138億年的歷史的結論。
雖然該計算方法得出了一個新的數字,但這並不是第一個不同數字。由於眾多天文學家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往往得出的數字也都不相同。
2006年8月,來自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SFC)的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錢卓X射線天文臺發現的哈勃常數是 77 (km/s)/Mpc,誤差大約是15%。
2009年5月7日,美國宇航局NASA根據對遙遠星系Ia超新星的最新測量結果,發布的哈勃常數為(74.2±3.6)(km/s)/Mpc,將不確定度進一步縮小到5%以內。
2019年9月,德國科學家在《科學》雜誌撰文稱,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哈勃常數為82.4,從而推算得到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
研究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哈勃常數被設定為75,但另一種測量宇宙的宇宙微波法,將其設定為67。目前測量宇宙的年齡的不同方法,也證明了我們對宇宙物理學的理解還不完整,儘管我們現在所發現、所認知的宇宙,還只是冰山一角,但科學的深入終究會讓我們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