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日訊 國慶中秋「雙節」長假,深圳的各大公園成了不少市民和遊客觀光遊玩的熱門好去處。作為深圳的眾多網紅公園之一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這兩天就迎來了大量遊客入園,同時還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這條身長3米、體重20斤的大蟒蛇,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駐足圍觀。
據當時正在巡查市容環境的沙頭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10月1日下午12點30分,位於園區入口綠化帶處,一條花色大蟒蛇正懶洋洋地趴在草地上曬太陽。
由於當天園內人流量較大,這條數米長的大蟒蛇瞬間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
沙頭街道巡防隊員當即疏散圍觀群眾,並聯繫深圳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同時提醒圍觀市民不要投食或驚擾蟒蛇。
下午14時左右,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到場,對蟒蛇進行專業救護。他們先用蛇鉗控制住頭部,防止其暴起傷人,而後用手抓住其頭部拖出草叢,安置在蛇籠,後帶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由專業人士進行檢查。
經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鑑定,該條蟒蛇長3米,重達20斤,品種為緬甸蟒,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無病害,將會被放養至鹽灶水庫自然保護區。「有可能是從靠香港的島嶼遊過來的。」
【緬甸蟒】
又名「緬甸巖蟒」,也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這種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我國見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貴州、湖南等地。
據園方介紹,此前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也多有各類野生動物出沒,園區內也一直有做相關宣傳,提醒遊客注意自身防護,發現異常及時向園方或巡防人員反映。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本地蛇類有三四十種。深圳所有公園、綠道幾乎都曾有過蛇出沒的記錄。其中,竹葉青、銀環蛇、眼鏡蛇是深圳數量排名前三的毒蛇。
每年的5-10月是蛇出沒的季節。從季節上來說,夏季是蛇繁殖的時期,而一天中,上午八九點鐘和傍晚是蛇頻繁出沒的時候,這個時間段晨練或散步的人,為了防止被蛇咬傷,應該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1穿好衣服。穿長衣長褲、高幫鞋子,把褲腳綁緊,避免皮膚裸露在外面。
2戴上帽子。進入林區要戴帽子,防止掛在樹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而且儘量不要進入草叢中。
3帶上小木棍。如果非要穿過草叢,可以拿一根小木棍,採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邊打邊通過。
4抹點硫磺。大多數蛇害怕硫磺和雄黃的味道,最簡便的方法是準備一支硫磺軟膏,塗抹在腳部和小腿上。
5備好「解藥」。喜歡戶外活動的人可購置備用蛇藥,如季德勝蛇藥片。
那麼,萬一被蛇咬傷後該怎麼辦?
如果是無毒蛇的話,不用過於擔心。如果是毒蛇,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記住「兇手」
儘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徵,如蛇形、蛇頭、蛇體和顏色與花紋,有條件者最好拍攝致傷蛇的照片。現場最好不要企圖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脫離現場
立即遠離被蛇咬的地方,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離開;如果是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傷,應立即轉移到岸邊或船上,以免發生淹溺。
👉不要奔跑
被蛇咬了之後,儘量保持冷靜,切忌慌張奔跑,不然血液循環會加速,蛇毒經過血液循環侵入人體也會加速。被咬傷部位應限制活動。
👉立刻綁紮
在傷口上方一寸的地方進行布條綁紮,要及時、冷靜,不要驚慌。
👉擴傷排毒
找到身邊可用的一切鋒利物品,對傷口進行擴大處理,讓毒液可以排出來。此時就不要怕疼了,豁出去了。
👉吸毒排毒
用手自傷口周圍,向傷口處擠壓排毒,排出毒液,擠壓不出的話,用塑料薄膜覆蓋傷口,然後用嘴吸。找不到塑料薄膜的話,在確定自己沒有口腔炎、蛀牙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吸。如果是在養蛇場,最好是用真空泵吸。
👉清洗傷口
吸不出來的話,用清水清洗傷口周圍皮膚,洗掉附著在皮膚上的毒液。
👉送院治療
立刻聯繫家人,聯繫有血清的醫院,叫車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深圳市各區有抗毒蛇血清的醫院:
【福田區】
深圳市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王蛇
【龍崗區】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寶安區】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光明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坪山區】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大鵬新區】
葵湧人民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五步蛇、銀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