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散步也遭蛇咬 今夏蛇傷逼近深圳人(組圖)

2020-11-30 搜狐網
公園散步也遭蛇咬 今夏蛇傷逼近深圳人(組圖)

NEWS.SOHU.COM  2004年08月23日13:35  來源:廣州日報大洋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越來越多的人被山林野趣吸引,遭遇毒蛇傷害的遊客因此增多

  蛇傷患者多為普通市民

  生活在城市裡的現代人早已忘了毒蛇的威脅,在他們看來,毒蛇似乎只屬於山野,所以,當毒蛇咬傷公園散步人士的事件近期頻頻傳出後,許多市民的第一反應就是驚訝:深圳也有毒蛇嗎?

  「深圳有毒蛇,而且因為地處亞熱帶,地形多山,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還是多毒蛇的地區。」近日,深圳市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主任曾仲意告訴記者。

  據了解,我國常見的十大毒蛇在深圳都有,它們包括:眼鏡蛇科的眼鏡蛇、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科的海蛇,蝰蛇科的蝰蛇;蝮蛇科的蝮蛇、尖吻蝮(五步蛇)、青竹蛇(俗稱竹葉青)、烙鐵頭(龜殼花蛇)等。「其中深圳地區最常見的是青竹蛇(俗稱竹葉青),其次是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等,在大鵬則可見到咬傷漁民的海蛇。」

  作為深圳市重要蛇傷專科治療機構,深圳市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發現,每年都有四五百人被蛇咬傷。而今年春夏以來,被毒蛇咬傷的事件在增多,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以往蛇傷者多為廚師、飼養員、蛇販子等職業與蛇高度相關的人士。而今年蛇傷事件多發生在野外,遭受毒蛇襲擊的則多為普通市民,其中又以晚上爬山的人、還有晨練的人為多見,這與「非典」過後市民不吃蛇、以及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加大有關。

  晚間散步遭蛇咬

  不久前,一對中年夫婦晚餐後穿著拖鞋到蓮花山公園散步,走在山中小路上,丈夫的左腳突然有點發麻,再一看,一條青蛇已經瞬間遊進了黑暗的草叢裡,自己的左腳上留下了兩個齒印。意識到是遭遇毒蛇,妻子慌了手腳,丈夫也緊張起來,脫下汗衫,急忙讓妻子將汗衫撕成布條,緊緊地扎在左腳傷口上方,然後走到公園外打車前往醫院。途中,被咬的傷口處開始明顯腫脹,到醫院時,紅腫已經從腳部向小腿蔓延。

  梅林一村的一名女士傍晚在梅林公園散步時,冷不丁遇到竹葉青蛇襲擊,在醫院工作的她立刻盡力將傷口處的毒血擠出,然後找到公園的水龍頭清洗傷口,回家後,她立即叫先生送她到市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

  據了解,這兩例都是深圳地區常見的竹葉青蛇傷事件,一般而言,只要及時治療,這樣的傷病在兩三天內就可出院。

  曾主任告訴記者,今年春夏以來,蛇傷治療中心平均每天接診兩三名蛇傷病人,其中以野外散步或晨練的最為多見。毒蛇咬傷人的地點分布廣泛,主要是在林多草密的山上和公園裡,「像深圳人休閒時常去的蓮花山公園、仙湖植物園、銀湖公園、筆架山公園、大南山公園、梅林公園、荔枝公園等,都有毒蛇咬傷事例,甚至深圳大學的校園裡也有毒蛇咬傷學校的學生。」

  這聽上去頗令人擔心,不過曾主任解釋說,除了眼鏡蛇和眼鏡王蛇有時主動進攻人外,多數毒蛇並不會主動進攻人,只有當人們踩中了它、正面逼近它或去抓它時,才可能被它咬傷。此外,毒蛇的活動有一定的規律,深圳地區常見的竹葉青蛇一般白天和晚上都出來活動,但以早晨和黃昏時為主。所以,每年4月至10月的蛇類活動頻繁時節,在清晨和傍晚太陽落山後,市民應儘量避免到草木茂盛的道路上散步、鍛鍊或行走。

  而且,「打草驚蛇」這句老話是有道理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蛇咬傷的危險。曾主任解釋:蛇的耳柱骨一端與內耳卵圓窩相連接,另一端連接著支持下頜的方骨,因此,它對於地面或樹枝等棲息物的震動的傳導相當敏感,加上蛇具有靈敏的觸覺,一遇危險就迅速逃走。在草叢中行走時,帶上棍棒開路,可預防被毒蛇咬傷。金環蛇
眼鏡蛇

  毒蛇「登堂入室」

  除普通市民外,綠化工人、菜農、果農被毒蛇咬傷的情況也比較多見。眼鏡蛇多在白天外出活動,坪山的一名果農午後在自家的荔枝林裡摘荔枝時,手指不小心被樹上遊出的眼鏡蛇咬傷,被輾轉送入深圳市中醫院時,已經呼吸衰竭,立刻用上了呼吸機。

  二十多天前,一位女士在布吉家中整理房間時被青竹蛇咬傷。寶安石巖的一名2歲男孩,在家裡睡覺時,被爬上二樓的一條竹葉青蛇咬傷。龍華的一位女士,也是在自家房屋裡被蛇咬傷的。

  在自家被蛇咬,總讓傷者及家屬感到不可思議:家裡怎麼會有毒蛇呢?而據了解,深圳龍華、布吉、石巖等地的山邊工廠和農舍裡,都有過毒蛇進入工廠或住宅的事件。在石巖就有一家玩具廠的車間和宿舍曾屢被毒蛇光臨,而就在14日晚,布吉一工廠的一名年輕女工在走出廠門時被一條青竹蛇咬傷了右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句民間俗語表達了人們對毒蛇咬傷的恐懼心理。而毒蛇光臨宿舍、家中、廠房,我們可以想見這「不速之客」帶給人的驚恐和不安。一位南山區的居民對記者說,在他看來,毒蛇屬於動物世界中的「異類」,因為它們有著以肚皮著地的奇特行走方式、獨特並對人類足以致命的捕食方式,還有極端敏銳的感覺、極其敏捷的行動力,往往令人防不勝防,很難想像安全溫馨的家裡遊走進來一條危險的毒蛇。

  作為資深的蛇傷治療專家,曾主任介紹,毒蛇一般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隱蔽的地方,像灌木叢、亂石堆、雜草叢、溪邊、塘邊、山坳近水處,都是毒蛇的常見藏身之地,居住在毒蛇多出沒的地區,毒蛇難免有時會「不請自來並登堂入室」。

  在我國的一些民間傳說中,經常可以看到蛇怕雄黃的描述,傳說讓白娘子喝了雄黃酒,她就現了原形。曾主任告訴記者,這樣的傳說有一定道理,「因為毒蛇對一些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和有毒物質,比如雄黃、硫磺、敵敵畏、石灰粉等,都是不敢接近的。」

  因此,建在山邊的住宅、廠房要防止毒蛇入室傷人,就要經常清除房子周圍的雜草、亂石堆,並堵塞洞穴、消滅老鼠。因為草叢、石堆等地方是蟲、蟻、蜥蜴、老鼠等繁殖和棲息的好地方,加上洞穴多,正好為毒蛇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隱藏之處,毒蛇就會喜歡來這裡活動,整治好周圍的環境,就能減少毒蛇入室傷人的機會。

  另外,還可以在房子周圍撒上雄黃、硫磺、石灰粉等,使毒蛇不敢接近,避免毒蛇入侵。果農、綠化工人也可以在手腳上塗上雄黃、硫磺,用來驚跑毒蛇。

  外出旅行小心蛇

  曾主任告訴記者,現在旅遊者遭遇蛇咬的事件比較多,曾有一名蛇傷病人經過空中與陸地的「生死速遞」,從海南省被緊急送進深圳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搶救。

  這名病人是深圳人,在海南旅遊時不小心被毒蛇咬傷,由於當地缺乏治療蛇毒的有效藥物,病人有生命危險。於是作了清洗傷口等簡單處理後,病人當天就緊急返回深圳,下了飛機就直奔市中醫院。由於搶救及時,病人脫離了危險。

  有些蛇傷者是在近郊山林作短途遠足時受傷,這多半是一些酷愛野外徒步旅行的旅友。在深圳一家小有名氣的自助遊網站上,一位叫「綠野蛇蹤」的網友向記者解釋,她的網名就是一次遭遇蛇咬的結果,她和男友近半年來迷上了野外自助遊,林間、山野、溪邊清新的自然景色讓他們很開心。但是因為缺乏經驗,上個月在東部郊野遠足時,在河邊她遭到了蛇咬。當時她覺得右腳踝一陣發麻,一條細長的蛇涼涼地爬過腳面,很快她的右腳腫脹起來,很疼。男友都嚇傻了。幸好同行的其他人比較有經驗,用布條將右腳傷口的上部紮緊,防止蛇毒擴散,然後將小刀在火上消毒,在傷口處劃開一個淺淺的刀口,用嘴將毒液吸出,然後大家輪流將她背到山外的路上,又攔車將她送進醫院。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山林野趣吸引,遭遇毒蛇的遊客增多。對此,曾主任給出的建議是:出遊時,衣著上要作適當的防護,不要只穿涼鞋短褲,路上注意「打草驚蛇」,帶上繩子、小刀、三稜針、蛇藥成藥、火柴等,必要時用來自救,並且在出發前掌握一些蛇傷的自救知識。

  曾主任提醒市民:這幾個月毒蛇怕熱、易躁動,天氣悶熱和大雨時無法蟄伏,比冬眠後醒來的春蛇更狠、毒性更強。一旦被蛇咬傷,作一些簡單的處理可以幫助減緩蛇毒在體內的擴散,但切記搶救越快越好,力爭在半小時內將傷者送往有蛇傷治療條件的醫院治療,至少也要爭取在2小時內送院。

  :如何鑑別毒蛇

  作為深圳市一家重要的蛇傷治療機構的負責人,曾仲意主任對毒蛇有相當豐富的知識,他對記者講述了如何鑑別有毒蛇和無毒蛇。

  毒蛇與無毒蛇的根本區別,在於有無毒牙與毒腺,牙痕是比較可靠的判斷依據,無毒蛇的牙痕多成排,且齒痕較淺,毒蛇牙痕呈兩點或數點,且齒痕較深。但遇到毒蛇時,人們則主要從外形和動作上予以鑑別,要點包括:

  毒蛇的顏色較鮮豔,往往有著特殊的花紋,頭部多呈三角形,體形粗而短,尾部短鈍或呈側扁形,棲息時常盤成團,爬行的動作遲緩,性情兇猛。

  無毒蛇顏色多不鮮豔,頭部一般呈橢圓形,體形多細長,尾部長而尖細,爬行迅速,性情膽小怕人。

  深圳常見的幾種毒蛇在形態、生態上也各有特點:

  青竹蛇:頭呈三角形,瞳孔垂直呈紅色,頸細,全身鮮綠色,尾端焦紅色,多棲息於山林、菜地中,喜歡纏繞在樹枝上或竹枝上,常在早晨和晚間活動。

  眼鏡蛇:頭部橢圓形如匙狀,頸部有眼睛狀的白緣斑紋,棲於山林、水邊、牆基、洞穴,多在日間活動,常主動咬人,受激怒時前半身豎起,頸部膨大,並發出「呼呼」的聲音。

  眼鏡王蛇:頸背部的白色「Λ」形斑紋,是它與眼鏡蛇區別的標誌之一,個體較大,性格兇猛,發怒時頸部擴大呈扁平狀,發出「呼呼」響聲,常豎起前半身主動攻擊人,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兇猛的一種毒蛇,常在山溪旁出現,也能爬樹,多在白天活動。

  銀環蛇:頭頸較大,呈橢圓形,蛇體有黑白相間的橫紋帶,但腹側色白,棲於平原及山上多水之處,怕光,多白天隱伏,晚上活動。

  金環蛇:頭比頸大,稍呈黑色橢圓形,蛇體有黃黑相間的橫紋帶,棲息於山地或水邊,怕光,夜晚活動。(來源:深圳特區報)







相關焦點

  • 深圳毒蛇傷人事件多發 戶外小心「蛇出沒」
    進入5月,深圳漸漸炎熱起來,夏之氣息撲面而來,隨之而來的是蛇類活動頻繁,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就在這個五一小長假,有市民在蓮花山公園遊園賞花時,發現在草叢裡遊動著兩條大蛇,幸好保安員及時趕來徒手將蛇抓住。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
  • 女子帶孩子菜場圍觀殺蛇遭蛇咬 險些失去手掌
    深圳的11月,就連本該冬眠的毒蛇  都頻頻出動傷人  最近,每天仍有被毒蛇咬傷的市民前來醫院蛇傷科就診,最常見毒蛇有竹葉青蛇、五步蛇、蝰蛇、眼鏡蛇等。  蛇在冬眠前,會到處覓食,吃的膘肥體壯,在體內蓄積充足的營養才進入冬眠,近期來就診的患者肢體腫脹、壞死程度會比夏季更為嚴重。
  • 蛇咬傷事件多發 戶外小心「蛇出沒」 深圳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原標題:蛇咬傷事件多發戶外小心「蛇出沒」深圳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5月07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進入5月,深圳漸漸炎熱起來,夏之氣息撲面而來,隨之而來的是蛇類活動頻繁,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 戶外小心「蛇出沒」 ,深圳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今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 保安徒手擒拿,還有人被「小青」毒傷…
    昨天下午在蓮花山公園一條休閒步道旁傳出了遊客的驚嘆聲現場也圍著不少人大家驚訝的是路旁草叢裡出現了兩條又粗又長的蛇!蓮花山公園人行道旁遊客發現兩條大蛇據蓮花山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昨天下午有遊客發現,兩條體型碩大的蛇突然在人行道旁邊的草叢出沒,嚇壞了不少路過的遊客。隨後,一名公園內的保安人員,徒手捕捉了兩條蛇。
  • 夏天多蛇出沒!深圳已有多人中招,被咬後該怎麼辦?
    本文轉自【深圳晚報】;最近深圳的天氣可真是非常「磨人」 天氣炎熱加上環境潮溼 這讓許多小動物也都跑出來透氣 螞蟻、蚊子、老鼠不過這些都是小小的動物 如果是一條蛇呢? 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深圳2020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5月21號晚上7點多,深圳街坊冷先生獨自到五馬峰公園散步,突然被一條蛇咬傷。
  • 一晚五起蛇咬傷!醫生提醒:即將進入冬眠期,蛇加緊捕食攻擊性...
    家住峨眉山市的王女士手背也被毒蛇咬傷,正在醫院進行治療,王女士說:「當時我正在打理小區綠化帶,在修剪草叢雜草的時候,被一條蛇咬了手背,現在整個胳膊都已經腫了起來。」據了解,咬傷段先生與王女士的都是一種名為烙鐵頭的毒蛇,這種毒蛇也是樂山市咬傷人最多的毒蛇之一。
  • 八月深圳蛇出沒!「..」「∧」形牙印為毒蛇,這些醫院有抗毒血清
    在交通繁忙、高樓聳立的深圳裡我們很少會去想到會有蛇但是其實深圳蛇的種類和數量還真不少幾乎所有綠道、公園都曾有蛇出沒的記錄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深圳2020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而在五一假期更是發生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 深圳一公園現三米巨蟒!遊客緊急疏散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日訊 國慶中秋「雙節」長假,深圳的各大公園成了不少市民和遊客觀光遊玩的熱門好去處。作為深圳的眾多網紅公園之一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這兩天就迎來了大量遊客入園,同時還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這條身長3米、體重20斤的大蟒蛇,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駐足圍觀。
  • 公園出現野生眼鏡王蛇,假期出遊遇上蛇該怎麼辦?
    隨著夜色降臨,還會有更多市民湧入公園賞月,如不及時處置只怕會傷及群眾。譚長勇和隊員們一邊疏散圍觀群眾,一邊通知公園管理處前來處理。很快,物業工作人員帶著專門的工具趕來,其中一名工作人員張軍傑是退伍軍人,有捕蛇經驗。譚長勇配合張軍傑在經過幾番試探後,順利使用捕蛇器將蛇抓住並裝進編織袋內,然後一起將蛇送交給了深圳動物協會進行處置。
  • 幾分鐘捕一條蛇!揭秘深圳職業捕蛇人和他們的「秘密武器」
    近期,在觀湖園別墅小區,多起"蛇出沒"咬傷人事件曾使業主驚慌不已。為此,觀瀾街道安排了專業捕蛇公司協助觀湖園小區開展為期一個月捕蛇行動。展開捕蛇行動的這群人,蛇籠、捕蛇夾、硫磺煙霧彈等工具是他們的"秘密武器",深圳大大小小的山地、公園、工廠、街道都留下過他們的足跡,他們對蛇的習性非常熟悉,他們被稱為"職業捕蛇人"。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原標題: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昨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吃驚。微信網友「能」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梁衛 黃遠來 通訊員勞源和 統籌:黃遠來  連日來,本報熱線接到多起毒蛇進屋的報料,市區內的公園、小區、旅館、民宅也頻現蛇影,僅昨日就有3起報料。進入盛夏,居民小區及公園為何頻現蛇蹤,居民如何防範毒蛇,倘若不慎被蛇咬傷,又該採取什麼措施應急處理,柳州目前蛇傷救治條件水平如何?面對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 捕蛇人在天河公園抓獲兩條銀環蛇(圖)"最毒蛇"長啥樣?
    為了證明所言非虛,他還用鐵鉗將裝著蛇的袋子夾出來,放在地上。這條小蛇黑白相間。對此,天河公園回應稱,今年暫時沒有收到遊客被蛇咬的投訴。  公園內為何會出現銀環蛇呢?工作人員解釋說,天河公園部分區域維持著原生態,有大量的水鳥和動物,因此有蛇出沒也是正常的。不過,銀環蛇他還是頭次聽說,是否還有銀環蛇存在也說不清。該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將加強相關區域的安全巡查工作。
  • 一家三口在南寧金花茶公園散步發現約1米長眼鏡蛇,回過頭時
    南寧有著「半城綠樹半城樓」的美稱,不僅是公園、街道上綠樹成蔭,很多小區也被打造成了一片片小森林。公園、小區的綠化率上去了,蛇鼠蟲蟻這些小動物們也就不請自來。7月14日,有市民報料,說在南寧市金花茶公園散步時,發現一條眼鏡蛇,可把人嚇壞了。
  • 職業捕蛇人懂蛇性識「蛇路」
    原標題:職業捕蛇人懂蛇性識「蛇路」   溫馨提示   專科醫生:我國常見十大毒蛇深圳都有   「中國的毒蛇有80多種,比較常見的、對人危害比較大的毒蛇有10種,在深圳都有,也都發生過咬傷人的情況。」
  • @深圳市民:天熱,這些地方注意防蛇!
    市民五一出行要注意,深圳開始有蛇出沒了!記者從@深圳天氣 獲悉,最近天氣炎熱,蛇活動比較活躍。前幾日一位鹽田的朋友在沙頭角恩上公路上差點和一條兇猛的眼鏡蛇來一個亡命親密接觸。從監控視頻看,車主剛下車,蛇猛地轉頭起身靠近,差點就撞上車主,光看視頻都覺得驚險十分。據了解,蛇往往在傍晚和凌晨時出來活動,在一年之中,夏、秋季節蛇的活動最頻繁。尤其是夏天,炎熱的天氣使蛇變得煩躁不堪,這時攻擊性最強,咬人時傷口最深,毒液釋放也最多。據不完全統計,深圳蛇類的數量有三四十種。
  • 殺蛇工被蛇咬獲賠四萬五
    殺蛇工被蛇咬獲賠四萬五 2002年8月18日12:24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   殺蛇工被蛇咬獲賠四萬五  雖未籤勞動合同但法院判事實勞動關係成立老闆應予賠償
  •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方法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 蛇行都市:生活在深圳的蛇有40種 遇到毒蛇請遠離它
    原標題:蛇行都市:生活在深圳的蛇有40種 遇到毒蛇請遠離它 1出現在蓮花山公園的竹葉青。  若說游離在深圳夏季最神秘卻又高調的生物,非蛇莫屬。  論其本性,這是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生物,它們隱居在山林間,田野裡,因為深圳的綠化相當好,所以公園裡也不乏它們的蹤跡,但若非情非得已,它是極不情願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的。大部分蛇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覺得自己遭受到了威脅。  但每年的夏季又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在這個季節裡,被蛇咬傷的市民增多,根據深圳中醫院急診蛇傷科的統計,每年會有千名市民因蛇傷被送往醫院,夏季是高峰期。
  • 夢見殺蛇又被咬是什麼意思 夢見殺蛇被蛇咬
    夢見殺蛇又被咬是什麼意思夢見被蛇咬,在夢中自己被蛇咬了,是祥兆,夢者將交上好運,生活富裕。夢見自己被蛇咬,暗示你不怕兇險,既會有好運氣,又有財運,生活幸福。夢見自己被蛇咬,預示你將屈從於邪惡勢力的影響,敵人將會破壞你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