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食業君為您分享的第79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iyehome關注。
前言:食品行業已經進入產業重構期,不僅是產品重構,還有品類重構,品牌與價格重構。未來,現有產品更新換代,取而代之的將是新的產品——或者時尚年輕品牌,或者細分品類中的個性化、特色化品牌。喜多多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極具特色化的企業,19年堅守,挖掘中華喜文化,引領中國「喜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從一顆椰果到一個品類
▽
閩南地區素有在喜宴桌上上一道甜湯的風俗傳統,甜湯的關鍵在原材料,以往當地人常用的是龍眼、菠蘿、紅毛丹等本土水果,但椰果是舶來品,在許慶純之前,少有人使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椰果很獨特,口感好,又健康,於是,便嘗試著結合閩南風俗習慣,用椰果做甜湯原材料,試圖走差異化路線。喜多多的創立就是從這罐椰果甜湯開始的——1997年,許慶純創立了喜多多食品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企業化運作,專注椰果果粒飲料產品開發。
企業經營需要厚積而薄發,喜多多從創立之初便開始在閩南區域紮根,繼而在福建區域深耕,之後走出八閩大地,開啟了全國化布局進程。喜多多在不斷的技術創新及市場開拓下,以200g喜多多椰果王為核心產品,以聚焦打造樣板市場為核心策略,逐漸實現集團在全國區域的品牌布局。
優質原料是產品的保證
▽
喜多多在東南亞地區設有椰果種植產業基地,實現自主把控椰果原材料的品質和供應。優質的原料保證了椰果的品質,喜多多採用傳統的磨漿工藝並使鮮椰肉汁自然發酵,製作出來的椰果Q彈爽口。
此外,經過19年的發展,集團還建立了上遊現代化科學研究實驗室、中遊10條國際化標準三片罐飲料生產線,下遊產品配送及銷售服務網絡體系。這套完整而嚴謹的可持續發展產業鏈使喜多多在同行競爭、甚至國內罐裝椰果果粒飲料行業競爭中,擁有並保持核心競爭優勢,為企業未來的長足發展夯實了基礎。
技術支撐產品,不忘初心
▽
作為一個食品人,許慶純視技術研發為產品的核心。2013年11月,喜多多攜手國內食品知名學府江南大學聯合創辦了國內首個專門研究椰果產品的國家級研究中心——喜多多集團江南大學國家工程實驗室椰果技術研究中心。而後喜多多與江南大學聯合開發的「椰漿發酵椰果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通過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持的國家級項目鑑定會,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更是憑藉《椰漿發酵椰果現代化工業生產關鍵技術與示範》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本次獲獎進一步穩固了喜多多集團在罐裝椰果果粒飲料市場的領先地位。喜多多集團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科技、產業、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從技術、工程、生態環保等方面優化整個椰果產業鏈,並將研究成果產業化,推動椰果飲品產業向天然、營養、健康的方向發展。
緊隨時代,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
▽
今年,喜多多推進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相關工作,一方面結合公司自身的發展需求來響應號召,另一方面利用此次契機,全面推進集團的管理升級工作。兩化融合管理體系主要將企業的數位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全面提升公司的自動化管理水平。除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啟動,喜多多也正在搭建K/3 CLOUD項目,通過K/3 CLOUD項目,全面支持多組織財務管理、業務協同、精細管控,藉助平臺實現全網資源聚合,通過雲平臺實現敏捷協同,最終成就敏捷企業的「隨需而制」。利用大數據資源,通過開放性雲平臺架構實現信息資源的互通,真正實現信息一體化,提高企業內部溝通效率。
在這過程中,喜多多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與K/3 CLOUD項目實施有機地結合。喜多多將持續採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思路和方法,依照公司兩化融合發展規劃,分步實施,進一步加快推進信息化及工業化項目建設,打造公司不斷變更的新型能力需求,確保競爭優勢的持續獲取,不斷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助力公司戰略轉型及戰略實現。
餐桌上「喜文化」的傳承發揚者
▽
喜多多集團將自身定位為中國「喜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並一直堅持貫徹「餐桌上的喜文化」精神。企業名稱「喜多多」是許慶純親自命名的,「喜多多」的靈感來源主要有三:一是表示發源於喜宴甜湯的「喜文化」;二是椰果英文為COCO,是重音字,與「多多」相似,符合五線譜的音符,既朗朗上口又淺顯易懂;而且「喜多多」兆頭也討喜。起初的靈感就這麼簡單,隨著企業日益規模化發展,市場容量在變大,對中國傳統喜文化也愈發重視,而要成為真正的行業領導者,必須要有相當的品牌文化內涵為產品提供底蘊支持,因此,喜多多集團將自身定位為中國「喜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
喜多多自創立之初起,便不斷地對中國傳統喜文化進行內涵挖掘,從產品體驗到產品包裝、品牌形象以及品牌口號等,都貫徹喜文化精神。19年來,喜多多一直堅持以中華傳統喜文化為基礎,致力於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為消費者傳遞喜慶歡樂的體驗。不忘初心,精耕細作,創新求變,十九年如一日地專注椰果這塊領域,做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是喜多多一直以來的追求,也是許慶純一直以來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