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炎熱,小編一邊喝著椰果奶茶,一邊在思考椰果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椰果是什麼?
和很多人想的字面意思不一樣,椰果雖然叫做「椰果」,但它既不是椰樹結出來的果實,和椰肉的直接關係也不太大...它是木質醋酸菌在椰子水中發酵產生出的一種多糖纖維素,也叫椰子凝膠。追溯歷史的話,最初是菲律賓有個人把椰汁作為木醋桿菌的培養液,生產出了口感比椰肉更細膩、也更柔軟 Q 彈的凝膠狀物質,當地人給它取名叫「Nata de coco」,椰果就這麼誕生了....下面我們來直接介紹如何製作椰果吧!
取椰子水
製作椰果的原材料一般是椰子水~出去玩時,我老看到小攤上賣椰子的老闆會先挖個洞,再戳根吸管給你喝。可工業批量製造,就簡單粗暴太多了...大刀(背)向椰子頭上砍去!
破開椰殼後直接讓椰子內腔充盈的椰子水流下...
處理椰肉
話說椰子的胚乳是分為兩部分的,上面的椰子水只是「液體胚乳」,下圖掰開椰子露出雪白的椰子肉,則是椰子的「固體胚乳」。像我們常吃的椰絲、椰蓉、椰奶都是用這固體胚乳加工的,我小時候看椰汁廣告,反正就覺得這塊白色是最誘人的了...
要得到更多的椰子水,就物盡其用...先用工具把椰肉刮擦成更為細小的椰蓉。
再把這些新鮮椰肉用紗布包裹住,使勁兒擠出汁水來,給加入到之前的椰子汁中...看得人很想喝了... (﹃)
預備接菌
原材料準備好了,現在要個好培養基~先把椰子水過濾,再加入糖和醋酸,調節好 pH 值,經過加熱後再冷卻的操作,就配置出適合木質醋酸菌生存的環境了~
我們緊接著要加入的木質醋酸菌,就在下圖這些錐形瓶裡。 有的小可愛一聽到「菌」可能下意識會覺得怪,那再想下我們平時吃的麵包、啤酒、酸奶,不都有菌種的參與,才成的美味麼?
接入菌種也比你想像的簡單大條...
接著將調配好的混合液,倒入下圖這長方形的筐中...為啥要這樣的長方形?等下再揭秘~
工人再把方框整個給密封蓋上...
等待個兩周,培養就差不多成了~
倒出椰果
倒出來的,就是下圖這一大片白色半透明的和框形一樣的長方固體,有點像一整張的厚實奶皮...
椰果是代謝物
生成椰果的過程,就要說到原理了~木質醋酸菌是利用椰子水中的糖類等物質,可以代謝產生一種多糖(纖維素)。看下面的演示動圖,底下移來移去的就是木質醋酸菌,而那個飄來蕩去的白絲就是模仿它的代謝多糖(有點像玩桌上彈球...)。因為代謝物的密度比較小,就輕飄飄的浮在椰子水表面了,等積累的多了,也就變成一層厚厚的白色凝膠~就是上圖倒出來的那一大張。
滅菌處理
作為培養出的食物,接著還要對它進行高溫滅菌的處理~
切塊挑選
然後一整片完整的椰果,經過下面的切塊機,譁啦一下!就切成我們常見的方塊狀的散裝椰果了...
接著還有人工揀選的環節,去挑出那些外觀和顏色不合格的,去掉去掉~
最終處理
最後再將椰果粒,統統倒入裝滿清水的大桶中,洗去殘餘的醋酸...
雖然椰果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不能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熱量也幾乎等於沒有...但是!它在到我們嘴裡之前,往往會被加大量的糖進行熬煮,也就附上了許多的熱量...
這意味著...你即使跟小哥點的是「無糖」的奶茶,可你要是加了一份「椰果」,那也是有很多糖的...無所謂了,朋友,不喝全糖奶茶,你不覺得這都對不起努力工作的自己麼?!
等等!小編還有話說...
找到的幾個視頻都是椰子汁來生產椰果,不過一些工業生產考慮成本,也不用椰子汁進行發酵了...而有人已經研究用芒果、楊桃甚至香蕉等其他果汁取代椰子汁的方案...想我對椰果最早的記憶,還是來自小時候的什錦水果罐頭!那一勺挖下去,甜蜜的橘子、桃、菠蘿的果肉和口感獨特的椰果,嘖嘖,我真的是每次連糖水都吸溜乾淨...
以及我在找視頻的時候,特意截了個有點爽的圖,分享給大家。
校對:Cast + 江小喪
截圖:陽哥
文中 Gif 截取自 YouTube 博主 EDUTAINMENT TRANS7 OFFICIAL 的 《Ternyata Nata De Coco Yang Kenyal Itu Terbuat Dari Santan Loh | Laptop Si Unyil (14/02/19) Part 2》、BYD Channel 的 《The principle and how to make nata de coco from coconut water Animation》、Captain Dolphin 的 《How is Nata De Coco produced?》、KitcheNet Ph 的 《Nata De Coco Jelly | KitcheNet Ph》
原標題:椰果,還真不是椰肉做出來的!那和椰子有沒有關係?| 有趣的製造
來源:有趣的製造
編輯:小林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