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推廣難產業尷尬 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我省椰子種植推廣難 進口椰子也解不了「渴」

  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僅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靠進口,卻仍然供不應求

  8月18日清晨,萬寧市禮紀鎮蓮花村老羅村民小組,54歲的椰子種植大戶羅世傑領著收購商在他的椰子園採收椰子。與海南島上傳統種植的椰子不同,他種的椰子樹個頭矮,椰果金黃,採摘人員不需要爬樹,踩著半人高的梯子,便能輕鬆地將一串串金黃的椰子摘下來。

  「這是文椰3號,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後經篩選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種,我們管它叫『金椰子』。」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此後,他又逐步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並成立了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如今,正進入穩定產果期的椰子園就像一座「綠色銀行」,每隔10天半個月,就可採收一批椰果,他一年賣椰子的收益可達近百萬元。

  「農民都是靠地吃飯的,當然是什麼賺錢就種什麼!」羅世傑說,海南傳統的高種椰子不像金椰,一般要七八年才掛果,且產量低,一株傳統高種椰子一年的產量只有40個果左右,而一株金椰一年可以結果120個,傳統高種椰子的價格也遠遠低於金椰,經濟效益低,所以農戶都不願意種,「鮮食椰子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截至目前,全國99%的椰子樹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有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要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依靠進口。

  推廣種植椰子為何不順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認為,一方面,一些地方管理不善,導致椰子低產;另一方面,未選用高產高效的椰苗,傳統椰子經濟效益不高。

  對此,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專家團隊提出,要加快培育椰子良種良苗,引導企業、農戶種植良種椰子,建立高產高效良種椰子示範基地,推動椰子種植業發展。同時,要扶持發展椰子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椰子產業龍頭企業。

  椰子產業是塊大蛋糕,海南加大挖掘椰子品牌價值

  海南產值過億的椰子加工企業不超過7家,中小企業居多,年加工椰子產品綜合產值僅200億元,不到全國總量的10%。但海南椰子品牌的價值卻無可限量,多家大企業布局、深挖椰子產業潛力

  儘管椰子產量有限,但海南島椰子品牌的價值卻無可限量。

  今年37歲的邢少戀是海南本地人,從小在椰風海韻的文昌市長大。近年來,在海口做外貿生意的她偶然注意到,隨著健康生活的理念漸入人心,外地許多打著「海南島」旗號售賣的椰子油產品銷路非常好。於是,2016年,她返鄉創業,註冊「三禾椰娘」商標,開始專注海南本土高品質椰子油產品的生產。短短兩年多時間,椰子油年銷售額達300餘萬元。

  「海南島品牌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格外珍惜,因此特別重視產品的質量。」邢少戀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三禾椰娘」在不走商超渠道、不做鋪天蓋地宣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好的銷售成績,出乎她的預料。

 文昌市龍樓鎮的春光椰子王國觀光工廠,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地同類企業強大的營銷攻勢,讓邢少戀感覺壓力不小,有時,她也不得不為內地企業品牌代加工產品。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柯佑鵬認為,由於缺少大財團的支持和大企業的帶動、缺乏創新意識,我省椰子產品加工企業與島外企業相比,整體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部分廠家甚至仍停留在家庭小作坊的階段,同質化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註冊的椰子加工企業共1280家,其中海南省僅有359家,佔全國總數的28.1%;且海南省產值過億的椰子加工企業不超過7家,中小企業居多,年加工椰子產品綜合產值僅有200億元,不到全國總量的10%。相比而言,廣東的60多家生產椰子汁的企業,年產值就超過200億元,超過我省所有椰子加工企業年產值的總和!

  「海南物流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科技人才匱乏,椰子加工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值低,這些因素很大程度制約了椰子產業的良性發展,亟需政府加快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讓品牌價值拉動市場規模,從而提高經濟效益。」柯佑鵬說。

  由於看好發展前景,2018年以來,海膠集團開始布局椰子產業,計劃在2018至2025年間種植椰子10萬畝,同時發展精細化的高端產品加工業,海膠集團總經理魏忠東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透露。

  作為一家年產值近40億元的中國飲料民族品牌——椰樹集團對海南椰子產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格外受到關注。日前,椰樹集團總經理趙波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雖然獲得過多項榮譽,但是一直以來,椰樹集團都受困於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由於本島椰果產量不足,椰子價格10年間上漲了3倍以上,企業加工成本快速上漲。為降低成本,企業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椰子,這一方面較大程度地受出口國政策及價格的影響,另一方面,生產原料自給難以保障,很大程度上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埋下隱患」。

  當然,除了「老生常談」的原料供應問題,市場上魚龍混雜的仿冒品牌也讓椰樹人哭笑不得。

  「仿真到什麼程度?外包裝幾乎一模一樣!不仔細看,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認不出來。」趙波說,椰樹集團曾經做過市場調查,據不完全統計,島內外仿冒「椰樹」品牌的椰子汁企業有100多家,雷同的外包裝、相似的營銷模式,對椰樹集團的市場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此外,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產品加工研究室主任夏秋瑜介紹,我省傳統椰子汁生產工藝是「椰肉鮮榨」,質量更高,但不可避免的是成本也相應地增加。而國內現行的椰汁生產行業標準,由於制定時間已久,部分指標定得不嚴格,未對原料用量及原料含量制定具體的規範。因此,有外省部分企業往往執行更低的標準,用椰漿製成椰汁,卻宣傳是「椰肉鮮榨」,對我省企業造成一定影響。夏秋瑜說,2018年,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對《植物蛋白飲料椰子汁及復原椰子汁》行業標準公開徵求意見,但至今尚未頒布實施。

  「這些年來,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保護椰樹品牌也付出不少努力,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從法制的層面,制定行業標準,維護市場秩序,推動行業公平競爭。」趙波表示。

  據悉,目前,有關廳局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正在對此展開調研。調研結束後,將列出需要制定和修訂的系列椰子標準清單,就完善椰子系列標準徵求意見。

  「椰子+」,還能加什麼?

  最具海南地域特色的椰子產業不光要涉及種植、加工業,也要與休閒旅遊產業結合

  中國椰子看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市東郊鎮的海南春光集團從20多年前的家庭式小作坊一路走來,現如今已實現年營業額近8億元。

  「海南島的椰子產量是有限的,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原料供應不足是大家面臨的共性問題,估計短時間內也難以解決,不妨先學習借鑑內地椰子企業發展的經驗,另闢蹊徑。」 春光集團創始人黃春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2016年,春光集團在印尼建設椰子供應基地,解決了原料供應問題。此後,他開始探索春光的轉型發展之路——在離東郊椰林不遠處的龍樓鎮,春光打造的全國首個椰子文化主題觀光工廠——椰子王國去年正式建成運營。「海南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那麼最具地域特色的椰子產業就不光要涉及種植、加工業,也可以與休閒旅遊產業結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黃春光說。

  如何推動椰子產業做大做強?黃春光認為,海南島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應搶抓機遇,加大對椰子產業的扶持,爭取減免椰子產品進出口關稅和增值稅等,以此吸引更多的椰子企業落戶海南,帶來人流、資金流和就業崗位,鼓勵行業公平競爭,促進產業良性循環。

  對此,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博士範海闊表示贊同,他建議,一方面,政府要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龍頭加工企業「走出去」,到東南亞國家建設椰子種植園,確保椰子原料的供應;另一方面,也要在海南省及附近能種植椰子的省份加大對高效、矮種椰子的種植推廣,例如可進一步打造以東郊椰林、椰子大觀園等為代表的具有椰風海韻的特色旅遊觀光園區,分別在中部地區、東南部地區扶持新建或改建椰子主題旅遊景區;結合條件好、特色強的生產基地、休閒農莊建設椰子生態休閒農莊等。

  此外,學界建議,還應深入挖掘椰雕、椰子傳說、民間故事等椰子文化,可在文昌市建設椰子文化博物館、在瓊海市建設椰文化影視動漫基地等;培育壯大「文昌椰子」「陵水香椰」「萬寧金椰」等現有品牌,扶持培育新的全國知名椰子品牌。(李佳飛 梁小奕)

相關焦點

  • 海南文昌:立足椰子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椰樹是海南「省樹」,全國90%以上的椰樹種植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海南著名景點「東郊椰林」就在文昌,文昌因此享有「椰鄉」美譽。 為把椰子產業做大做強,2017年,文昌市啟動「椰林工程大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種植椰樹30萬畝,同時大力發展椰子加工業,提高附加值,助力脫貧攻堅和農民持續增收。 歷史悠久、作用豐富的椰子 文昌市屬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土壤十分適宜椰樹生長。
  • 海南西部地區已種植萬畝「文椰」新品種
    椰子樹長勢良好,部分已結果;年畝產值可達1.62萬元海南日報海口4月30日訊 (記者傅人意)椰子產業是我省「三棵樹」(椰子、檳榔、橡膠)產業之一。海南日報記者4月30日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獲悉,截至目前,我省西部地區已經種植萬畝「文椰」椰子新品種,長勢良好,且部分椰子樹三年時間已結果。「中國椰子冠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椰子在自然分布的條件下多集中在海南島的東南部。「傳統的觀點認為海南省西部地區不適合種植椰子,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
  • 林草科普|椰子:熱帶寶樹 海南名片
    椰子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是典型的熱帶木本油料樹種,由於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全株皆可利用,素有「寶樹」之稱。椰樹是海南的省樹,在海南種植已有2000多年歷史。椰樹身上體現的「紮根守土、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獨特的海南名片。椰子,棕櫚科椰子屬常綠喬木,學名可可椰子。植株高大,可達15-30米,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通常膨大成圓錐體或葫蘆頭,常有簇生小根。
  • 海南椰子貴?種植8年才開花結果,8元一個到底貴不貴
    對於椰子我一直有個好奇,為什麼海南賣的椰子都是青色的,而大陸賣的椰子要不就是白的,要不就是帶毛的,或是棕色光溜溜的? 前些天和報刊亭賣椰子的大姐聊了起來,算是解了這個「謎團」: 海南小攤賣的青皮椰子,都是未成熟就摘下來的椰子——青椰。 當你到小攤上買椰子,老闆總會問一句,想喝甜點的,還是酸點的?
  • 海南發展林下產業,斑蘭是非常適宜的切入點
    近兩年,尤其是去年以來,斑蘭種植受到我省廣大農戶甚至不少企業的追捧,儘管目前其發展規模僅在2萬畝左右,但因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未來突破100萬畝甚至更多,也極有可能。因此,斑蘭產業將是海南農業發展中的朝陽產業。  究其根源:一是開發應用前景廣泛,產業鏈條延伸較長。
  • 海南昔日明星作物如何復活 南藥必將種植
    本報記者 李英挺 攝   記者 況昌勳  通訊員 陳志強 田婉瑩   核心提示   一度遭重創的海南咖啡,近年來逐漸恢復元氣,種植面積從2008年的20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近2萬畝,銷售市場也不斷做大做強。   咖啡成功「復活」了。那些昔日的明星農作物是否也具有「復活」的價值嗎?又該如何「復活」呢?
  • 小智說三農:如何種植椰子樹
    椰子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一些遊玩的地方還有一些旅遊景點裡面我們都會看到有他的存在,椰汁喝起來口感比較細膩,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天氣熱的時候椰汁喝起來是特別的爽口,椰肉也是一種很爽口的美食。一、繁殖椰子樹他是用種子繁殖的一種植物,如果是完全成熟的椰子在溫度和溼度都合適的情況下兩個多月的是時間就可以正常發芽了。種子發芽我們需要提前催芽,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沒有太陽通風比較好的地點,把土壤翻一下挖成一條溝出來,我們挖的溝要比椰果大,這樣椰果可以方便放進去,把椰果按順序放進去,然後在埋土,不要把椰果都埋土裡面,把上面要發芽的一部分漏在外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更添村莊一抹綠打開增收一扇門
    30萬畝椰子樹,優化椰子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並把椰子作為海防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樹種開展種植。  俗話說,「文昌椰子半海南」,文昌市椰子種植面積約23.8萬畝,椰果年產量約1.7億個,從業人員達上萬人,年產值15億元。但2014年的「威馬遜」颱風橫掃文昌市,損壞了不少椰子樹,影響到文昌椰子產業的發展。  文昌市林業局局長洪忠師介紹,「威馬遜」颱風過後,文昌市迅速開展災後生態修復,植樹造林21.4萬畝,在鞏固生態修復基礎上,注重把環境改造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
  • 海南人吃椰子,只需要5秒就能打開,這才是椰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海南人吃椰子,只需要5秒就能打開,這才是椰子的正確打開方式!到了夏天以後,很多人都喜歡到海邊去旅遊,海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可以說是一個旅遊勝地了,在海邊有一種水果,是很常見的,而且他還被當成了一種飲料,因為在這種水果的體內,滿滿的都是水,這種水果就是椰子了,海南有很多的椰子,他們吃椰子可以說是最專業的,只需要5秒鐘就能打開一個椰子了,這才是椰子的正確打開方式,現在葉子已經成了一種常見的水果,就算不到海邊也能吃到,這種方法一定要學習一下。
  • 你在海南喝了那麼多的椰子,喝過加糖精的椰子嗎?
    近日,在某網絡平臺上 一名為" HULU76*** "的用戶 發布了一則"來海南要看呀"的視頻 視頻的內容是 提醒去海南的"候鳥" 及遊客的一些"注意事項
  • 「開椰器」博鰲論壇上引關注 海南將幫扶創業團隊做大產業
    曾南春團隊表示將抓住機遇,用好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先期立足於椰子水的原生態加工包裝,通過「國際旅遊島+」和「網際網路+」兩大途徑,打響企業的品牌,組建加工基地,在「產業化發展、高科化生產、電商化營銷」方面高點起步,發展壯大椰子系列產品。  同時,該團隊將逐步向其它熱帶特色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延伸產業,不斷豐富全省的特色食品加工,為國際旅遊島建設添磚加瓦。
  • 檳榔多糖多酚技術引領健康檳榔產業
    海南省——檳榔最大產區,貢獻全國95%以上檳榔原果產量海南省是國內最大的檳榔產區,檳榔也是海南的支柱產業之一。2017年,海南省檳榔種植面積約200萬畝,佔全國總面積的95%以上;掛果面積約150多萬畝,鮮果產量55-60萬噸。從經濟效益看,海南省檳榔產業已超過橡膠、椰子,成為海南省熱帶作物真正的第一大產業,成為海南中東部地區230萬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 海南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特色鄉土樹種 凸顯經濟和生態價值
    行走在海南,處處可見綠樹,深淺不一的綠,是海南的生態底色。截至去年底,我省森林覆蓋率達62.1%,居全國前五名。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科技創新後勁足
    瞄準「陸海空」  重點突破特色優勢產業  省裡不斷加大對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支持、加快建立高產高效良種椰子示範基地……這些信息讓萬寧椰子種植大戶羅世傑充滿期待。  不僅是椰子,在集中攻關橡膠、檳榔等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上,省科技廳積極實施重大科技計劃,僅去年就安排2.08億元支持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項目和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項目,推動「三棵樹」產業向好發展,用科技促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提質增效。  現代科技包羅萬象,海南搞科技創新,不可能也沒必要面面俱到,必須突出重點。
  • 海南推動科技支撐天然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
    海南全省橡膠種植面積超過800萬畝,圖為橡膠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供圖中新網儋州12月3日電 (記者 王子謙)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3日發布《科技支撐海南省天然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將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切實提高產業發展水平,推動海南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發展。
  • 進入中國市場5年 椰子水為何還不火?
    2014年,椰子水在中國市場出現。至今的5年時間裡,椰子水的消費群體有所增長,也存在一定數量的潛在消費者,但椰子水卻未能成為暢銷品。是什麼原因造成椰子水如此尷尬的局面?   市場上流通的椰子水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天然椰子水、調配椰子水以及風味椰子水。
  • 海南保亭一種植基地引種榴槤掛果 專家稱產業化尚需試驗探索
    記者王曉斌 攝中新網海南保亭4月16日電 (記者 王曉斌)「這棵樹去年結了二三十個果,你看,今年至少有六十個。」海南保亭華盛紅毛丹種植基地,繼去年首次收穫榴槤後,榴槤樹上今年又掛上了果。「去年尚有幾棵樹沒開花,今年全都出花了。」
  • 海南天然橡膠調查
    一方面,中國橡膠產業80%依舊依賴進口;另一方面,膠農棄割棄管,大量橡膠產能廢棄。中國橡膠產業為何會陷入「過剩」怪圈?中國企業為何捨近求遠,依賴進口橡膠?中國橡膠產業該如何轉型升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國內一半橡膠由海南輸出  如今,中國橡膠種植面積已達1710萬畝,年產量86.48萬噸。
  • 海南椰子雞,開啟一場與熱帶季風氣候的邂逅
    相比重油重辣的川式火鍋,海南椰子雞絕對是一股清流。尤其在這樣寒冷乾燥的冬日,來一口清甜香濃的椰子雞,瞬間讓你的味蕾開啟一場與熱帶季風氣候的邂逅。椰子2個 / 文昌雞一隻 / 荸薺6個薑片 / 小米椒 / 生抽 / 青檸2個 / 枸杞15顆1荸薺刮皮洗淨對半切開;椰子撬開,倒出椰汁取出椰肉,並將椰肉切條。
  • 權威解析海南檳榔產業!生果高價的背後…
    尤其是在海南、湖南兩地,檳榔作為海南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海南熱帶農業產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當地農民的脫貧樹。檳榔也成了湖南特色的產業名片和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力。2、未來,檳榔產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出這三個顯著發展趨勢——高端化、規範化、綠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