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創業?一定是缺這個,缺那個,如果什麼都有了,那也就不叫創業了!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一定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一定過過窮得叮噹響的日子。馬雲當初在創辦海博翻譯社的時候,為了維持翻譯社的運轉,他不得不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襪子來賣;在阿里巴巴成立初期,最困難的時候帳上只有兩千塊,不得不一分錢掰開兩半來花。
所以,馬雲在後來採訪中說到:「創業者要有吃苦20年的心理準備,他要想好未來的路怎麼走,未來的路上有什麼挫折。」很顯然,他最擔心的就是創業者沒有居安思危的心態,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他最擔心的事情卻總是在現實中上演,總有那麼一些公司,拿著投資人的錢不當回事,好逸惡勞,最後把自己推向死亡的邊緣,拜騰汽車就是其中一家。
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拜騰汽車,畢竟它還沒等到新車上市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拜騰汽車成立於2017年,跟蔚來、小鵬、理想一樣,是新能源汽車品牌。但是相比其他幾個品牌,拜騰的後臺似乎更硬,反正你能想到的那些「後臺」它都有。除此之外,拜騰的創業團隊更是豪華至極,其創始人是汽車行業大名鼎鼎的畢福康,別看這是個中國人的名字,但其實他是個德國人。團隊的高管以及核心的技術人員也都是來自寶馬、奔馳等大廠。
對,你沒看錯,拜騰就是一個德國人在中國開的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而且核心成員還都是外國人。想想也挺搞笑,一群不懂中國的人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哪會那麼容易?不過這樣豪華的團隊,投資人喜歡,願意給錢,騰訊(已退出)、富士康、寧德時代、中國一汽、一汽集團等知名企業都在它的投資人名單裡。
所以,拜騰雖然是家創業公司,但是從創立那天開始就不缺錢。做電動汽車是個極其燒錢的活,因此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即便拿到很多融資,也不敢亂花錢。但是拜騰卻是個例外,北美總部雖然只有500人,但是拿著比中國員工高3倍的薪水,一年光零食就要吃掉半個億。從創始人到高管,似乎都不把投資人的錢當錢,出差住的都是五星級及以上的酒店,畢福康無論到哪裡,都要開一瓶酒店裡最好的紅酒。確定這是在創業,不是在享受?
很明顯,拜騰就是拿著中國投資人的錢,再給國外的員工發福利。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畢福康雖然說是在中國創業,但事實上他打心眼裡不信任中國人,他自己常年躲在北美總部就不說了,就連研發中心也要設立在北美。你想一下,一家總部位於南京的中國汽車公司,研發中心卻在北美,是不是很荒唐?說白了就是不想讓中國人掌握核心技術。
有一個這樣的創始人,團隊再豪華也無濟於事。終於在燒光了84億之後,拜騰宣布中國內地業務暫停運營,還欠了一屁股債,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曾經拿著高薪,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的拜騰員工,如今卻成了「犧牲品」,工作沒了也就算了,連工資都拿不到。
記得前段時間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評價拜騰的時候就表示,電動汽車行業是一個很難的行業,創業企業要以18層地獄為起點往上爬,只有熬出地面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
這麼簡單的道理,你說為什麼這個從寶馬出來的德國人就不明白呢?